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的字義解析
廉,暫缺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最早的是小篆字形,形聲字,廣表義,義符,兼表聲也表義,聲符。字義解析如下。
兼。甲骨文中沒有兼字,金文中才有,會意字?!凹妗弊?,像一只手握著兩棵禾,也像一個根莖上長著兩個芽,而芽上又有不止一個葉片,表示并得,即同時擁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兼,并也。從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币馑际钦f,兼乃手持二禾,秉是手持一禾。“兼”字,描繪了一只手抓住兩棵禾苗的場景,一手抓兩個,本義指同時具有、占據或涉及幾種事物或若干方面,引申義有歸并、聚合、加倍等。
廣字旁表示與房屋建筑有關。那房屋之兼在哪里呢?也就是說,房屋上什么東西恰好類似“兼”字描繪的場景呢?最簡單的房屋就是幾個面相交圍合而成,屋面、墻面、地面、窗面、門面等。兩個面相交的棱線,三個面相交的尖角,屬于兼字描繪的場景。兩個面相交的棱線,同時屬于兩個面,更為常見。廉的本義指房屋建筑上兩個面相交形成的棱線。春秋戰國《儀禮·鄉飲禮》記載:“設席于堂廉東上?!蔽鳚h《九章算術》記載:“邊謂之廉,角謂之隅?!比龂稄V雅》記載:“廉,稜也?!薄岸牎蓖ā袄狻薄!扮牎弊衷熳謺r用的也是廉的本義,一道金屬棱。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記載:“廉,棱也。引申之為清也,儉也,嚴利也?!?/p>
棱線的幾何屬性是廉的引申義來源。棱線通常是直線,當然也有曲線,由此,廉的引申義有正直、方正、尖銳、棱角、利落、干凈,如廉棱、廉潔。在建造時,棱線的形成往往需要繩墨的控制,拉一條準繩,吊一個重錘,繃一條墨線,等等,棱線有無偏離一下子就看出來了,由此,廉的引申義有守規矩、守原則、不偏離、明察秋毫,如廉敬、廉明。棱線一般比較細,由此,廉的引申義為窄、少、儉約,如廉價。北魏《齊民要術》說:“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犁欲廉,勞欲再。”
廉在吏治領域的運用
春秋時期,廉的正直、方正、尖銳、利落、干凈、守規矩、守原則、不偏離、明察秋毫、儉約等引申義,開始運用到吏治領域,重點強調不取不該得的資財,不拿贓錢,不受誘惑,不為大利而放棄原則,乃至在自律之余積極律人,以形成好的風氣、氣候、生態。其背景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逐漸推行,君主集權,減少分封,以吃俸祿為生的聘用任期制官僚多起來,其趁著職務便利,濫用權力,濫行自由裁量,當為不為,弄虛作假,謀取不正當利益,包括吹捧、迷信、金錢等腐敗現象增多。君主獲得天命,理論上是因為君主有德。君主授官,也更注重官僚的品行了,廉成了得分點。君主派人監察官僚,抓手之一就是官僚的品行。
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尚書·皋陶謨》記載:“亦行有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大意為:寬容大度而又威嚴,溫順柔和而又有所建樹,厚道隨和而又能辦事,干練多能而又能尊敬上級,馴順服從而又強毅,耿直不撓而又溫和委婉,平易近人而又堅持原則,剛烈內斂而又誠實博學,勇敢堅強而又順乎情理。這是舜時“上古四賢”皋陶提出的為政者應該具備的9種品德(亦稱“九德”)。其中“簡而廉”,意為平易近人而又堅持原則。如果一個人能顯示出這9種美德,就是一個十分完美的人。
《管子·牧民》記載:“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庇州d:“小廉不修于國,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薄蛾套哟呵铩绕s下》記載:“廉者,政之本也?!薄墩撜Z·陽貨》記載:“古之矜也廉?!贝笠鉃椋汗糯娉值娜耸抢饨欠置?。孟子說:“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薄肚f子》記載:“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狈壹蟪烧唔n非說:“所謂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輕恬資財也?!贝笠鉃榱巧嵘肋_成命令,看輕資財?!秴问洗呵铩ぶ伊酚涊d:“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蔽鳚h《賈誼新書·道術》記載:“辭利刻歉謂之廉?!笔崂怼Ⅲw會先賢的名言,廉不外乎指自己不動歪腦筋,有時也得黑著臉管束他人。
《周禮·天官冢宰》載:“(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睎|漢經學家鄭玄注釋:“聽,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計有六事。弊,斷也,既斷以六事,又以廉為本。善,善其事有辭譽也。能,政令行也。敬,不懈于位也。正,行無傾邪也。法,守法不失也。辨,辨然不疑惑也。”
在《周禮》的設計中,冢宰是管理王室內部事務的長官,小宰是冢宰之下的官,“小宰之職,掌建邦之宮刑,以治王宮之政令。凡宮之糾禁,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則之貳,以逆邦國、都鄙、官府之治”。也就是說,小宰掌握著宮廷內部的執法糾察,有監察、司法的職能。評斷官吏,正是小宰的職責所在。小宰的關注點,很多與廉有關,可謂廉字當頭。
為什么會這樣呢?機理何在?
中國歷史上漢魏之前,監察系統始終沒有脫離皇室內部的少府系統。說白了,就是監察系統執行的是皇室的家法。實際上,早期的官吏都起源于首領、君主的家奴、家臣、私人助手。首領一開始都是情報、決策、傳令等工作一把抓的,要干具體事,不脫產。慢慢地,首領要干很多復雜的事,就忙不過來了,于是得找助手。起初的助手可能是他的妻子和孩子,漸漸就轉移到身邊的奴隸。臣就是俯首聽命的人,是奴隸的雅稱。有了“臣”這個雅稱,“君”這個雅稱也就大行其道了,君就是發號施令,手執權杖。臣作為君主的施政輔助人員,相當于其分身,臣遵命辦差,逐漸被君主高看一眼,因被倚重而獲得一定的禮遇,可以領取俸祿,有專門的辦公室,可以獨立居住,不必擠在君主家的集體宿舍了,慢慢升級為外官。官吏自己的家可以在君主的家之外,但是辦公場所一般還是在君主家里。君主家是前朝后寢,出來可以辦公,進去是家室。官吏下班后回家吃飯,有時還有機會陪著君主吃飯,等于說是吃和君主一樣規格的飯菜,這是很高的禮遇,這就是“卿”字的本義。官吏和君主待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君主難免有點不放心,于是就另外派人看看官吏在干什么,有明著的也有暗中的,這就是監察。
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記載:“無功受祿,寢食不安?!”痉种?,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英明君主心中的官吏之廉,是取財本分,受祿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