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圖形的概念
在設計領域,幾何圖形因其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表現力而備受設計師青睞。根據維度,幾何圖形分為平面和立體兩大類,它們在設計中各有重要作用,但應用方式和影響不同。
立體幾何圖形包括球體、圓錐體、長方體等,三維空間特征明顯,應用豐富,形成了立體生動的設計效果。為增強視覺沖擊力,設計師可運用立體幾何圖形打破傳統的束縛,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平面幾何圖形以簡潔明快的特點在設計中占有一席之地,包括點、線、面等基本元素,應用廣泛。平面幾何圖形可通過排列組合創造多種設計效果,適用于各種設計領域。
在服裝設計領域,三維幾何造型成為新興設計元素,能使服裝更具立體感和動感,打破了傳統的二維設計觀念。
平面幾何圖形能適應多樣化需求,而立體幾何圖形則展現了無限可能。深入探索幾何圖形的可能性,可以為設計領域帶來更多的精彩作品。
幾何立體圖形的概念
幾何立體圖形由多個面組合而成。在服裝設計中,幾何體通過平面組合形成棱柱體或棱錐體,創造特定空間的體積感,體現美感。不同幾何體在服裝中的造型效果差異顯著。
球體在服裝設計中展現了圓滑、柔和的氣質;錐體則呈現尖銳視覺效果、刺激感以及未來主義的干凈利落感。幾何體被應用于服裝造型設計時,因外形特征差異,能引發相應的心理暗示和展現獨特的視覺美感。
幾何立體圖形作為設計的基本元素,簡潔、新穎、有秩序感。其線條明快,視覺效果抽象理性。幾何立體圖形與建筑美學和現代主義的融合,有助于展現現代社會風貌和創新精神,能滿足現代人的獵奇心理。
幾何立體造型是獨特的藝術手段,可以用于創造夸張的立體效果,生動有趣,能突破二維平面限制,帶來創新可能。在服裝設計中,幾何立體造型為傳統服裝注入了新生命力,能最大化地滿足多樣化審美。設計者通過加入立體元素(如棱錐體),吸引注意,增強趣味性和可視性。
幾何立體造型提供了全新的著裝體驗,滿足了人們對舒適和美的追求。設計師在服裝前身、肩部、裙身運用立體元素,創造出一種硬挺輪廓的棱錐圖形。超現實主義的視覺體驗增強了服裝的娛樂性和視覺沖擊力。
幾何立體圖形在服裝中的應用摒棄了煩瑣的設計手法,將簡單的幾何元素組合起來,創造出新的服裝風格,其應用形式雖然豐富,但要遵循以下原則。
生理適應性原則
設計師應結合人體的基本生理機能狀態,在遵循形式美法則的基礎上,考慮到人體靜止或運動的特點,設計出不僅能凸顯女性美,還不影響人活動的服裝。
使用限制性原則
服裝主要分為成衣和創意時裝。成衣注重實用性和功能性,創意時裝則更側重服裝的廓形和造型,因此整體比較夸張。幾何立體服裝是具有多功能的創意時裝。因此,設計師要將重點放在整體的輪廓塑造和細節上,體現女性美。
時尚流行性原則
設計師在設計服裝時要與當下的時尚潮流掛鉤,了解時尚前沿的設計元素及風格,順應當代人的審美心理,與時尚文化相融合。
幾何立體圖形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方法主要是展開法,設計師在服裝原型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和推演。幾何體的展開方式對設計效果有重要影響。
首先,設計師在服裝原型基礎上進行設計,確立幾何立體圖形的位置和大小。其次,結合立體造型,在服裝上繪制分割線并進行剪裁,使布片獨立,整體輪廓線呈放射狀。再次,重新取片制版,確保留有適當縫份。最后,縫合出立體效果。
該方法直觀實用,簡單和復雜的幾何造型都適用。公式為立體幾何造型=衣身原型+立體幾何形狀+分割線。
分割手法概述
分割是對服裝造型中立體裁剪概念的升華,是消除服裝整體性的方法之一,也是立體裁剪的基礎手法。此手法能夠豐富造型,將服裝分解拆散并進行重組,再運用服裝本身的結構,將這部分作為特殊裝飾呈現在服裝上,給人一種簡潔而又復雜的獨特視覺感受。這種方式使服裝以一種趣味性的、打破常規的方式呈現出來。分割手法又分為分而不割和既分又割,其中,分割線設計包括直線分割和曲線分割。
分割手法分類
1.分而不割
分割線在衣物設計中具有功能性和藝術性,能巧妙劃分衣物,保持完整性。這種設計在服裝領域較為常見,尤其在局部造型上效果顯著,為整體造型注入了新活力。
分而不割策略將分割與連接結合,為服裝造型創新提供了可能,令人耳目一新,觸覺上保持完整。通過分割重組,服飾造型變得豐富多樣,每件衣物都獨具個性。
設計師常用分而不割手法,在保持衣物整體性的同時,創新局部設計,既具有實用性又具有美感,提升了時尚感和品位,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2.既分又割
既分又割是指物體沿分割線切斷后產生獨立的部分,從原先的整體中劃分出來。在服裝設計中,既分又割分為結構性分割與裝飾性分割兩類。
結構性分割是將服裝結構處理成不同衣片,使之貼合人體曲線,其分割線的位置和形態固定。裝飾性分割更具變化性和創意,主要用于提升服裝的美觀程度。
裝飾性分割線可在服裝的任何部位自由運用,其具備創新性和視覺沖擊力,且無人體限制,能創造無盡的創意空間。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需注重視覺美感,通過分割線的走向、直曲及疏密關系,塑造獨特造型,并遵循形式美法則以提升整體視覺效果。同一元素的多次出現可賦予服裝秩序感和節奏感。
筆者通過資料搜集及流行趨勢調研,確定采用立體幾何元素與分割手法,探討其在立體裁剪服裝中的表現形式與技巧。根據當前流行趨勢,設定款式以及立體圖形與分割線的位置。設計靈感源自社會對女性固有的圓滑順從印象,強調女性亦可具備剛毅特質,勇敢拒絕與挑戰。女性應是勇士,身著盔甲,獨立對抗世間種種不公,無須依賴他助。
本次設計選用錐體作為立體圖形,并設置在裙身左側。錐體設計方法主要圍繞人體結構進行造型設計,注重收緊腰臀以展現曼妙曲線。此外,在古代,錐體常用于鎧甲的肩部和膝蓋部位,既可防御敵方攻擊,亦能成為進攻時的利器。
運用幾何展開法:立體幾何造型=衣身原型+立體幾何形狀+分割線。首先,確定錐體大小與位置,將紙折疊的四棱錐粘貼于裙子原型上,直觀感受成衣造型效果(圖1)。此方法適用于簡單與復雜幾何造型。其次,沿四棱錐邊緣與裙身整體從左至右進行曲線分割,形成獨立個體。將裁剪好的布片置于新布上制版,留出縫份,將硬襯熨燙在布片上,起到支撐作用,使四棱錐立體呈現在服裝上。最后,將布片縫合連接,于平面服裝中呈現三維立體感四棱錐(圖2)。
公主線、胸圍線及腰圍線之間,上半身被橫向、縱向的直線分割貫穿,這種分割方式被稱為結構性分割。在肩部及背部,分割線將衣物劃分為八個部分,形成一個七邊形,從而使上半身衣物緊密貼合人體曲線,將多余的省量轉移至分割線,衣物呈現出緊身貼體的效果。
袖子部分則通過直線分割,將多個大小、形狀和角度各異的三角形布片組合在一起,這種分割方式被稱為裝飾性分割。袖子的外形由大至小逐漸收縮,邊緣產生凹凸變化,呈現尖角,與裙身的四棱錐尖角相互呼應。
值得注意的是,袖子并非與袖籠弧線完全縫合,而是固定在衣物前片,呈現出類似披風的款式,使肩部尖角造型更加夸張并向兩側擴散。這種袖子突破了傳統長袖在衣物上的形式,賦予了服裝更強的空間感和立體感。
重復的分割使得造型富有節奏感和動感,既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又提升了服裝設計的視覺藝術效果。通過分割手法,服裝與人體之間、服裝與服裝之間擁有了無限創新空間(圖3—4)。
整體的造型使用了較多幾何元素,袖子的尖角和立體四棱錐的尖角相呼應,立體的幾何元素和分割形成的平面幾何圖形相呼應。服裝元素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彼此呼應的。服裝造型采用曲線分割,手法多樣,增加了服裝設計的可能性與多樣性。在服裝造型中,立體四棱錐的三維造型打破了傳統設計的束縛,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及創造力,讓服裝有了趣味性以及讓人眼前一亮的視覺沖擊力。
自原始時期幾何元素紋樣誕生以來,它在時尚領域便獨具魅力,經久不衰。通過分割衣身,平面幾何圖形得以在服裝上呈現。這些平面幾何圖形經過巧妙分割與重組,形成了極具立體感的創新服飾。在立裁造型設計中運用立體幾何元素,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塑造出獨特的設計語言。
作者簡介:代亞娟,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戴月蓮,女,漢族,安徽蚌埠人,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林海濤,廣西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繭絲綢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和新產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