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檢查是通過一根柔軟的長管子(稱為“腸鏡”)進入腸道內部,直視并檢查腸道內壁的情況。腸鏡的末端配有高清晰度的攝像頭,可以實時將腸道內的影像傳輸到顯示屏上,幫助醫生清晰地觀察腸道內部的異常變化。
腸鏡檢查的基本流程包括——
(1)準備工作:在腸鏡檢查前,患者需要進行腸道的清潔。通常醫生會要求患者在檢查前一晚服用瀉藥,確保腸道內沒有食物殘渣或糞便,這樣才能更清楚地觀察腸道壁的情況。
(2)檢查過程:在檢查時,患者會被要求躺在檢查床上,通常是左側臥位。醫生通過肛門將腸鏡緩慢插入腸道,逐步推進,檢查腸道各個部位。腸鏡內含有氣體管道,檢查時會向腸道內充氣,以便擴大腸腔,使腸道更加可視化。整個過程一般需要15~30分鐘,患者通常會在局部麻醉或輕度鎮靜下進行,避免不適感。
(3)檢查后:患者需要休息片刻,待麻醉藥效退去。如果沒有異常情況,通常可以當日出院。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的腹部脹氣等不適,這些通常會在幾個小時內自行緩解。
腸鏡檢查能夠幫助醫生直視腸道內的變化,從而發現許多潛在的健康問題。
(1)腸道腫瘤和早期癌變:腸鏡檢查最常見的用途之一就是篩查大腸癌。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的癌癥,也是中國癌癥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之一。通過腸鏡,醫生可以直接觀察到腸道內是否有腫瘤或可疑的病變。
(2)腸道炎癥性疾病:如炎癥性腸病(IBD),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這些疾病會導致腸道慢性炎癥,嚴重時會引發腹痛、腹瀉、出血等癥狀。腸鏡檢查能夠幫助醫生確認病變的位置和嚴重程度,并采集活檢樣本做進一步檢查。
(3)腸道感染:一些由細菌、病毒或寄生蟲引起的腸道感染,可能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癥狀。腸鏡能夠幫助醫生觀察腸道的感染情況,并在必要時采集樣本進行微生物檢測。
(4)結腸息肉:腸道內可能會出現各種良性息肉,它們雖然大部分不具備惡性轉化的風險,但部分息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癌變。腸鏡檢查可以幫助及時發現這些息肉,并進行切除,防止其變成癌癥。
(5)出血源:腸道出血是許多人就診時的常見癥狀,尤其是在老年人群體中。腸鏡能夠幫助醫生確定出血的具體來源,如痔瘡、結腸息肉、潰瘍等病因,進而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6)腸道狹窄或梗阻:腸道狹窄或梗阻可能是由于腸道腫瘤、炎癥、疤痕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腸鏡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清楚地評估腸道的通暢程度,并采取相應措施。
腸鏡檢查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行的檢查,它通常適用于以下幾類人群——
(1)有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家庭中有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曾患有大腸癌或腸道疾病,個體患病風險較大,建議提前進行腸鏡檢查。早期篩查能夠幫助及時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癥。
(2)出現腸道癥狀的人群:如長期腹瀉、便血、便秘、腹痛、體重驟降等癥狀,尤其是癥狀持續超過2周且無法緩解的情況,都應該考慮做腸鏡檢查。腸鏡可以幫助明確癥狀的原因,排除嚴重疾病的可能性。
(3)年滿40周歲以上的成年人:根據大部分健康指南,40周歲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沒有癥狀的人群,建議進行定期的腸鏡篩查。大腸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因此及早篩查能夠顯著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
(4)有炎癥性腸病病史的人群: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以監測病情的變化,防止病變加重或發生癌變。
進行腸鏡檢查前,患者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確保檢查能夠順利進行,且結果準確。
(1)清潔腸道:腸道清潔是腸鏡檢查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如果腸道內有食物殘渣或糞便,會影響檢查的清晰度,導致醫生無法全面觀察腸道情況。常見的清腸方式包括飲用瀉藥或口服清腸液,具體使用哪種方式要根據醫生的建議。
(2)禁食禁水:在檢查前,患者通常需要禁食禁水6~8小時。這樣可以避免檢查過程中食物或水分對腸道的影響,并減少麻醉風險。
(3)告知醫生病史:檢查前,患者應向醫生如實報告自己的病史,尤其是腸道疾病、過敏史或其他與腸道相關的健康問題。
此外,孕婦和哺乳期女性、重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群體,應告知醫生并聽取專業建議。
雖然腸鏡檢查是一項安全有效的檢查手段,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不適感。常見的風險包括——
(1)腸道穿孔:在極少數情況下,腸鏡操作可能導致腸道穿孔。雖然這種情況罕見,但仍需注意。
(2)出血:腸鏡檢查可能導致腸道小血管破裂,特別是在切除息肉或采取活檢時。大多數情況下,出血量很小,且能夠自行止血。
(3)腹部脹氣和不適:充氣過程中可能引起腹部脹氣,檢查結束后可能會感到不適,但這種不適通常會在幾個小時內消失。
(4)麻醉風險: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輕度鎮靜或局部麻醉,雖然麻醉的副作用較少,但對于有麻醉過敏或其他健康問題的人群,仍需特別注意。
作為一種直視性檢查方法,腸鏡檢查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1)高效性和精準性:腸鏡可以直接觀察腸道內部情況,識別病變區域,尤其在發現腸息肉、大腸癌等疾病時,能提供非常精確的信息。
(2)及時治療和干預:腸鏡檢查不僅能夠發現病變,還可以在檢查過程中直接進行治療。例如,醫生可以在發現息肉時直接將其切除,防止其發展為癌癥;在找到出血點后也可以進行止血處理,避免嚴重出血。
(3)較低的侵入性:與傳統的手術檢查相比,腸鏡檢查是一種較為溫和的檢查方式。盡管需要插入管道進入腸道,但相比開刀手術,它的創傷性要小得多,恢復時間也較短。
(4)廣泛的應用:除了大腸癌篩查,腸鏡檢查還可以用于評估腸道炎癥性疾病、感染、腸道狹窄、腸道出血等多種疾病,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價值。
(5)活檢和病理檢查:通過腸鏡檢查,醫生可以在檢查過程中采集可疑部位的組織樣本,進行病理檢查。這對于診斷許多腸道疾病,如腸道癌癥、感染性疾病或炎癥性腸病等,具有重要意義。
很多人對腸鏡檢查存在恐懼,主要是因為對過程的不熟悉或者擔心疼痛和不適。以下是一些應對恐懼和不適的建議——
(1)了解檢查過程:了解腸鏡檢查的全過程可以幫助消除很多不必要的恐懼。腸鏡檢查通常不疼痛,尤其是在使用局部麻醉或輕度鎮靜藥物的情況下,大多數患者在檢查時感到放松和舒適。麻醉藥效退去后,絕大多數患者不會有太多不適感。
(2)與醫生溝通:如果你對腸鏡檢查有疑慮,可以提前和醫生溝通。醫生會詳細解釋檢查的必要性、步驟、可能的風險以及如何減少不適感,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
(3)提前做好準備:了解并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腸道清潔,不僅能讓檢查更加順利,也減少了檢查過程中的不適。
(4)選擇適合的麻醉方式:很多患者擔心在檢查時感到疼痛或不適。如今,很多醫院提供不同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鎮靜或全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醫生商討合適的麻醉方式。輕度的鎮靜藥物往往能讓患者在檢查過程中保持放松,幾乎不感到任何不適。
(5)接受檢查的好處:腸鏡檢查能夠幫助及早發現腸道問題,特別是大腸癌,早期發現的機會大大提高了治愈的可能性。許多患者因為提前檢查和及時治療,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并恢復了健康。通過了解腸鏡檢查的重要性和好處,可以幫助患者消除焦慮和恐懼,增強積極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