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亦稱煤氣中毒,是指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產生的一氧化碳經呼吸道吸入后引起的中毒現(xiàn)象。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高200~300倍,因此,一旦大量吸入一氧化碳,血紅蛋白會優(yōu)先與一氧化碳結合,形成羧基血紅蛋白,導致血紅蛋白喪失攜氧能力,從而引發(fā)組織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取暖不當:在冬季,許多家庭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若室內通風不良,煤炭或炭火燃燒不完全,會釋放大量一氧化碳,導致中毒。
(2)燃氣設備泄漏:燃氣熱水器、煤氣灶等燃氣設備若安裝不當、老化或維護不善,容易發(fā)生氣體泄漏,尤其是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極易引發(fā)一氧化碳中毒。
(3)汽車尾氣排放:在車內長時間啟動汽車或車內空調未開外循環(huán)時,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會積聚在車內,導致乘客中毒。此外,路邊停車時若發(fā)動機未熄火且車窗緊閉,也可能發(fā)生類似情況。
(4)工業(yè)排放:某些工業(y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廢氣,若處理不當或排放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可能導致周邊居民或工人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根據中毒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中毒3種情況。
(1)輕度:血液中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通常在10%~20%。患者可能出現(xiàn)頭痛、頭暈、失眠、視物模糊、耳鳴、惡心、嘔吐、全身乏力、心動過速、短暫昏厥等癥狀。
(2)中度:血液中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約在30%~40%。患者除了上述癥狀加重,還會出現(xiàn)嘴唇、指甲、皮膚黏膜呈櫻桃紅色,多汗,血壓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煩躁,一時性感覺和運動分離(即尚有思維,但不能行動)等癥狀。若癥狀繼續(xù)加重,可出現(xiàn)嗜睡、昏迷。
(3)重度:重度中毒時,患者會迅速進入昏迷狀態(tài),初期四肢肌張力增加,或有陣發(fā)性強直性痙攣;晚期肌張力顯著降低,患者面色蒼白或青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即使經搶救存活,也可能有嚴重的并發(fā)癥及后遺癥,如記憶力減退、智力癱瘓等。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關鍵在于增強安全意識,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1)家庭取暖安全。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時,要確保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煤爐要安裝煙囪,并保持煙囪結構嚴密,排煙排氣良好。沒有煙囪的煤爐,夜間要放在室外;購買和使用合格的燃氣、煤氣熱水器和取暖設備,并請專業(yè)人員安裝,定期檢查和維護。
(2)燃氣使用安全。使用燃氣、煤氣時,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氣、漏氣,使用后、臨睡前、外出時,要檢查灶具開關和管道閥門是否關閉;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要保持浴室通風透氣,洗澡時間不要過長,使用完畢后要檢查熱水器是否完全關閉。
(3)公共場所安全。集體食堂、餐館、賓館等公共聚集場所,需建立嚴格的檢查制度,定期對取暖爐具、燃氣、煤氣設備及通風裝置進行全面檢查與維護,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其安全、高效運行。
(4)密閉環(huán)境安全。不要在密閉的室內使用燒炭火鍋、點炭火盆等;車輛停駛時,不要讓汽車引擎持續(xù)運轉,也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睡覺;在存在一氧化碳氣體的生活場所安裝一氧化碳濃度檢測報警器,并每年定期檢查或更換電池。
當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時,應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1)保持冷靜。在處理一氧化碳中毒的緊急情況時,救助者首先需要保持冷靜。任何慌亂或急躁的行為都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在接近中毒者之前,仔細觀察周圍環(huán)境,避免觸發(fā)任何可能引發(fā)火花的物品,如電器開關、打火機等,因為高濃度的一氧化碳遇火可能會爆炸。同時,盡量屏住呼吸,減少自身對一氧化碳的吸入。
(2)迅速脫離中毒環(huán)境。確認安全后,立即將患者從中毒環(huán)境中轉移到戶外開闊且通風良好的地方。在搬運過程中,動作要輕柔而迅速,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到達安全地點后,解開患者的衣領和腰帶,確保呼吸道通暢,便于患者呼吸新鮮空氣。
(3)給予氧氣吸入。對于意識尚存的患者,立即給予充足的氧氣吸入??梢允褂帽菍Ч芪趸蛎嬲治醯姆绞?,具體取決于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現(xiàn)場條件。氧氣吸入可以迅速緩解因一氧化碳中毒導致的缺氧癥狀,減輕痛苦。對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入肺內導致窒息。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隨時準備采取進一步的急救措施。
(4)實施心肺復蘇。如果患者因一氧化碳中毒導致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心肺復蘇是一項緊急且至關重要的急救技能,可以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在進行心肺復蘇的同時,及時呼叫120急救服務,以便專業(yè)醫(yī)護人員能夠迅速趕到現(xiàn)場進行救治。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持續(xù)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以維持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
(5)高壓氧治療:。對于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來說,高壓氧治療能夠迅速降低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的濃度,加速一氧化碳的排出,從而有效減輕中毒癥狀,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初步急救措施完成后,患者應盡快被送往具備高壓氧艙的醫(yī)院進行治療。即使患者中毒程度較輕或癥狀較輕,也應盡快到醫(yī)院檢查和治療,減少后遺癥的風險。
(6)藥物治療。:對于頻繁抽搐的患者,可使用地西泮等鎮(zhèn)靜藥物控制抽搐。同時,可使用甘露醇等脫水劑降低顱內壓,預防腦疝形成。
需要注意,一氧化碳中毒存在假愈期,不規(guī)范的治療可能會增加患者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遲發(fā)性腦病的風險。假愈期常常導致患者在短期內感覺良好,然而一旦恢復不完全,后續(xù)并發(fā)癥可能隨之而來。因此,應避免麻痹大意,采取及時、規(guī)范的治療,確保患者全面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