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海安市南莫鎮柴垛村,有一種生機勃勃、如臨江南的感覺。展現在眼前的是別致的農民住房、連片綠油油的麥苗、道路邊青翠的景觀樹、清澈的河水、優美的河坡、多彩的綠化、紅瓦白墻……一幅幅美景徐徐展現。
過去的柴垛村,村名雖美好,但村級經濟滯后,人居環境臟亂差,村民期盼著“柴垛變財多”。黨總支書記葉劍文上任后帶領村“兩委會”聚焦“鄉村五大振興”總目標,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地推進宜居、宜業、宜游的新柴垛建設,取得了“黨建強、機制新、產業實、環境美、群眾富、民風優”的明顯成效,先后榮獲市生態示范村、和美鄉村、文明村、社會治理先進村、人居環境宜居鄉村、省衛生村等榮譽稱號。全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連續5年位居全鎮“第一方陣”,黨總支榮獲“五星黨組織”榮譽,創造了可以借鑒的“柴垛興村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實現強村富民目標,必須明晰思路,激發建強班子的“向心力”。30開外的創業標兵葉劍文走馬上任柴垛村黨總支書記,便深入開展以“政治功能強、服務能力強、班子建設好、黨員管理好、組織生活好、制度落實好、作用發揮好”為內容的黨建示范村創建,充實了一批作風正派、思路清晰、懂經營、善管理的年輕黨員到村“兩委”任職。他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領村民發展畜禽、水產養殖和高效規模種植等產業,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回引人力資源,提振了信心。
為完善機制強管理,黨總支完善了“一事一議”“承諾服務”等機制,每年召開黨員會、干部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各種集體會議10多次,使支部組織生活成為黨員政治學習陣地、思想交流平臺、黨性錘煉熔爐。全面實施了支部活動規范化、黨員學習經常化、黨員履職具體化、履職活動常態化的黨建戰略,樹立了一批黨建示范戶,從不擔任領導的普通黨員中聘用信息員、宣傳員、監督員、保潔員,讓他們在脫貧攻堅、和美興村、民事協調、環衛管理、文明新風等方面發揮作用。
黨建工作促進了支部一班人“向心力”的凝聚,黨總支、村委會為群眾樹立了一面黨旗,極大地激發了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帶領群眾興村致富的能力。
柴垛村黨總支以察民情,觸發建強基礎的“牽引力”為核心基準,在打基礎、強基礎方面逐步邁開堅實的步伐。
加快村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柴垛村全村主干道全面出新,景觀道路、文化墻、小庭院等特色基礎建設全部達到“和美鄉村”建設標準;重點擴建了柴垛村百姓文化廣場,成功舉辦了10場次片區文化會演。安定有序、文化濃郁的和美環境讓群眾幸福指數和安全感明顯增強。
增加村集體收入。柴垛村集體增收的途徑有4條:一是利用上級投資建廠房出租,增加收益;二是打造村辦電商平臺和觀光獼猴桃園區,增加效益;三是全村退宅還耕,增加收取土地承包金;四是大規模土地流轉,增加集體收入。

做大規模。柴垛村積極開展土地規模流轉,積極尋找“新智農租戶”,統一平整種植,連片種植千畝有機稻、百畝生態獼猴桃,將滲溢土地作為村集體收入,并安排多名低收入農戶務工,拓寬有勞動力的低收入群體的增收路徑。
做足資源。柴垛村充分利用村集體的倉庫使用概率,增加收入作為村固定收入。推動產業發展,拓寬純農戶群的增收渠道。注重發展特色種植,打造農業結構調整新亮點,積極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讓土地實現了高效、集約發展。
柴垛村巧做“和美景致”文章,注重喬灌草合理搭配,植綠與造景錯落有致,突出鄉土樹種與珍貴化、彩色化、效益化“三化”樹種的比例,同時在兩處健身場地安裝了太陽能景觀燈,配套涼亭、秋千、休閑長椅,健身器材等,制作安裝宣傳牌,從而使全村達到“道路林蔭化、河溝景觀化、農田林網化、庭院林果化”。
該村緊扣“黨建+農戶”,突出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關鍵項目”,采取“疏浚+整治+道路拓寬+綠化+亮化”的環境治理模式,持續實施民心工程,建成生產橋、水泥道路、提水泵站,順利建成了集多功能便民服務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實現村莊有序、科學管理。
樹立新風尚,激活分享幸福的“創造力”。柴垛村注重發揮文化能人、民間藝人的潛能,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農民自娛自樂、自編自演、自我教育,打造和弘揚特色文化。協助上級各部門組織開展的“一村一臺戲”“文化下鄉”等活動接連不斷,極大地活躍與豐富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群眾性志愿服務常態化。柴垛村組織開展了大型志愿服務活動10余次,主要集中在“三夏、三秋”秸稈禁燒宣傳,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慰問等。動員創業有成的鄉村人才積極為家鄉發展給予較大的支持。他們的善舉和大愛得到了群眾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樹立了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風尚、新氣象。
風勁潮涌,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加鞭。榮獲優秀村書記表彰的葉劍文表示,下一步,柴垛村“兩委會”將搶抓機遇,繼續發揚只爭朝夕,大干快上的工作激情,樹立比、學、趕、超的競爭意識,比照“百千萬”工程標準,進一步創新工作,砥礪奮進,真正把柴垛打造成為從“庭院美”向“村莊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的“小美麗”向“大錦繡”的轉變,為全村父老鄉親創造一個“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新柴垛,爭做新時代蘇中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標桿村!
(責任編輯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