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修訂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實施主要是為了促進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向全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方向的改革。《標準》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學生認知不足、體育資源限制、個體水平差異等困難,導致《標準》實施的效果降低。通過數字化的加持,構建智能體育平臺實現數字化測試、數字化評價、數字化助力精準預警來提升自主鍛煉意識,數字化推動健康融入體育教育,讓二者有效結合提升學生健康意識,促進《標準》的實施效果的提升,以達到全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國家培養綜合性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體質健康" " " " "數字化" " " " " " 智能體育平臺" " " " "體質提升
To explore the new momentum of \"N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Bao Da-wei1" " " " Shao" Li-ping1*
(1.Department of Athletics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23)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14 revised National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s for Student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tandard\") is mainly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work in school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hysic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Standard\", there are difficulties such as insufficient cognition of students, limitation of sports resources and difference of individual level, which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Standard\". Through the blessing of digitalization, build an intelligent sports platform to realize digital testing, digital evaluation, and digital help for accurate early warning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independent exercise, and digital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health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so that the two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to enhance the health awareness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comprehensive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Key words: physical health, digital, intelligent sports platform, Physical improvement
1. 研究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示“學校體育要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明確了新時代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要求[1]。2022 年 1 月 12 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十四 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明確指出促進數字技術向社會發展各領域廣泛滲透,加快推動教育服務資源數字化供給和網絡化水平[2] 。 自十九大以 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連續出臺了一系 列有關數字戰略發展規劃,致力于重塑數字時代的 國際新格局。 數字經濟迅速蔓延至體育領域,國內外學者相繼為加快體育產業數字化建言獻策。 在 理論層面上,多以經濟學理論為基礎,探討數字經濟與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的內生機制,并從體育產業 現代化的視角分析了數字化的轉型邏輯[3] ,一系列相關研究為本文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鑒。
近年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發生顛覆性的改變,線上教學的應急性革命以及新型信息技術的創新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高等體育教育的原有邏輯, 高校開始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通過遠程授課和視頻錄制、共享等手段實施體育教學并指導學生進行科學鍛煉。 因此,本研究探討《標準》實施的意義、實施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數字化體育智能平臺的優勢, 旨在數字時代 的背景下,對新階段高校《標準》實施進行重新審 視。
2. 高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內涵
2.1促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樹立正確體育教學理念
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的新時代背景下,為了切實有效的提高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水平,召集國內專家,于2014年進行修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核心在于對之前的體質健康標準進一步細化,以實現更加精準和針對性更強的體質健康評價促進措施。在《標準》指導下,發現高校傳統體育教育理念與育人模式明顯滯后,很難追上數字化時代的步伐,因此,我們通過研究分析《標準》,旨在推進高校體育教學與評價的多元化改革,基于我國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制定出更加個性化、科學化的體育教學與評價新模式,讓這一模式作為高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然而,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作能夠保證我國高校體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更是重要的條件。因此,個性化、合理化、科學化的指導思想能夠有效的指引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改革方向,并影響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效果。
過去,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長期的影響我國教育教學活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主要是圍繞技能學習與知識講授層面,然而,對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能否達到標準,以及如何衡量體育課程教學質量,都存在單一和滯后的現象,很難顯著有效體現出體育課程的學習者身體素質的變化。《標準》的實施能夠有效的體現這一重要的評價指標,
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相關體育教學活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體質健康衡 量標準,讓學生的主觀鍛煉意識逐漸變強,在日復 一日的鍛煉中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2.2 響應國家戰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從國家角度來理解,《標準》的實施也是響應國家關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戰略部署,國民健康健康與否是國家富強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標志之一。通過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可以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健康、有活力的人才,這對于國家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標準》的實施同樣有助于提升我國大學生的健康水平,從而在國際舞臺上展示我國青年監看形象,增強國家的軟實力。
從個人角度理解,《標準》的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適應學生個體發展需求。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大家的需求隨之發生改 變,大家對物質的追求逐漸轉變為對健康的追求。在《標準》中提出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心理同樣要健康,這同樣符合當前學生的需求。在《標準》中設置了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多元的評價指標,而不是簡單的以生病與否來判斷健康的單一指標,這樣更能滿足新時代社會背景下學生對于身體健康的多元化評價需求,及時在《標準》中未出現心理的評價指標,但是優秀的身體機能、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能夠對其心理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因此,《標準》能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健康意識,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健康需求。
2.3有效的檢驗高校體育教學成果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以不同運動項目分班授課,不同課程的相同部分只有身體素質部分,而身體素質能否有效提高,是衡量一門課程的重要指標,而《標準》中的身體素質涵蓋速度、力量、柔軟等多項指標,這些與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是相同的。但是在《標準》中設置了身體形態指標BMI、身體機能指標肺活量,這些都基于學生不同個體差異性來考慮,讓評價更加科學。因此,一所高校的《標準》測試優、良、合格率能夠有效的反應出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同樣能夠指引其體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
2.4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標準》的測試成績按照評定等級計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重要依據[4],對體質健康水平較低的同學起到警示效用;測試成績達到良好及以上的者,方能參與學校評優評獎,優秀者給與體育學分獎勵[4],這些都是激勵學生積極鍛煉的措施。
由于高校畢業班的學生沒有體育課,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次極具減少,導致體質健康水平較差,有些省份通過給畢業班學生發放體質健康等級證書等創新性措施,積極激勵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還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這種激勵機制不僅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還有助于培養他們自主鍛煉意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體質健康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自身體質健康水平。
3.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高校的執行障礙
3.1高校部分學生對《標準》測試的認識不足
《標準》2014修訂版的制定主要為了學生在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與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協調發展,能夠多角度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走向運動場進行體育鍛煉,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全面發展。然而,高校部分學生不能真正理解開展《標準》測試的意義,同時缺乏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和動力,導致在測試的動機與態度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測試數據就很難反應出學生真實的體質健康水平,從而對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效果產生很大影響。
3.2體育教育資源限制
體育教育資源一般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健康發展。然而,一些高校任然面臨體育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如體育場館、器材設施、專業體育教師等資源的缺乏,這些不僅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同時對《標準》測試的科學性與準確性也提出了挑戰。
在高校實施《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過程中,測試器材的更新換代對于提高測試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公平性至關重要。從最初的用貼在墻上的皮尺量身高等簡單工具,到第二代的紅外半人工測試記錄設備,再到目前最前沿的AI智能設備,測試技術的進步顯著提高了測試的效率和準確性。AI智能設備的引入,實現了全程無人工參與的自動化測試,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確保了測試結果的客觀性和一致性。
3.3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不均衡與測試安全風險管控
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造成差異性的因數有先天性或后天外界環境影響,體質健康水平較低,在測試身體素質時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在執行體質健康標準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運動安全,建立安全風險管理機制,預防和處理運動傷害事故。
3.4《標準》監測結果評價的滯后性
目前高校開展實施《標準》的過程中,對于監測結果的反饋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部分高校甚至都不向學生公布評價結果。造成這一現象主要受制于部分高校數字化程度不高,未搭建智能體育平臺來,無法及對監測結果進行評價,學生就不能及時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從而無法及時的警示與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鍛煉,提升自己體質健康水平。
4. 數字化建設助力《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
4.1數字化的必要性
百年變局和中國發展交相輝映,數字創新是引領中國構建發展格局的關鍵力量。[5]為國家培養全面人格的創新型人才高校體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數字化背景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呈現出新的特點和機遇。首先,數字化技術的引入使得《標準》測試更加的便捷,宣傳渠道多樣化,評估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監測結果更加及時、科學、精準。具體到通過智能化設備測試采集數據,體育智能平臺,來監測學生的運動數據,并實時傳送到智能體育平臺進行分析,根據評估結果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鍛煉建議,并為其制定健康管理方案。這種數字化的“運動畫像”系統,不僅提升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還促進了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和教學多元評價效果的提升。
高校實施《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數字化,有其天然優勢與必要性。首先,不僅能夠顯著提高測試管理效率,其次通過智能設備與數字平臺加持,能夠有效的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實現節能,而且可以運用加密技術處理,確保學生數據信息的安全。此外,數字化手段的應用還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況下,讓重復多次測試成為現實;通過互動平臺的應用,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數字化的實施還能促進體育教學的創新,通過收集和分析大量的體質健康數據,教師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體質狀況,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同時,課外鍛煉和運動訓練的數據分析也能得到優化,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和應用程序,學生可以實時監測自己的運動狀態,根據自身情況實時調整鍛煉強度和運動方式方式,以達到安全有效的鍛煉效果。
4.2構建智能化體質健康測試與評價干預平臺
在世界競爭日益強化的當下,大學生肩負國家未來發展的重任,其體質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標準》作為實現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的重要措施,卻有部分學生不理解國家實施《標準》的深遠意義。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來廣泛宣傳《標準》的重要性,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認識到體質健康對于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通過網絡平臺、社交媒體、校園自媒體等多種渠道,來有效地傳播《標準》的核心理念,激發學生們的參與熱情,鼓勵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體質健康測試。
為了《標準》測試結果更具有警示與激勵價值,需確保測試的準確和公平和統一,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智能化的體質健康測試與評價的應用。數字化智能設備能夠有效的提升準確和公平和統一,以及大大提升測試效率。通過智能體育平臺及時高效對大學生的體質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韌性、平衡能力等。數字化智能體育平臺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測試的效率,而且通過數據分析,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并給出相應的運動處方,對學生體質健康進行干預,從而精準有效的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此外,數字化體育平臺的運用,能夠有效的引導高校學生走向運動場,并積極進行鍛煉。目前,智能化體育平臺系統,能夠做到全面覆蓋運動場地,促進每位學生都能參其中,并能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這種數字化的組織管理模式、人人參與的鍛煉模式,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以及健康的生活理念。
同時,數字化考評的實施,可以為學生體質健康評價與體育課程改革提供更加詳實的數據支持。通過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長期跟蹤和分析,我們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不斷優化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4.3智能設備結合數字化平助力定點預警幫扶
對于缺乏運動體質較弱的學生群體,運用數字化智能平臺以達到精準預警,促進鍛煉,并根據平臺提供的運動處方,有針對性的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提升體質健康水平;對于體質很弱的學生群體,我們運用智能手環與智能設備平臺來構建數字化的智能體育課堂,以期達到安全有效實現個性化教學,從而更安全有效的達到輔弱目標。
數字化背景下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過程中,高校應該提供更加豐富的數字化體育教學資源,從而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6]。具體表現在為:“利用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物聯網等技術,構建了一個集智能化、數字化和個性化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平臺”。這樣的平臺能夠實現體育學科數據的一艙化匯聚、實時分析、閉環管理,為體育活動提供了高效有序的技術支持。
4.4數字化有效的促進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
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更新是適應現代教育需求的關鍵。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學生興趣的多樣化,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教學效果,體育教學亟需進行創新和改革,數字化為改革提供了動力。
然而,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不僅能豐富課程內容,同時也是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途徑[7]。因此,通過智能體育平臺與自媒體等多種形式把健康元素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之中,如此,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還能增強其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通過將健康知識與體育教學活動兩者相結合,學生不僅在體育課程中學習運動技能,還可以學習如何科學飲食、合理運動、預防損傷等重要知識。這種課程教育方式能夠讓學生“動在其中,樂在其中”,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達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此外,《標準》的監測結果為高校課程設計、實踐活動和健康講座“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提供數據支撐,讓健康教育內容更加豐富,使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感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
5. 結語
《標準》的實施推動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為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實施《標準》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障礙,在數字化教育背景下,需要高校把握數字化化轉型機遇,積極構建智能化體質健康測試與評價干預平臺。通過數字化媒體宣傳,讓學生深刻理解《標準》意義;智能化測試在高校《標準》實施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智能化測試設備,不僅可以實現多次循環測試,形成以測代練的模式,還能通過智能數字平臺,及時科學地評價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還能警示他們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督促他們積極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結合數字化平臺,可以為體育課程提供全方位的數據支持。這些數據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還能用于干涉和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實現定點幫扶。此外,數字化智能體育平臺,還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持續監測和評估的機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定期了解自己的體質變化,及時調整鍛煉計劃,確保鍛煉效果。同時,學校也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及時發現體質較差的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實現有針對性的體質健康干預。,因此,《標準》在數字化的加持下,能夠更好的實現國家全面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戰略目的。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 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2019-9-9)[2024-7-21].http://www.moe.gov.cn/jyb_xwfb/ 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 濟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 2021-12-12[2024-7-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3]任保平,李婧瑜.數字經濟賦能我國體育產業現代化的邏輯與路徑[ J].體育學研究,2023,37(2):1-7
[4]教育部.《關于印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2014 年修訂)" 的通知》.[EB/OL] 2014-07-07.[2024-7-21]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
201407/t20140708_171692.html.
[5]祝智庭,鄭浩,許秋璇,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導向與生態化發展方略 [J].現代教育技術,2022,32(9):5-18.
[6]王曉璇.高校體育教師數字化教學實踐的關鍵能力構成與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2):69-72.
[7]洪少峰.淺談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運動精品,2021,40(11):44-45.
基金項目: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中心項目(編號:2023B011);南京大學數字化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2)
作者簡介:鮑大衛(1985-)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體育與健康。
通信作者:邵力平(1974-)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生體質健康。郵箱:baodawei8512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