
黨的十八大以來,鋼鐵行業持續推動深化標準化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鋼鐵標準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一是國內標準化工作穩中求進,發布3600項標準(合國標及國軍標、行標、團標);完成100余項國家部委課題;建立32個國家級標準技術委員會。二是國際標準化工作成效顯著,發布111項標準,約占ISO鋼鐵行業的13.2%,約占全國的10.8%。三是發揮基礎性、引領作用,助力鋼鐵高質量發展,提高基礎標準、方法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程度,服務產品標準;研制一批重點產品標準,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一批新材料標準研制,滿足了重大裝備和重大工程的需求;制定一批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綠色低碳標準,支持行業可持續發展;研制一批智能制造標準,助力行業智能化轉型發展。鋼鐵行業標準制度型開放重點工作包括:一是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應協調體制機制,優化標準體系。二是加快新興關鍵領域標準國際化,2022年6月,參加東北亞會議,首次向國際社會展示開展鋼鐵行業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想法。2024年1月25日,ISO/AWI TR 25088《鋼鐵企業低碳技術應用指南》獲批立項。三是推動中國標準外文版“走出去”,已發布國際標準外文版176項。四是加強國際標準化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對外合作機制;有效利用區域性貿易組織機制;切實保護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利益。五是打造更高水平國際化人才隊伍,為標準化人員搭建共享知識和技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