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紅醫精神是中國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堅持“以文化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現實需要,是堅持“五術并舉”夯實新時代醫學人才基石的現實選擇,是堅持“鑄魂促行”助推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提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應強化頂層設計,以制度建設助力醫學院校紅醫傳承,共筑專業隊伍,打造特色育人資源庫,堅持優化設計、技術賦能、文化浸潤,拓展協同育人新思路。
【關鍵詞】紅醫精神;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醫學院校
【引用格式】張書彬,劉禹彤,于雅迪.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意蘊及實踐進路[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5,79(2):25-28.
【中圖分類號】G640;R-0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5)02-0025-04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創造新的偉大事業的宏偉藍圖,對以紅色資源為抓手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44。紅色資源內容豐富,其以翔實的史料記載、豐富的物質載體、充盈的精神底蘊,成為新時代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抓手?!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把醫學教育擺在關系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2]。醫學教育關系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醫學院校培養忠于祖國和人民的醫學人才的重要橋梁,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挖掘同醫學生教育培養相契合的紅色資源直接關系著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
紅醫精神濫觴于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背景之下,衍承中國革命文化的紅色基因,是深深根植于中國土壤生成的鮮活紅色資源。紅醫精神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中,在人民衛生事業創建發展的戰爭年代里,廣大醫務工作者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工作作風、專業技術等多維思想體系”[3]?!罢螆远ㄊ羌t醫精神的政治靈魂;技術優良、精益求精是紅醫精神在專業追求上的生動體現;人民至上、救死扶傷是紅醫精神的核心價值”[4]。紅醫精神以“紅”為傳承底色為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注入“底氣”,以“精”為職業操守為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志氣”,以“干”為實踐準則為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充實“骨氣”,是醫學院校開展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素材。
二、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意蘊
紅醫精神承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充盈著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二者相同的政治底色、一致的職業追求、統一的價值取向是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在邏輯起點?!罢螆远ā卞N煉醫學生的政治品格,“技術優良”引領醫學生的職業追求,“救死扶傷”厚植醫學生的家國情懷,將其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全過程是適應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紅色革命文化引導醫學生的現實需要,是堅持“五術并舉”,培養集道術、仁術、學術、技術、藝術于一身的新時代醫學人才的現實選擇,是助推醫學院校思政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以文化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1]4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現在國家、社會和公民3個層面。公民層面的第一個倡導即“愛國”,愛國主義深藏于人民內心深處。在當前“兩個大局”相交織的復雜背景之下,只有深入挖掘恰當的文化素材,將其運用于愛國主義教育之中,才能真正激發其凝心聚力的強大力量。以紅醫精神喚醒醫學生的愛國基因,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醫學院校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現實需要。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迅猛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打破了地理空間限制,進一步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為思想交流拓寬了媒介與渠道,正因如此,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醫學生思想活躍,接受和學習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所受的沖擊和影響可能會更大。因此,只有有針對性地選取適合厚植醫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文化資源,才可能讓醫學生在紛繁復雜的變局之中成為醫學人才。紅醫精神是中國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幫助醫學生了解革命傳統、傳承革命精神,有助于點燃醫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引導其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成為紅醫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者和踐行人。
(二)“五術并舉”,夯實新時代醫學人才基石的現實選擇
“意見”指出,要以新內涵強化醫學生培養,加強救死扶傷的“道術”、心中有愛的“仁術”、知識扎實的“學術”、本領過硬的“技術”、方法科學的“藝術”的教育。培育“五術并舉”的醫學人才是新時代醫學教育的目標追求。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背景下,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進的精誠大醫并非易事。醫學院校應以紅醫精神為養料,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全過程,以端正醫學生的從醫追求,培養醫學生成為明醫德、重操守、有追求的醫學人才。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毙奕市?、守初心、精醫術、有道術是廣大紅醫工作者在革命實踐中淬煉的醫者品格,也是高等醫學院校培育“五術”人才的方向追求。以紅醫精神涵養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首先,以“政治堅定”為紅醫靈魂,幫助醫學生面對復雜信息時能夠去偽存真,引導醫學生站穩政治立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其次,以“精益求精、技術優良”為紅醫精髓,引導醫學生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成為知識扎實、本領過硬的醫學人才。最后,以“人民至上、救死扶傷”為紅醫核心價值,鼓勵醫學生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實習實踐中找尋從醫價值,成為心中有愛、救死扶傷、醫德高尚的醫學人才。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以優秀的革命文化引領醫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以鮮活的紅醫事跡感染醫學生堅守純粹的求醫本心,有助于提升醫學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夯實新時代醫療衛生事業人才基礎。
(三)“鑄魂促行”,助推醫學院校思政課發展的必然要求
愛國主義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提出,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辦好、講好思政課,并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學科和專業教學之中。醫學院校是專門培養醫學人才的搖籃,相對于醫學院校開設的其他專業課程來說,思政課承擔著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任務。醫學院校培養出來的醫學生能不能在國家與人民有需要時一呼百應,能不能真正做到將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前,將病患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取決于醫學院校思政課的作用是否有效發揮。深化醫學院校思政課改革發展,以紅醫精神為指導,將其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之中,既是適應國家法治要求的現實選擇,又是助推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紅醫精神中蘊含的道德倫理、道德觀念、道德準則與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的任務指向高度契合[5]。紅醫精神是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是新時代引導醫學生堅持革命傳統、樹立崇高職業理想的寶貴精神財富。其一,紅醫素材的運用能夠為醫學院校思政課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紅醫精神充滿著鮮活的紅醫英雄與他們共同書寫的紅醫事跡,這些革命先輩的事跡同思政課的結合有助于醫學生更好地找尋職業定位。其二,紅醫故事的融入能夠為思政課增添趣味與魅力。在追憶紅醫先輩的先進事跡時,引導醫學生將個人理想同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緊密聯結,激發醫學生以案共情的能力,讓思政課真正發揮以情感打動人、以價值塑造人的作用。其三,紅醫精神的融入能夠進一步促進醫學院校思政課的教學改革。思政課教師應充分挖掘紅醫精神的價值,講深述清紅醫精神的發展歷程,在進一步激發醫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會助力思政課教師發揮其育人能動性,加大相關內容的研究力度,推進思政課以情為紐帶的教學改革。
三、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進路
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要注重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形成“以文化人”的聯動機制,要以頂層設計為紅醫精神傳承提供制度保障,要打造專業團隊發掘紅醫精神實質,構建醫學院校教學資源庫,要以方法創新賦能紅醫精神傳承,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發揮紅醫文化啟智潤心的育人作用。
(一)強化制度建設,賡續醫學院校紅色文化血脈
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醫學院校黨委把方向、謀大局,形成領導干部帶頭機制,優化教師激勵考核機制,為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要堅持領導帶頭,提高對傳承紅醫精神的重視。紅醫歷史是醫學院校引導醫學生堅定信仰、塑造職業精神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醫學院校領導要把紅醫歷史搞清楚、講明白,這樣才能激發醫學生的斗爭激情與愛國熱情。如學校黨委領導可在新生入學時講授“開學第一課”,將學校發展的歷史沿革同紅醫血脈的傳承相結合,引導剛剛進入校園的醫學生了解學校的革命傳承,這樣既能夠引導學生明志篤行,重塑醫學生的求學志向,也為之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播撒育人種子。
第二,要優化激勵考核機制,激發教師的育人熱情。在現實保障層面,醫學院校應加大對于紅醫精神的教研投入,為紅醫精神的調研、宣講設置專項基金,鼓勵相關科研人員挖掘紅醫精神實質,壯大紅醫精神科研隊伍;促進醫學院校之間的交流合作,組織各校教師參與線上集體備課,分析當前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存在的問題,群策群力探索育人新路徑;選派專任教師實地調研學習,以實地錄課、現場教學等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考核評價層面,醫學院校要有計劃地開展以紅醫精神為主題的征文、演講、宣講活動,并將其納入日常考核評價之中,此外,要形成學生問卷調查、督導聽課評價、教學效果自評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內容要體現教師在專業課和思政課中融入紅醫精神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對于紅醫精神內容的了解程度,將考核評價的結果同物質激勵相結合,調動教師以紅醫精神涵養愛國主義教育全過程的積極性。
(二)共筑育人隊伍,協同構建紅醫精神傳承資源庫
思政課是開展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其他醫學專業課程也應當發揮育人功效,種好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責任田。醫學院校要深化教師隊伍紅醫精神理論學習,充分挖掘育人結合點,以此發揮育人實效;統籌各部門人力,發揮思政課教師骨干作用,幫助醫學專業課程提煉紅醫素材結合點;發揮紅醫聯盟的引領作用,突破院校壁壘,協同構建紅醫精神傳承資源庫。
第一,要強化理論學習,夯實教師紅醫精神理論基礎。紅醫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思政課的育人素材,是醫學專業課程思政的有效切入點。紅醫精神中“政治堅定”的核心內涵是思政課教師引導醫學生堅持正確方向的教學素材;“技術優良”的職業追求是專業課教師引導醫學生提升專業技術的德育要素。只有加強對紅醫精神的科學內涵、形成歷程、故事典范的挖掘與學習,才能提升其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
第二,要堅持部門聯動,發揮思政課教師骨干作用。各醫學院校中思政課教師的人文社科理論水平較高,對于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已經進行了諸多嘗試,而其他醫學專業課教師對于紅醫精神的了解較少,對其結合點敏感度不高。對于部分教師紅醫精神理論準備不足、理論點發掘不到位的情況,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可牽頭組織各學院開展聯學聯做活動,聘請專職思政課教師針對醫學專業課程的內容設計紅醫精神育人結合點,挖掘各專業課中紅醫精神思政元素,促進紅醫精神的融入。此外,醫學院校還應組織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組成育人團隊,共享紅醫教學素材,將紅醫精神傳承規范化、常態化地開展下去。
第三,要打破專業、院校壁壘,推動紅醫精神的時代傳承。紅醫精神教育聯盟的組建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交流互鑒的平臺,開啟了紅醫精神在新時代的教育研究新篇章。要發揮紅醫聯盟的引領作用,加強院校之間的理論學習與溝通協作,真正形成全程、全方位育人合力。如有的醫學院校專攻史料整理、有的醫學院校著力打造紅醫精神虛擬仿真項目,但缺乏院校之間的溝通協作。這就需要以紅醫聯盟為引領,整合各醫學院校之間的紅醫資源,深入挖掘紅色衛生文化發展史,各盡所長統籌紅醫文化的精神資源和物質資源,協同構建紅醫精神傳承資源庫,助力紅醫精神在醫學院校中的時代傳承。
(三)完善工作方法,打造協同育人教學新思路
思政課是培養醫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堅定職業追求、接受社科新理論的重要陣地?!稗k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育人責任重大,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探索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的新方法,以此提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際效果。
第一,要深耕教材內容,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要找準課程理論結合點,防止其融入的生硬化、表面化。例如,教師在講解“毛澤東思想概論”課中“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理論”知識點時,要點明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而醫學生的使命也是要服務于人民群眾。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問題,如“作為醫學生是否了解在革命年代醫生工作的內容?”,以問題為導向激發醫學生主動查找資料,提高其對紅醫精神的自主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將紅醫精神的理解轉化為行動。教師在講解“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中“理想信念的內涵及重要性”知識點時,案例教學內容的選擇可以結合紅醫先輩堅守信仰、治病救人的故事,以紅醫先輩心系傷病員、舍身忘我的英勇事跡激發醫學生的愛國情感,引導醫學生堅守從醫初心、踐行醫者使命。
第二,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紅醫傳承?!巴苿铀枷胝喂ぷ鱾鹘y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是讓醫學院
校思政課“活”起來的重要方式?,F代信息技術的融合使用,有助于教師豐富教學環節、整合教學資源,能夠有效彌補“一個人、一本書、一支粉筆”的傳統授課方式的不足,進一步豐富師生互動的方式,拉進醫學生與理論知識之間的距離。醫學院校應加大虛擬仿真技術助力課程育人的投入力度,組建專業團隊整合紅醫精神資源,如將紅醫先輩克服萬難組建醫療隊伍、自己動手籌備醫療器械、于硝煙中英勇救護等事跡生動地呈現在醫學生面前,讓其身臨其境體會紅醫先輩的艱辛與不易,于無聲中引導醫學生體會紅醫精神的深刻內涵,做新時代的紅醫傳承人。
第三,要結合現有資源,合理開展網絡教學。目前,很多紅色遺跡、紀念展館都已開設云展館,如紅軍醫院紀念館線上展館全景展示了紅醫先輩艱苦的行醫條件,以及人民衛生事業發展的艱辛歷程,為紅醫精神的講解提供了豐富資源。教師可將云展館以鏈接或二維碼的方式發送給醫學生,合理開展網絡教學。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實踐研修過程中進行直播授課、實地錄課,將錄課資源嵌入自主搭建的教學平臺之中,為教學補充網絡素材。
第四,要發揮媒體平臺作用,營造紅醫文化氛圍。教師只有營造濃厚的紅醫文化環境,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醫學生,實現情感共鳴,真正做到讓醫學生學之不覺、行之自覺。教師要善于運用新媒體平臺,開辟有關紅醫精神的紅醫故事、理論研討及時代傳承專欄。紅醫故事部分呈現革命年代醫務人員的英勇事跡;理論研討部分鼓勵師生踴躍投稿,促進紅醫精神的深入研究;時代傳承部分鼓勵附屬醫院推選紅醫新時代工作模范,提升師生傳承紅醫精神的動力。發揮媒體平臺的宣傳作用是營造紅醫文化氛圍的主要方式。
第五,要開展實踐教學,鼓勵師生踐行紅醫精神?!案咝撜J識到任何理論都不應該是書齋理論,而應該是深深地植根于實踐,服務于實踐”[6]。因此,教師要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教師要做好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銜接。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演講、征文、“紅醫故事我來講”等活動,引導醫學生主動學習、積極體驗;在臨床實踐中,可組織附屬醫院開展“紅醫精神我來傳”“發掘新時代的紅醫傳承”等活動,引導醫學生融情于行。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假期社會實踐,組織醫學生開展“下鄉義診”“社區問診”等活動,通過豐富的實踐引導醫學生體悟紅醫精神中的無私奉獻、救死扶傷,在豐富的實踐教學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四、結束語
紅醫精神是紅醫工作者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凝練出的偉大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具有相同的政治底色、一致的目標追求、統一的價值取向,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貫徹黨中央精神的現實要求,是培養新時代醫學人才的必要選擇,同時也是助推新時代醫學院校思政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醫學院校要形成完備的激勵機制為紅醫精神的融入提供保障,要統籌師資配備為紅醫精神的融入夯實基礎,要拓展教學思路站穩思政育人主陣地,以此提升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參" "考" "文" "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4號[A/OL].(2020-09-23)[2024-04-15].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3]" 朱京海,趙群.紅色衛生文化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
[4]" 張書彬.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在邏輯[N].精神文明報,2024-03-20(B2).
[5]" 郭玉偉.紅醫精神融入醫學院校思政課的價值之基、實然之困、應然之路[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3,31(2):160-163.
[6]" 王利科,侯志娟.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四重維度[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77(11):12.
■ 編輯∕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