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節當天,剛畢業的學生返校來送教師節祝福,小澤也來了,他告訴我他現在在初中擔任班長。看著小澤巨大的改變,我的思緒不禁回到了兩年前。
恣意少年,情緒失控
“老師,不好了!小澤的筆蓋丟了,非說是同桌拿的,現在正緊追著同桌不放呢!”接到學生的緊急報告,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趕到教室,眼前的場景一片混亂。小澤漲紅著臉,眼中充滿憤怒,雙手像鉗子一般緊緊扒著同桌握緊的手,嘴里不停地大聲叫嚷:“還給我!還給我!這是我的!”周圍的同學有的面露驚恐之色,躲在桌子后面,有的則圍在一旁,眼中滿是擔憂。
小澤脾氣大,忘性也大,每次情緒爆發,平靜下來后,總是很快忘記剛才的激烈行為,然后禮貌地向同學道歉。但是,此類情緒失控事件卻頻繁發生。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他會憤怒地撕破試卷;舉手未被老師叫到,他便生氣地趴在桌上制造噪音,不聽講,影響課堂秩序。小澤的行為不僅干擾了他自己的學習,也在班上造成了不良影響。
事后,我將小澤帶到辦公室,他滿臉懊悔地說:“老師,我知道錯了,脾氣上來的時候,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從他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他對自己情緒失控的無奈和自責。這也讓我意識到,必須幫助小澤找到情緒管理的有效方法,引導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多方助力,管理情緒
1.情緒小桌簽,認知情緒
我根據時間順序,與小澤一起梳理了以往他情緒失控的事件,說:“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現象,關鍵在于如何正確處理。如果下次感覺情緒快要失控,就來找老師幫忙。”同時,我為小澤提供了一張“情緒小桌簽”和不同顏色的扭扭棒,其中黃色代表快樂,藍色代表傷心,紅色代表生氣,黑色代表害怕,綠色代表平靜,粉色代表幸福,要求小澤有意識地依據一天中的情緒變化,將相應顏色的扭扭棒插入桌簽。當出現藍色、紅色或黑色扭扭棒時,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
根據情緒認知理論,讓學生能夠識別并標記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重要基礎。通過這種可視化的方式,幫助小澤提高對自身情緒的感知能力。一段時間后,雖然仍會出現紅色和藍色的扭扭棒,但他開始主動找我處理并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情緒失控的情況有所減少。
2.情緒垃圾桶,溝通疏導
在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課上,同學們都在安靜地給父母寫感謝信,突然,一陣哭聲打破了寧靜。我循聲望去,發現是小澤。他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無論老師和同學怎么安慰都無濟于事。小澤就這樣放聲大哭了大半節課,最終信上沒寫幾句話,眼睛卻哭得通紅。
針對此事,我決定進行一次上門家訪。小澤媽媽憂心忡忡地向我傾訴:“小澤的情緒太不穩定了,在家也一樣,遇到事情不知如何處理時,就只會哭或發脾氣。”于是,我提議小澤在家中設置一個“情緒垃圾桶”,將在學校里引發紅、藍、黑三色扭扭棒的事件簡單記錄后放入其中,小澤父母每天查看并利用睡前談話或散步閑聊的時間與小澤溝通,疏導排解他的情緒。
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小澤將近兩周沒有出現情緒問題,這讓我感到欣慰。
3.情緒便利貼,方法拓展
一天中午,我正在走廊分飯,學生跑來說:“老師,因為值日班長給小澤的紀律扣了兩分,小澤現在正趴在后面的儲物柜上生氣呢!”我急忙走進教室,只見小澤已將桌上的“情緒小桌簽”撕得粉碎,扭扭棒也散落各處,嘴里大喊著:“憑什么總針對我,扣我分。不公平!”顯然,小澤的“情緒小怪獸”又跑出來了。
我與小澤進行溝通,并在午飯后召開了緊急班會。我引導同學們一起思考:同學情緒失控了該怎么辦?應該如何幫助情緒失控的同學?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頭腦風暴。隨后,我讓大家把建議寫在“便利貼”上,并在教室布置了“情緒便利貼”專欄。課后,我看到小澤認真閱讀著同學們為他寫的便利貼,若有所思。
4.心語療愈角,專區輔助
學校心理輔導站就在我們班教室附近,我發動班級同學在心理輔導站布置一個情緒療愈專區,希望不僅能幫助小澤,也能惠及學校其他情緒容易失控的學生。同學們積極響應,從圖書館借來情緒調節相關的書籍,并定期更換維護,“心語療愈角”就此誕生。
一天,小澤主動來找我:“老師,我能帶點東西來布置嗎?”得到我的同意后,隔天,他帶來了一個拳擊靶和一些有助于疏解壓力的捏捏樂。我在班里表揚了小澤,并任命他為心語療愈角的管理員,負責定期維護。小澤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歸屬感和責任感,進一步激發了他管理自己情緒的動力。
蛻變少年,感恩回饋
此后,小澤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他情緒失控的次數越來越少,逐漸學會運用所學方法自我調節。例如,當他感到生氣時,會主動去心語療愈角釋放壓力,讓自己冷靜下來;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他能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哭鬧或發脾氣。
令人驚喜的是,小澤還將自己學到的情緒管理技巧用來幫助其他同學。當班上其他同學情緒失控時,他會主動上前安慰,幫助他們冷靜下來,調解同學之間的矛盾。在學期末的人際關系投票中,小澤的票數位列第二,充分體現了同學們對他的認可和接納。我滿懷欣喜地將這個好消息告知小澤父母,他們也為小澤的成長感到自豪。
回顧小澤的轉變歷程,我深刻認識到,作為班主任,要接納學生情緒的多樣性,善于抓住學生情緒異常的關鍵時機,將其轉化為引導學生學會情緒管理的契機。通過個性化的教育策略,幫助學生建立穩定的心態,培養他們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從而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文理小學)
責任編輯"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