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10月,習近平主席在致第83屆國際電工委員會大會賀信中強調,中國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積極推廣應用國際標準,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2006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提出NQI的概念,將計量、標準和合格評定(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作為NQI的三大支柱,認為計量是基準,是控制質量的基礎,標準是依據,用以引領質量提升,合格評定是手段,控制質量并建立質量信任,三者構成一條完整的鏈條。《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中強調,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要實現更高水平的協同發展,這對標準認證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要求。
為了加強標準認證的互認互通,提高國際影響力,推動我國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標準與合格評定的協同發展機制,標準和合格評定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二者的有效結合才能為產業鏈帶來價值和信任。二是積極參與引領認證認可國際標準的規則制定,積極探索我國參與引領擴大多邊互認的機制,分享中國實踐,加強合格評定結果的國際互認,不斷提升中國認證認可在國際上的信譽,打造世界一流認證認可的品牌。三是第三方認證服務體系要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在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影響時,要補齊碳計量、核算、認證等關鍵領域的短板,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檢測+認證的碳中和服務體系,從而解除綠色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