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憑借其龐大的LNG出口能力,正在迅速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2016年以來,美國的LNG出口量持續攀升,特別是在2023年達到了8450萬噸,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這一變化,不僅影響了全球能源供應鏈的穩定性,而且對其定價機制和消費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LNG生產能力和出口數量均將保持增長的態勢。這將對全球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美國政府就LNG出口從政策端將有哪些變化?值得關注。
出口數量持續增長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擁有全球最開放和最成熟的天然氣市場。頁巖氣革命啟動以來,美國的天然氣產量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23年美國天然氣產量達1.07萬億立方米,創下歷史紀錄。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2023年美國消費量達到9200億立方米,幾乎占全球天然氣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一。在滿足國內巨大需求的同時,美國向國際市場提供了越來越多的LNG資源,促進了國際天然氣市場的穩定。到2023年,美國成為全球LNG出口的頭號大國,LNG出口量達8450萬噸,平均為119億立方英尺/日,同比增長了12%。俄烏沖突后,歐洲大幅減少了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美國的LNG出口量大部分出口歐洲。
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LNG生產能力和出口數量將保持增長的態勢。2024年,美國天然氣產量將達到1043.7億立方英尺/日,2025年將達到1064.6億立方英尺/日。隨著美國、加拿大以及墨西哥的LNG新項目陸續投產,北美地區LNG出口能力將大幅增長。
面臨供應過剩
在LNG出口領域,美國作為市場的“后起之秀”,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其在短、中、長期LNG購銷合同條款上展現出了極大的靈活性,以適應各類買家的需求,從而改變了全球LNG市場的游戲規則。近年來簽署的美國LNG長期協議,大多采用離岸價合同。只要符合美國能源部出口許可要求,目的地靈活性條款基本可以允許LNG運抵全球任何地方。
隨著大量美國LNG涌入國際市場,全球LNG市場可能面臨著供應過剩的風險。伍德麥肯茲預測,LNG船運市場已經面臨著供應過剩的局面。過去幾年,國際天然氣價格飆升,導致LNG上游液化廠進入新一輪投資周期,約有1.5億噸/年的產能正在建設中。預計到2030年,全球LNG供應量達到6.2億噸/年。
摩根士丹利近日預測,全球天然氣價格經過多年高價后,將迎來創紀錄的供應擴張浪潮。而隨著天量供應進入市場,2025—2026年的天然氣期貨價格將有超過30%下行風險。雖然2024年剩余時間內LNG價格風險較為平衡,但到 2025年中期新增產能將重新錨定全球天然氣市場在供應的邊際成本上,JKM價格將降至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期貨價格降低26%。2026年將降至6.50美元,比期貨價格低38%。
隨著LNG市場轉向供應的過剩,歐盟的天然氣價格隨之下降。與此同時,隨著天然氣價格下降,需求也會增加。全球LNG需求已開始響應近期價格回落的趨勢。隨著新的供應進入市場和價格逐步正常化,預期消費增長進一步加速。未來幾年,全球LNG進口量平均預期增長2%,主要由歐洲、東南亞、印度和中國市場驅動。
石油企業搶抓機遇
美國LNG產業發展迅猛,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新的天然氣進口來源。近5年來,中國石油企業一共簽署了2600萬噸的美國LNG長期供應合同。其中,其絕大多數采用了離岸價(FOB)模式。這種模式為中國石油企業提供了極大的貨物目的地靈活性,也為LNG運輸和貿易業務帶來了巨大商機。簽署合同的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以及省級能源企業和部分民營城市燃氣企業。具體來說,2018年至2022年,中國石油共簽署480萬噸/年的美國LNG供應協議,中國海油200萬噸/年,中國石化400萬噸/年,中化集團180萬噸/年,新奧集團560萬噸/年,以及中國燃氣370萬噸/年等。據統計,目前多達70%的長期供應合同項目已經開始履約,或處于建設階段,或已經宣布最終投資決定。這些項目的推進,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在全球LNG市場的采購能力和靈活性。
中美天然氣合作與較低的天然氣價格密切相關。長期以來,美國亨利樞紐的天然氣價格低于同期同類價格,使得中國買家能夠以更具有價格競力的條件采購天然氣資源。例如,2018年起,兩國在LNG貿易方面簽署了一系列中長期合同。當時,簽署的合同在價格方面相對合理。因為全球天然氣市場正處于低迷階段。雖然,到了2023年上半年,全球天然氣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飛漲。例如,2023年1月,歐洲TTF天然氣價格為6.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亞洲JKM天然氣價格為8.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美國亨利樞紐天然氣價格則低至2.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到5月,歐洲TTF天然氣價格飆升至15.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亞洲JKM天然氣價格升至16.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美國亨利樞紐天然氣價格上漲至3.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創下了歷史紀錄。雖然到9月,三方價格均有回落,但仍處于高位。
隨著2025年天然氣供應的大幅增長,全球LNG市場將逐漸轉變為買方市場。鑒于中國“富煤、缺油、少氣”的化石能源資源特點,中國應利用美國天然氣產能增長價格下跌的機會,適時簽署合適的長期LNG購銷協議,以確保我國的天然氣資源池及時充足,做到“心中有糧,不慌不忙”,有效應對天然氣保供的政治任務。
警惕美出口政策存變數
在搶抓機遇的同時,中國石油企業應警惕美國LNG出口政策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2024年初,拜登政府暫停了新的LNG項目出口許可的審批,直接導致數個LNG項目的最終投資決策被無限期延遲。同時,其下令調查LNG出口對美國能源成本、能源安全和環境的影響。盡管目前全球LNG價格有所回落,投資進入新一輪上升期,但整體而言全球LNG資源仍相對緊張,市場不確定性更為敏感。
美國限制其LNG出口,必將對全球天然氣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目前來看,這一限制措施對全球LNG市場的暫時供應影響有限。但是,長遠來看,這可能導致未來全球市場部分短缺、價格波動加劇以及美國市場份額的下降。對中國而言,美國LNG出口新政在短期內影響不明顯。這歸功于中國的能源進口多元化戰略。然而,長遠來看,對中國市場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至于這一影響究竟有多大,限制令何時解除,各方將如何應對等問題,全球市場都在密切關注。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