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在省政協常委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決策、省委部署和省政協黨組要求,堅持守正創新,勇于擔當作為,較好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一、加強黨的領導,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堅持把黨對人民政協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著力加強黨的理論學習、提升政治能力、落實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一是持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組織分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2次、辦公室黨支部集體學習45次、撰寫學習體會文章23篇、在省政協各類學習會議上作發言7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逐字逐句研讀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落實省委十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通過學習引領分黨組成員和專委會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見行見效。及時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通過組織5次分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21次辦公室黨支部集體學習、講專題黨課3次以及參加專題讀書班等方式全面展開學習,并通過參加警示教育大會、深刻剖析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等多種形式,努力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動力、日常言行的規范和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三是切實發揮分黨組核心引領作用。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充分發揮分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制定分黨組成員牽頭落實重點工作責任清單,召開分黨組會議12次、主任辦公會30余次、重點工作調度會42次,切實推動專委會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二、持續發力作為,推動履職工作再譜新篇
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落實“四個機制”,錨定“三個聚焦”,深化“三個成效”。
(一)落實“四個機制”,全面提升委員能力素質,為政協高質量履職奠定堅實基礎。履行委員學習牽頭部門職責,全面提升委員政治素養、履職能力和崗位工作水平。一是落實省政協委員集中學習培訓制度安排,于2024年4月成功舉辦首期省政協委員專題學習研討班,參訓學員313人。二是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統籌指導4個學習座談小組召開16場學習座談活動。三是落實聯系界別和委員、與黨外委員談心談話、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等制度,服務保障分管副主席走訪看望委員105人次,同黨外委員開展談心談話50人次。新建農工黨、新聞出版界別兩個委員之家,組織開展委員宣講活動9次。四是落實委員讀書活動制度,指導10個委員讀書研學群分別制訂年度研學計劃,推動思想引領和理論學習抓在經常、融入日常。
(二)錨定“三個聚焦”,高質量議政建言,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貢獻政協力量。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省政協重點任務,持續協商建言,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獻計出力。一是聚焦“三館”建設,助力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繼圍繞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協商議政后,2024年,把“聚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進文化館事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專題協商議題,組織開展實地調研9次,匯總相關意見建議93條,并召開專題協商會,形成協商報告、社情民意信息等成果7項。二是聚焦“五帶”建設,助力加快建設旅游強省。按照省政府“一體兩翼五帶”建設旅游強省的重要部署,2022年以來,先后圍繞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太行山文化旅游帶建設開展了調研協商,2024年把“以傳承弘揚長城文化為抓手,進一步提升長城保護水平”和“高質量建設大運河文化旅游帶”作為議題,赴省內外開展實地調研8次,向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書面調研,收集相關意見建議310條,并組織召開專家協商會,形成協商成果9項。三是聚焦文物保護工作,助力提升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水平。近年來,圍繞文物保護工作先后開展了民主監督、提案督辦等協商活動,2024年以“我省文物保護工作成就”為主題,赴定州市開展了黨外委員專題視察;就“大遺址保護利用”組織召開了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推動“張家口地區史前文化研究和保護利用”專題協商會成果轉化為提案,并提交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相關建議得到國家文物局重視并落實。
(三)深化“三個成效”,發揮文化培根鑄魂作用,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省凝心聚力。履行文化職能,找準發揮專業優勢的關鍵點,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一是深化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成效,推進史料征編再出新品。出版《河北政協脫貧攻堅實錄》,配合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做好我省相關稿件的征集、審校等工作。二是深化“文化下基層”活動成效,助力鄉風文明建設。聯合省心連心藝術團、省話劇院和石家莊、承德市政協,開展文化下基層活動4次,惠及群眾超過1200人次,通過精彩紛呈的文化表演,引領廣大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三是深化文化交流協作成效,助力搭建區域協商協作平臺。健全同京津政協對口專委會交流合作機制,圍繞“京津冀三地旅游精品線路共建”開展聯合調研,倡議指導石家莊、張家口、保定、邢臺、邯鄲等五市政協建立太行山文化旅游帶五市政協聯合協商會議機制,并召開第一次聯合協商會;參加絲綢之路“敦煌論壇·文化交流與合作活動”“東坡遺址遺跡地政協協商協作會議”,搭建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跨區域協商協作平臺。
三、強化自身建設,著力夯實履職盡責基礎
堅持強化自身建設,不斷夯實高質量履職盡責的基礎。一是著力建強兩支高素質工作隊伍。在建強委員隊伍上,以文史工作為媒介,團結引領委員更好履職盡責,提升委員歸屬感、滿意度。在建強專委會干部隊伍上,搞好“傳幫帶”,因材施教、激發潛能,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二是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創建“四強”黨支部、“一支部一品牌”等活動為契機,全年召開支部黨員大會6次、支委會12次,民主評議黨員1次,講專題黨課5次,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4次,高質量履職的組織基礎進一步夯實。三是積極營造風清氣正良好干事創業氛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帶頭落實“六大紀律”各項要求,持續糾“四風”,加強廉潔文化建設,開展黨性教育、保密教育、政德教育和家風教育15次,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持續優化黨內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