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之間,手指碰了一下茶幾上朝天放著的杯蓋,杯蓋竟然一下子快速旋轉了起來,并且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出于好奇,再試著用手指旋轉杯蓋,它卻只旋轉幾圈就停止了;接著又試了好幾次,沒有一次旋轉是超過六圈的。
這讓人想起了一句俗語——
“有意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時一心想做成某件事并為之付出了很大努力,偏偏難遂心愿、未能成功;有時不經(jīng)意間做出的某些決定和行動,最終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此類現(xiàn)象的內在邏輯在于,當人們刻意追求某個目標時,往往因為過度關注、急于求成或不得要領而使結果與主觀愿望相背離;當人們以一種自然、隨緣的心態(tài)去行事時,反而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在“無心插柳”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柳成蔭”的諸多機緣——遇對了時機、插對了地方、用對了力氣。
說“無心插柳柳成蔭”,當然不是說成功可以自然而然、無須付出艱苦努力就隨隨便便地收獲。如果柳插得不對地方,沒有促使其生長的土壤和其他必要條件,那是不可能成活、“成蔭”的。這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其一,努力的刻意與隨緣。在追求理想目標時,刻意的努力、過度的期待往往會導致不如預期的結果,因為這種刻意和過度已然背離了事物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和自然節(jié)奏,也就脫離了通向成功的正常軌道;而當人們以一種自然、隨緣的心態(tài)去行動時,常常能順應事物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節(jié)奏,與成功相向而行。其二,成功的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有時候,人們在自己不是特別在意的事情上隨意嘗試,可能會由于精神放松而發(fā)揮正常甚至超常,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在精神放松的狀態(tài)下,靈感往往能夠自然涌現(xiàn),創(chuàng)造力每每可以自由發(fā)揮,而不被刻意的努力和過度的期待所束縛。看似出乎意料的偶然現(xiàn)象,實則有著合乎情理的必然邏輯。
在這種必然邏輯之中,蘊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如,自然界的許多現(xiàn)象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雨后彩虹的絢麗多彩,高山瀑布的雄奇壯觀,丹霞地貌的朱赤丹彤……大自然如此巧奪天工、五彩繽紛,里面就有許多科學原理——陽光直射及其水滴折射、地質特點及其運動規(guī)律、氣候變化及其天文因素,等等。以彩虹為例,當含有七種顏色的陽光穿透水滴時,光線先折射一次,接著在水滴內表面反射一次,然后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共經(jīng)過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波長不同,折射角度也就不同,致使陽光被分解成了七種顏色,最后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彩虹。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空氣中存在水滴,陽光照射在水滴上。倘若缺乏其中任何一個條件,彩虹便不會形成。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現(xiàn)象,從一個側面啟示我們,在追求事業(yè)目標時,需要保持一種從容自若、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凡事做好成功和失敗的兩手準備,切莫自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藩籬,避免將成功只寄望于一時一事一役,應當學會欣賞那些意料之外的成功和收獲。然而,經(jīng)驗和事實又告訴我們,“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概率極低,如果指望每一次“無心插柳”都能“柳成蔭”,那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之上。許多事情出現(xiàn)一兩次巧合算不得成功,出現(xiàn)多次巧合、必然巧合、規(guī)律性巧合,才是真正的成功。而這種真正的成功,恰恰不是“無心”所能造就的。因此,“無心插柳柳成蔭”終究是靠不住的,有了第一次就很難會有第二次,此時成功就很難會在彼時成功。
由此可知,要想提高“柳成蔭”的概率,歸根到底還是要變“無心插柳”為“有心植柳”,在追求理想、事業(yè)的過程中,摒棄一切指望憑巧合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勇于進行艱苦卓絕的學習、研究和探索,善于洞察和掌握客觀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內在規(guī)律與外在條件,努力實現(xiàn)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從而使每一次“有心植柳”都能“柳成蔭”。
(編輯""""高倩/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