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法治報》2024年12月18日報道,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高隴鎮龍匣村有一風俗:村民辦婚喪嫁娶酒席時,鄉親們按“一斤肉價隨禮”。一斤豬肉,價格一般在十幾元,不會造成多大經濟負擔。將“一斤肉價隨禮”的做法發揚光大,村里喜事新辦、白事簡辦、人情適度的新風正氣深入人心。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更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往來互動產生的信任與規則,不斷加深村民彼此之間的情感認同,成為鄉土社會中個體行動邏輯的基本參考。但是,有些地方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人情攀比等現象層出不窮,讓原本純粹的鄉土風俗變了味、走了形,甚至出現了人情債、重負擔。讓村民免去“人情債”,讓鄰里情更簡單純粹,龍匣村的“一斤肉價隨禮”值得點贊,更值得推廣。
鄉村全面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全面振興,文明鄉風是保障;培育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我國把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堅持高位推進,突出重點關鍵,積極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節儉新風。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在革除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上下了很大功夫,文明辦事、節儉辦事的風氣正在形成。
整治陳規陋俗,弘揚文明新風,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滋潤人心。大力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方面的典型,讓群眾在參與中改變觀念,在實踐中鞏固社會文明發展成果。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自治力量,按照地域、民意等,以合適的形式制定約束性措施,標準清晰、有獎有罰,對違反移風易俗規定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同時,要充分認識到,一些陳規陋習因積習日久,即使短期內取得治理效果,但一段時間后又會潛滋暗長。因此,破除陳規陋習任重而道遠,要有久久為功的決心與毅力,推動新風尚在廣袤的鄉土間流淌,讓新氣象在鄉村振興的藍圖中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