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抽水馬桶較老舊,沖水無力,不僅浪費水而且對衛生間的環境不友好。為解決這一問題,我研究了抽水馬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并對它進行了改進。
一、抽水馬桶的工作原理
抽水馬桶由水箱和坐便器組成。水箱包括箱體、進水機構、沖水機構和補水溢流機構。坐便器由坐便池和虹吸管組成。
進水機構的主體是進水閥,如圖1所示。進水閥門開關由內部浮筒和杠桿控制。扳動沖水扳子,通過連桿打開沖水閥門,水箱里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沖到坐便池,浮筒隨水位下降而下降,帶動進水閥內部杠桿打開進水閥門。松開沖水扳子,沖水閥門在扳子彈簧扭力、自身重力和水壓作用下關閉沖水口,水位上升引起浮筒上升,帶動杠桿機構關閉進水閥門,水箱停止蓄水。
補水管用于給坐便池補水,形成水封,其出水口插在溢流管里。配重塊與沖水閥門相連,起到加速打開和延緩關閉沖水閥門的作用。沖水時水箱里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沖到坐便器水封處,推動水封處的水和污物從虹吸管出口排出。理論上,虹吸管出口流速與水箱液面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即V= 2gh ,其中g為重力加速度。
二、我的改進
(一)接長溢流管
抽水馬桶的沖水效果可通過水沖到水封處的流速V0和虹吸管出口的流速V1來評價,提高水箱的蓄水高度能提高沖水速度。可通過調高進水閥浮筒高度增加水箱內部水深hn,從而使水箱液面升高。hn初始值為0.125 m,逐步調高浮筒,每調高一次估算流速(結果見表1),沖污(用衛生紙模擬污物)并觀察效果。經過兩次試驗,發現效果不佳。此時浮筒上端幾乎與溢流管口齊平,再調高會使水溢出。
我通過接長溢流管改進上述缺陷。使用數顯卡尺測得溢流管外徑為0.03 m,選定規格為2834的硅膠管來接長,此硅膠管內徑為0.028 m,有一定彈性,可緊貼溢流管外表面,且壁厚0.003 m,滿足要求。
接管上端口應低于水箱沖水扳子安裝孔下沿,且應便于補水管補水。經實際測量,接管長度在0.05~0.07 m合適。用剪刀截取0.07 m左右的硅膠管,把接管套接在溢流管上。安裝完成后,把浮筒再調高0.02 m左右,打開外部進水閥,待停止進水后測得hn為0.18 m,對應的液面高度和估計流速見表1中序號3的數據。模擬沖污,效果理想,不足之處就是沖水量較大。
(二)在水箱中放置節水瓶
為了節水,我用一個礦泉水瓶子充當節水瓶,將其裝滿水后放入水箱。
在試驗過程中,出現沖水閥門不能完全關閉的情形,經檢查發現原來是節水瓶沒有完全裝滿水,漂移后頂住沖水連桿以致沖水閥門不能完全關閉。往節水瓶里加入小石子后模擬沖污,沖水效果理想,且每沖一次水就節約了一瓶水。
改進后的抽水馬桶水箱內部如圖2所示。它使用到現在,沖水效果理想,性能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