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體檢報告上寫著輕度脂肪肝,我才24歲,平常也沒有什么癥狀,年紀輕輕就有脂肪肝,怎么可能?是不是出錯了?輕度脂肪肝能不能逆轉?會不會肝硬化?還能好不?應該怎么辦?”小李拿著體檢報告焦慮不安,正在肝膽外科門診進行現場咨詢。
說起脂肪肝,往往人們都不太在意。一般在體檢時才被發現,大多數脂肪肝患者早期不會出現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僅會出現食欲減退、乏力、腹脹等癥狀,因而不易引起重視,部分癥狀被原發病癥狀掩蓋未引起注意。而當出現肝區疼痛、惡心、嘔吐時,脂肪肝已到一定程度了。查出脂肪肝,不痛不癢、沒有感覺,我們應該怎么辦?沒有癥狀就不用管了嗎?答案是不行,還得管,而且得好好管,沒有癥狀,不代表沒有危害。
脂肪肝,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據調查,全球1/4以上的成人有脂肪肝。我國脂肪肝患病率高達27%,且趨向年輕化。兒童脂肪肝日益增多,無論高矮胖瘦,均有可能被脂肪肝盯上。
什么人容易患脂肪肝?
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高糖、高熱量的膳食結構;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及酒精攝入量的增加等。資料顯示,肥胖癥、酒精中毒和糖尿病是脂肪肝最主要的三個病因。以下四類人最容易患脂肪肝:
1.缺乏運動、迅速增重人群
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超過28的人有60%的可能患脂肪肝;特別肥胖的人(BMI超過40)脂肪肝的發病率甚至可高達90%。
2.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
約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肝,發生機制與胰島素密切相關。血脂水平高的患者,會由于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而引發脂肪肝。
3.長期酗酒者
75%~95%長期飲酒者有脂肪浸潤的情況,肝酶等肝臟指標遠高于正常水平。數據顯示,每天飲酒超過80克時,患脂肪肝的概率會增加5~25倍。
4.營養不良人群
有人會問為什么瘦子也會得脂肪肝?
消瘦可以導致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因為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缺乏蛋白質,人體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于肝內,出現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脂肪肝可以逆轉嗎?
脂肪肝是一個可逆性疾病,只要在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早期的脂肪肝是最容易糾正治療的,這時候經醫生檢查沒有太大問題,不需要用藥治療,只要對生活方式多加注意,是可以恢復健康的。千萬不要覺得輕度脂肪肝就是一個不嚴重的疾病,認為是“輕度”就可以繼續胡吃海喝、不運動。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重度脂肪肝、肝硬化等多種疾病和并發癥,也就不遠了。
脂肪肝治療的關鍵在于消除病因,最佳治療手段是改善生活方式。早期單純性輕度脂肪肝,通過積極干預可以使病情發生逆轉,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減肥逆轉,可以讓肝臟恢復健康。
1.改變飲食結構,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治療脂肪肝的第一步就是改變飲食結構,避免高脂肪、高糖、低蛋白的飲食,控制膳食總熱量攝入。調整膳食結構,注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限制含糖飲料、糕點和深加工食品,增加全谷類食物、歐米伽?3脂肪酸及膳食纖維的攝入。
2.控制體重、減小腰圍
控制體重、減小腰圍(腹型肥胖)是逆轉脂肪肝的好辦法,體重減輕5%~7%,大部分脂肪肝患者的肝脂肪含量就能明顯減少。
3.適當運動,堅持鍛煉
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方式,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打羽毛球、打太極拳、跳繩和游泳等。每周堅持150分鐘以上、中等量的有氧運動,并持之以恒。避免“久坐少動”的不良習慣。
4.戒酒
酒精在肝臟代謝,會加重肝臟損害。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若不及時減少飲酒量,20%以上的人將在10年內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措施。一般在戒酒和治療1個月左右,患者的肝內脂肪會明顯減少,輕者數月后消失,重者1~2年消失。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急性肝損害并促進肝纖維化進展。而對已合并肝纖維化的患者,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5.防治代謝紊亂
針對血黏度、血脂、血糖、血壓、胰島素抵抗等指標,合理應用抗血小板、調血脂、降血糖、降血壓等藥物。
6.謹慎使用藥物
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場所,用藥不當極易造成包括脂肪肝、肝酶學指標異常在內的藥物性肝損害。必須用藥時,應嚴格掌握指征,合理調整藥物劑量和療程,停用可疑肝毒性藥物、避免接觸肝毒性物質。
他汀類藥物有肝臟損害的風險,但因為能降低血脂,甚至有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只要氨基轉移酶沒有超過正常值的3倍,他汀類藥物是可以安全使用的。若氨基轉移酶水平居高不下,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合理應用抗炎保肝藥物治療脂肪性肝炎和進展性肝纖維化,可減少肝病所致的器官功能衰竭。
7.定期健康體檢及復查
有脂肪肝風險者,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以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