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簡介]
王寶騫,195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曾任盤錦市盤山縣沙嶺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等職,現為沙嶺戰役烈士陵園講解員。先后獲得“遼寧好人”“遼寧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盤錦市優秀共產黨員”“盤錦好人”等稱號,2024年被授予“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4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
上午9時,在盤錦市盤山縣沙嶺戰役烈士陵園,兩個企業黨支部在開展主題活動。王寶騫引領黨員們在國旗廣場脫帽肅立、默哀,在雙劍形、劍尖直指長空的紀念碑下拾級而上,向烈士敬獻鮮花。
“沙嶺戰役激戰四天三夜,我軍雖然付出了犧牲,但同時打擊了國民黨王牌軍的氣勢……今天,我們在先輩戰斗過的地方集合,揣上初心、擔上使命,再從沖鋒號響起的地方出發!”在沙嶺戰役紀念館內,70歲的王寶騫神情嚴肅,聲音洪亮,講到動情之處眼含淚花。
這是王寶騫4000多場解說中的一場。14年來,他接待了10萬多名參觀者,每一次都是這樣認真。
一個鎮的一園兩館
沙嶺鎮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從綠林人士“老北風”組織義勇軍英勇抗日,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沙嶺戰役和盤錦第一個黨支部舊址,許多蕩氣回腸的故事在這里上演。
王寶騫熱愛文學和歷史,尤其關注盤錦紅色歷史。2009年,時任沙嶺鎮人大主席的王寶騫,受組織指派協助省軍區重修沙嶺戰役烈士陵園。他奔波于沈陽、丹東、錦州等地參加學術會議、參觀考察陵園,拓寬了視野、堅定了信念,從此走上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挖掘紅色歷史、修建紅色場館、宣講紅色文化之路。一年后,烈士陵園重修工程竣工,王寶騫對部隊首長鄭重承諾:“只要黨需要,我一定堅守在這里,為2195名烈士守墓!”
這一守,就是15年,平均每年講解280多場。如今的王寶騫已是古稀之年,由于常年解說耗費心力,身體大不如前,但只要戴上耳麥,他就會像當年的戰士們拿起槍一樣,精神抖擻、激情澎湃,帶領觀眾走進當年的戰斗場景,自己也進入忘我狀態。
2022年,中組部選定沙嶺鎮沙嶺村為“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翻新沙嶺戰役烈士陵園和沙嶺戰役紀念館。王寶騫忍著腰椎病痛的折磨,帶領創作人員走遍當年戰場,重新挖掘整理史料,將展陳提綱反復修改數十次。施工期間,他風雨無阻,每天起大早騎車趕往離家26里的施工現場“監工”。新陵園建成后,各地烈士后代紛紛來電、來信詢問情況、提出訴求,王寶騫一一熱情接待、認真處理,為來自青島、營口、沈陽、莊河、大石橋等地的烈士在陵園英名墻上刻名,既為烈士英魂找到歸宿,也為后人祭奠烈士提供了場所。
2014年9月,臨近退休的王寶騫又接到組織上交給他的一項任務——尋找、確認并修繕盤山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
讓隱入歷史塵煙的舊跡重見天日,殊非易事。王寶騫反復查閱黨史資料,多次走訪老黨員、老干部和知情人,終于厘清了1948年1月盤山縣暨盤錦市第一個黨支部建立的史實,確認了舊址的地點,與有關部門合力建起了紀念館。之后的4年里,他在這里解說1000多場,服務參觀者4萬多人。沙嶺戰役烈士陵園也需要解說員,已經退休的王寶騫只好騎著電動車兩頭跑。
繁重的工作,使得王寶騫的胃病和腰脫逐年加重。2024年清明節期間,正是沙嶺戰役烈士陵園參觀者最多的時候,王寶騫在連續講解6天后,累倒在石階上,臥床休息了半個月。即便在家休養,他也閑不住,趴在炕頭上研究自己收集的歷史資料。
一個人的傳承苦旅
十幾年來,王寶騫不僅在沙嶺戰役烈士陵園講解,也將當地的紅色歷史故事帶進了學校、村莊和各級單位。為了更好講述紅色歷史,他自費購買書籍、資料上百種,在自己家的書房里整整擺了三面墻。他還經常到圖書館、檔案館查閱史料,現已撰寫黨史、文史稿件上百篇。
時光荏苒,王寶騫多了幾個“頭銜”,而在他看來,每一重身份都意味著一份責任、一份付出。作為團市委少工委委員、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他用青少年更易理解的語言重新編寫講解詞;作為盤山縣地域文化研究會會長,他組織了盤錦文化探源活動,撰寫相關考察報告2萬多字;作為縣人大代表,他提出整理盤山地域文化的建議,策劃出版《盤山簡史》《柳景陽》等書籍,填補了當地地域文化研究的空白……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王寶騫常用戚繼光的這兩句詩激勵自己。他入黨近40年,為黨工作近40年,征程上灑滿了對黨的無限忠誠。
王寶騫至今仍住在村中的舊瓦房里,家距兩“館”近的26里、遠的34里,每天騎電動車往返五六十里,一年下來要跑1萬多里,15年里騎壞了兩輛電動車。有一年冬天,氣溫降至零下二十六七攝氏度,他凌晨5點包裹嚴實從家中出發,室外呵氣成霜。半路上,他發現電動車抖動不能前行,下車檢查兩次才恍然大悟——不是車抖,是他自己抖成了篩糠。他只好推著車跑,跑得身上暖和些才又騎車前行。
有人不解地問王寶騫,你這么大歲數啦,還這么拼命,到底圖啥?王寶騫深情地回答:“我要把一切獻給黨,為黨工作,為黨奮斗。哪怕是最后一次呼吸,也要在為黨工作的崗位上!”
通過他創作的一首詩,我們就會更明白他的力量之源:
《祖國之愛》(節選)
這是終生的呼吸
我的刀耕火種的祖先
不息的脈搏
不屈的脊梁
沒有一顆星能夠注解
沒有一朵云能夠說明
這所有書寫方塊字的子孫
愛得發抖
愛得綿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