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與世界貿易組織共同啟動建設技貿措施通報預警平臺中文版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與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啟動建設WTO技貿措施通報預警平臺(ePing系統)中文版。
WTO副總干事波岡發來祝賀視頻。他表示,建設ePing系統中文版是一個里程碑,可以便利中國與WTO其他成員間的貿易往來。波岡對市場監管總局牽頭推動建設ePing系統中文版表示感謝,并對總局在WTO第13屆部長會上通過《關于加強監管合作減少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部長宣言))中發揮的作用表示贊賞。該宣言由中國發起并推動通過,是中國為WTO作出的實質性貢獻。
ePing系統是WTO技貿措施官方發布平臺,旨在幫助WTO各成員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及時獲取與貿易相關的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等技貿措施信息。
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承擔技貿措施工作,通報的技貿措施約占中國政府通報措施的90%。多年來,市場監管系統積極履行技貿措施工作職責,為企業發送預警信息,解決企業關切,維護企業利益,取得積極成效。在ePing系統中文版建設過程中,總局推出公眾號“技貿措施公共服務平臺”,所有信息與ePing系統同步,并提供免費的信息查詢服務。
交通運輸部:加快山區高速公路改擴建標準制定
交通運輸部近日上午舉行成渝綜合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成渝區域交通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相關情況。會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徐文強介紹,《成渝綜合交通標準體系》聚焦交通運輸主動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著眼于推動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加強合作,是促進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協調共建的創新實踐。為推動成渝交通一體化發展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通過標準體系部署了5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以標準提高綜合交通網建設質量。加快山區高速公路改擴建標準制定,支撐高速公路擴能改造,提升路網通行能力。完善山區水上旅游航道建設標準,挖掘精品航線與旅游資源疊加效應,助推交旅融合發展。完善大水位差直立式碼頭設計標準,服務長江上游港口高質量建設。
二是以標準提升出行服務品質。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規范等標準制定,助推兩地高速公路運營服務一體化進程,助力打造高速公路巴蜀文化走廊。加強毗鄰地區公交服務等標準供給,連起群眾出行路,推動“雙城”生活享受“同城”便利。
三是以標準促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加快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集裝器具循環共用等標準制定,推進“一單制”“一箱制”發展。加快冷鏈、危貨等電子運單標準制定,支撐建立運輸數據“一張網”。推進貨物水中轉作業等標準制定,強化雙城物流協同,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四是以標準打造協同治理樣板。以標準支撐拓展交通協同執法的深度、廣度和精度。加快多式聯運信息共享交換等標準制定,強化數智賦能推動實現跨區域交通數據互聯互通。推動兩地水上應急救援協同標準制定,助力成渝共建應急聯動響應網絡。
五是以標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適應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應用的發展,研究高速公路智能化、內河碼頭自動化等標準,統一汽車充換電設施和加氫設施運營服務標準,服務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建設,推動交能融合,鼓勵發展無人駕駛和低空經濟,顯著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文化和旅游標準化工作細則》發布為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文化和旅游標準化工作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于近日發布。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出臺了《文化和旅游標準化工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對推動文化和旅游標準化工作規范管理、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細則》對《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進行了細化,為實際工作和具體操作提供了依據。”文旅部相關負責人指出,《細則》的出臺將促進文化和旅游標準化工作提質增效,提高行業標準化水平,助力文化和旅游行業管理和服務提升,為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據介紹,《細則》分6章41條,其中第1至3章,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對不同類型標準的管理職能,具體規定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工作流程以及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管理要求;第4章,明確了標準國際化工作的相關要求;第5章,強調了標準的宣傳、實施和監督工作;第6章,細化了對有關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管理要求。《細則》附件主要明確了標準制定相關流程、材料及文件模板。
《細則》對各類標準的管理要求進行了規定。據該負責人介紹,對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細則》重點明確了制定、復審、修改、廢止等具體工作程序和材料要求;對于地方標準,《細則》補充了標準發布后報送相關信息的要求;對于團體標準,《細則》側重于加強引導和監督;對于企業標準,按照市場監管總局《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中明確的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的原則,在《管理辦法》中已提出了總體要求,因此《細則》中不再增加額外要求。
談及將如何引導團體標準工作有序開展,該負責人表示,為推動文化和旅游領域團體標準工作有序推進,《細則》明確了對部業務主管和行業管理社會組織制定和實施團體標準進行指導和監督的相關要求,強調加強聯系,做好協調溝通,引導團體標準符合產業發展政策、行業發展方向和業務管理需要,避免與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沖突。
我國主持的1項IEC鐵路國際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近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軌道交通機車車輛 輔助供電系統蓄電池第 3部分:鉛酸蓄電池》(IEC 62973-3:2024),這是由國家鐵路局組織、我國主持制定的軌道交通電氣裝備領域國際標準,我國鐵路標準國際化工作取得新成果。
新發布的國際標準《軌道交通 機車車輛 輔助供電系統蓄電池 第3部分:鉛酸蓄電池》(IEC 62973-3:2024)是機車車輛輔助供電系統的重要裝備標準,主要規定了鉛酸蓄電池的充放電、安全防護、防火等關鍵技術要求,適用于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車載新能源輔助電氣設備和控制系統,為提供穩定可靠的輔助電源、提高機車車輛運行的可靠性和舒適性奠定了技術基礎。
該標準是輔助供電系統蓄電池系列標準中的一部分,融合了世界各國車載鉛酸蓄電池技術創新成果和實踐應用經驗,吸收了國際上廣泛采用的鉛酸蓄電池加熱和通風方法、充電溫度補償方法、耐沖擊和振動試驗方法等成熟技術,納入了深度放電處置方法、開路電壓組合一致方法等我國優勢特色技術,為規范機車車輛輔助供電系統鉛酸蓄電池技術貢獻了中國方案。
該標準由我國主持,組織法國、德國、日本、瑞士、俄羅斯、西班牙、埃塞俄比亞共8個國家的23名專家,歷時4年多,召開了10余次工作組會議,共同完成編制工作。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豐日電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荷貝克電源系統(武漢)有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的專家主持和參加了該標準編制。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次發布兩項團體標準
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證券業協會)投資者服務與保護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華福證券、華安證券分別編寫了《證券公司投訴處理標準》(以下簡稱《投訴處理標準》)、《證券公司客戶回訪標準》(以下簡稱《客戶回訪標準》),經相應審查審議程序,于近日公布實施,供會員等單位自愿采用。
證券業協會指導團標起草組通過系統梳理現行法律法規、自律規則等關于投訴處理和回訪工作的要求,結合行業積累的優秀經驗,經過多輪行業征集意見、溝通反饋,形成《投訴處理標準》《客戶回訪標準》,旨在為行業提供更加精細化、系統化的投訴處理和回訪實踐指南。
《投訴處理標準》《客戶回訪標準》是證券業協會首次發布的團體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鼓勵協會等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并發布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由本團體成員約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團體的規定供社會自愿采用。同時,民政部《團體標準管理規定》也多次提及鼓勵行業協會建立團體標準等內容。證券業協會落實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積極探索建立團體標準的制定實施機制,不斷豐富自律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和內容,充分發揮自律管理對行政監管的補充作用,形成引領和規范,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中國標準化協會首發ESG標準
近日,中國標準化協會秘書長張秀春在人民日報社“2024城市品牌論壇”上,首次發布了《企業環境、社會、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標準。
隨著全球ESG的快速發展,相關國際組織、金融機構和行業企業越來越意識到統一科學的ESG標準對于ESG發展的重要性,國內外相關機構積極地組織開展ESG標準化研究。論壇首發的《企業環境、社會、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標準,是由中國標準化協會聯合北京ESG研究院、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包裝聯合會、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大學等幾十家高校院所、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相關行業協會共同研究制定,該標準對ESG相關重要標準進行了有效梳理、解析,并結合中國發展現狀和特色進行了合理應用。標準從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詳細規定了企業在ESG信息披露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披露內容、披露程序及責任監督等要求。ESG信息披露指標體系包含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43個三級指標和129個四級指標。
2024年世界計量日中國主場活動舉行
5月20日是第25個“世界計量日”。由市場監管總局主辦、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承辦的世界計量日中國主場活動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任清華出席并致辭,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孟揚出席并作主旨發言。國際法制計量局局長安東尼·唐納倫以視頻方式發來對世界計量日的美好祝愿。
據了解,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可持續發展”,中國主題是“計量筑基新質生產力促進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200項國家計量基準和6.7萬余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獲得國際承認的校準測量能力達1869項。計量對我國高速鐵路、大飛機、特高壓輸變電等重大工程及重要民生保障起到有力支撐。
計量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撐。我國計量工作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市場監管總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四個面向”,加強計量科技創新;堅持需求牽引,加強產業計量能力建設;堅持監管為民,加強計量管理和制度創新;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計量國際交流合作,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活動當天,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舉行科技進步獎頒獎儀式。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直屬單位的領導,市場監管總局各相關司局和直屬單位的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