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在省政協常委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和委員主體作用,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取得新成效。
牢牢把握政協民族宗教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確保工作行穩致遠不偏航。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及時跟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落實部署要求。按照省政協工作要點計劃安排部署,召開全體委員會議,研究制定專委會工作要點,按計劃推進實施,順利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三是強化組織領導。嚴格執行請示報告等制度,落實好分黨組成員聯系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協民族宗教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筑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一是豐富學習形式。把組織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作為增強委員政治理論素養、提高思想認識的重要抓手,聯合機關有關部門組織召開學習座談會4次,引導委員談收獲、悟思想、促履職。圍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精神等主題,開展委員宣講、委員講堂8次。在委員微信讀書群推送學習資料,為委員購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論》理論書籍,組織委員赴平山李家莊中央統戰部舊址開展“中國共產黨黨史、統一戰線史”線下研學活動,推動委員讀書活動走深走實。組織民族宗教界委員專題學習培訓,邀請國家民委領導和宗教領域專家學者授課,深入學習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二是組織委員視察活動。圍繞“我省‘兩帶多節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效”和“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成就”,赴秦皇島市、雄安新區和廊坊香河縣開展委員視察,赴北京通州區進行參觀學習,實地感受國家重大戰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我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效變化,進一步提信心、筑同心。三是召開省政協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通報我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況和貫徹實施《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辦法》情況,組織委員與相關職能部門面對面交流、互動,為委員知情明政創造條件。
守正創新、奮楫篤行,著力提高協商質效
堅持雙向發力,找準切入點、著力點,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協商議政,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政協履職的各方面全過程。一是扎實推動“深入挖掘合符釜山等民族融合歷史文化價值,加強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專題協商。組織省直有關單位和邯鄲市政協、張家口市政協、涿鹿縣政協,省內外有關史學專家和部分省政協委員圍繞議題深入協商議政,《關于涿鹿“合符釜山”歷史文化價值專題協商會的報告》得到省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及有關領導批示。相關工作建議形成的社情民意信息,受到有關省領導關注及批示;以提案形式報送全國政協,進一步促進協商成果轉化。二是深入開展“推動宗教活動場所建立健全管理組織,實行民主管理”專項民主監督。在與保定市政協、唐山市政協開展聯動監督,發動宗教界委員進行自我監督,赴有關市、縣宗教場所監督調研、協商座談基礎上,組織省宗教事務局、省5個宗教團體和部分宗教界委員召開專項民主監督座談會,深入協商交流,提出意見建議,形成專項民主監督報告,推動了相關工作落實。三是周密組織“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河北實踐”專家協商會。結合參觀“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河北實踐”展覽,組織專家學者與宗教界委員交流研討,針對加強我省宗教研究工作、助推我國宗教中國化河北實踐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形成相關理論研究文章,提交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四是精心謀劃“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專題調研。加強與9個自治縣民族縣政協聯系,發動在基層工作的少數民族界委員自主調研,赴有關市、縣實地調研,針對支持清潔能源、牛羊肉產業、文旅產業發展等提出具體意見建議,助推我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基固本、擔當盡責,全面提升履職能力水平
錨定專門協商機構的性質定位,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提升履職能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加強委員服務管理。充分發揮專委會聯系委員的重要紐帶作用和委員主體作用,鼓勵、引導委員積極履職盡責。全年圍繞重點履職議題組織相關活動22次,參與委員193人次,實現了履職工作對民族宗教界委員的全覆蓋。發動委員圍繞年度重點議題提交相關調研報告18篇,報送社情民意信息52條,開展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為群眾辦實事60件。將與委員談心談話、交流互動融入日常,與開展學習座談、調研視察、走訪看望等工作相結合,與重要民族宗教節慶活動相統籌,共組織走訪委員107人次、與黨外委員談心談話98人次,既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規,又做好溝通聯誼暖人心、聚民心的工作。爭取省宗教事務局支持,推動在省宗教事務中心建立宗教界“委員之家”,指導委員以界別為單位開展相關履職活動。二是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針對省政協駐隆化幫扶村部分道路、農田護堤老舊受損情況,積極協調省民委列入2024年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計劃(涉及資金20余萬元)給予支持,協調資金4.4萬元幫扶16戶困難家庭生產生活;動員支持辦公室黨員干部參加機關派駐衡水景縣下沉工作隊,加強聯系指導,在助力基層宗教工作開展的同時,努力為基層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三是充分發揮系統整體效能。主動加強與全國政協民宗委和省民進、省委統戰部、省民委等省直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爭取工作支持;與外省(區、市)政協保持經常性工作交流,學習借鑒好經驗好做法,先后接待湖北、山西省政協民宗委來冀調研考察,并赴北京、內蒙古、甘肅學習交流;加強與市、縣政協工作交流聯絡,與部分市、縣政協聯合開展相關履職活動,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