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韓是一位南通大叔,他頭發花白,身材瘦小,每次回答問題,嚴肅的臉上便會展出一絲溫暖的微笑,仿佛陽光穿透云層。幾十年來,他的工作一直圍繞著航行安全打轉轉,目前就職于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老韓的底色是交通藍,一身制服洗得發白,未必挺括,但很是整潔莊重。
他的名字刻在曾母暗沙
韓建國,是一個被刻在曾母暗沙的名字。
40年前,20歲的韓建國入伍海軍東海艦隊,在護衛艦8大隊511艦——南通艦輪機崗位上一干就是13年。511艦是我海軍首航曾母暗沙的英雄艦艇,全艦官兵的姓名被焊在銅牌上,永久保存在那片碧海藍天之中。談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不善言談的老韓仿佛換了個人。在他的敘事中,我眼前展開了一幅藍色畫卷,天是藍的,海是藍的,輪機兵的服裝是藍的。
老韓入伍第3年,經歷了一次令他終生難忘的實戰考驗。1988年3月14日爆發的赤瓜礁海戰,我英勇的人民海軍以微小代價擊沉越軍820噸級武裝船2艘、小艇2艘,殲敵近200人。這場戰斗為中國經略南沙奠定了基礎。
“當時我們正在執行882演習任務,突然通知我們由演轉戰,隨即就緊急開赴母港4000公里外的曾母暗沙群島。我們在大海上漂了45天,一天只分配一茶缸水。”說到此處,老韓下意識做了個吞咽的動作。
此次行動老韓榮立三等功。次年7月,他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在反對分裂國家的戰場上,老韓同樣建功立業。1992年,他所在艦隊參加了代號為“東聯一號”的對臺軍事斗爭,沉重打擊了臺獨分子的囂張氣焰。當年形成的以“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為核心的“九二共識”,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此次斗爭中,因表現出色,老韓再次榮立三等功。
如今的中國在南海已經建有機場、港口、海上城市,新“南通艦”也已經迭代為中國自行研制設計建造的新型導彈護衛艦054A型,曾經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老韓們,這代人中的孤勇者,鑄就了人民海軍如今的強大和自信。
1998年,老韓告別了揮灑青春和熱血的戰位,轉業到地方,2019年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掛牌以來,他每年都被評為支隊優秀黨員,2023年被評為全市交通系統優秀黨員。在工作中,老韓始終不忘人民軍隊本色,把忠誠、勇敢、堅韌、團結的守疆戍邊精神,帶到建設南通水上交通的事業中來。
驚心動魄,舍生忘死救船民
2008年4月,在九圩港船閘下游引水通道前,一艘船進水。現場但見通道深不見底,水面上泛著一個個神秘莫測的漩渦,水流像野馬隨性地奔突,事故船正加速下沉,兩名船員在焦急地揮手呼救,但他們的呼救被風浪無情地淹沒。必須趕快救人!可是事故船一旦沒入水面,強大的漩渦將有可能把輕巧的執法小艇掀翻,但船員跳水自救更容易被吸入。間不容發,“近一點,再近一點!”老韓站在船頭,用手勢指揮小艇像神舟飛船對接天宮空間站那樣不斷調整“對接”距離。終于,兩名船員跳上執法艇,逃出生天。幾乎同時,一股兩三米高的噴流射向空中,事故船消失在水面,一個巨大的漩渦出現在水面上,漩渦邊緣劇烈搖晃的小艇全力倒車,奮力擺脫出來。
與死神更為驚心動魄的一次交手發生在2014年5月。通呂運河二號橋水域,一艘干貨船漏水。這艘船裝載了400噸生石灰,如果水沒入貨艙,必將產生劇烈的石灰水化反應,船毀人亡。老韓趕到現場的時候,因碰撞受損的船舶已經明顯傾斜,河水不斷涌入前艙,船員正徒勞地用水桶往艙外舀水。老韓不假思索,與隊友奮不顧身抬起消防水泵跳上貨船,鉆進已快插進水里的前艙,奮力抽水以延緩下沉速度,為事故船沖灘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在地方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危難時刻,他耳邊回響的仍然是軍號,心中激蕩的依舊是軍魂。
以小搏大,勇敢擔責化風險
2008年3月的一天凌晨,隨著九圩港閘閘門緩緩開啟,滾滾江水奔涌而入,閘管部門正在執行引水任務。誰也不知道,此時險情如同魔鬼巨大的黑影籠罩在馬躺渡橋上——海通船舶廠3條無動力的新造船舶斷纜漂流,貼附在脆弱的水泥橋墩上,大橋有隨時垮塌的危險,橋梁告危的電話,打到了交通執法部門。
現場的情景讓老韓倒吸一口涼氣,水情不斷變化,船舶貼附的位置和方向不可捉摸。遇此險情,作為一線值班的帶班人,及時請示上級,等待指示,可以規避掉個人責任。但是現場情況千變萬化,機會也稍縱即逝,老韓大喊一聲:“現在不上啥時上,出了事情我擔著。”一場勢單力薄的救援迅速展開。小艇開足馬力,頂著湍流,死死抵住失控船,防止撞擊橋墩。
救援從凌晨延續到天大亮,增援的船舶到來后,3條船被逐次拖到安全位置,橋墩的壓力釋放掉了,迫在眉睫的危險解除了。
火眼金睛,事故痕跡會說話
形形色色的事故痕跡,在老韓眼里,都是生動的語言。
2023年4月的一天,一個報警人聲稱由于航道水流湍急,船舶失控撞上碼頭。現場勘驗,碰撞痕跡確實與碼頭相符。然而,結合當事人陳述,老韓心生疑竇:此刻九圩港閘正在放水,航道水流很急,但是兩個小時前,就是報案人所說的事故發生時,尚未開閘……他隨即查看了航道當日水文數據,發現這兩小時間航道水位相差0.5米,事故碰撞部位與碼頭相應痕跡位置不具備碰撞條件。在確鑿的證據面前,當事人不得不承認為獲得保險理賠偽造了事故現場。
支撐案件定性的痕跡證據,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老韓也總是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每一個證據。一次完成事故勘驗已經很晚,回到家,他滿腦子還是事故現場。吃飯的時候,他推著飯碗和菜碟子在桌子上游走,模擬交會和碰撞的情形,沉思著,越想越覺得白天的判斷有哪兒不對。老韓翻看了一下天氣預報,未來的時間可能有雨,有可能導致碰撞痕跡消失。他放下筷子,跨上自行車匆忙奔向勘驗地,耳邊回蕩著隆隆的雷聲。就著手電光亮,他對白天看到的那處疑似碰撞痕跡進行了仔細查看,再次確認這是個舊痕才放了心。
優良家風涵養鐵骨柔情
老韓是家中唯一的兒子,父母年近90歲,長年疾病纏身,但他的工作性質使他無法給予家人足夠的陪伴。有一次執行任務時,父親打來電話,聽到現場嘈雜的聲音,父親便默默掛斷了電話。完成任務后老韓趕緊打電話過去,父親已經被聞訊趕回家的妻子送到了醫院。想起之前父親的電話,想起了父親的欲言又止,老韓百感交集。風燭殘年的老人,知道兒子一旦出任務,就要和危險相伴。那一刻,他是掛念自己的兒子,還是關心兒子為之奮斗的交通事業,老人家從來沒有用語言表達過,老人總是說,我們挺好,你顧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馬上就有時間陪他們了。謝謝父母一直在等我。我希望我退休后,能再陪他們十年,陪他們到一百歲。”老韓眼含熱淚。成績和努力如影隨形,榮譽和奉獻相伴相生,他倍加珍惜這一份家風傳承。
談及支隊綜合執法的未來,老韓沉吟片刻:“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積極投身這一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行業,希望每一位隊員都能在水域和陸地展現出良好的綜合執法素質,年長的同志也要與時俱進,經驗主義絕對不是綜合執法的未來。”老韓娓娓道來。
明年就要退休了,老韓的故事如同夕陽余暉,就要折疊起銳利的光芒,融入天際,但他畢生堅守的拼搏、擔當、奉獻、創新精神,熠熠生輝,永不磨滅。如同他一身舊制服,經歷過寒風苦雨,沾滿了歲月風塵,始終固守著純粹的交通藍。
(作者單位: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