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蘋果小葉病是蘋果生長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該病的發生常使發病植株生長受阻、植株矮小、葉片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開花結果受到影響等。多年觀察發現,引起小葉病的原因除缺鋅外,還與低溫凍害、果樹修剪不當等多種因素有關。分析了誘發蘋果小葉病致病的原因,并提出了幾種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種植者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蘋果;小葉??;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蘋果小葉病主要發生在新梢葉片上,具體表現為葉片較正常葉片小、葉色黃綠、葉緣上卷、病枝節間短、頂梢小葉簇生等。發病嚴重時,引起樹勢衰弱,樹冠擴展速度受阻,不容易坐果或結出的果實畸形且偏小。實踐證明,樹體缺少鋅元素、不合理修剪等情況都會引起小葉病。要預防和控制蘋果小葉病,首先需要了解小葉病的發生原因,然后再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才能達到有效控制的效果。
1 發病原因分析
1.1 樹體缺鋅
一是土壤貧瘠的蘋果園,含鋅量比較低,抑或澆水太多,導致土壤中的鋅鹽嚴重流失,此兩種情況都會造成樹體缺鋅發生小葉病。二是施磷過多,土壤中含磷量過高,根系對鋅的吸收就會受到抑制,樹體也會因為缺鋅發生小葉病。三是若土壤較黏重,蘋果樹根系生長不良,對鋅的吸收功能下降,也會引起樹體鋅元素不足,繼而發生小葉病。四是掛果量偏多的果園及多年的老果園,消耗土壤中的鋅過多,造成鋅供應不足,蘋果樹體缺鋅現象嚴重,小葉病發生頻繁。
1.2 修剪不當
一是休眠期拉枝。在休眠期依靠外力拉枝,亦或采用“連三鋸”等措施進行修剪,以此改變較大骨干、粗大枝條的角度。在這個過程中,韌皮部和木質部均容易造成傷害,導致營養和水分不能及時供應到新梢,在萌芽時就會形成小葉病。二是冬剪傷口過重。冬季修剪時不可避免出現過多、過大的傷口,這樣枝條、梢部的養分和水分輸送組織受損,枝梢營養不良情況嚴重,春季葉芽就缺乏必要的發芽動力??傊籼幚聿划斠踩菀渍T發產生小葉病。
1.3 根系受損
一是生長期間,用旋耕機深耕土壤,抑或追肥挖坑過深,均會損傷根系,嚴重阻礙果樹對營養的吸收,導致小葉病的出現。二是根部長期積水嚴重時,蘋果樹吸收根就會缺氧而死,相應的枝條就會因缺乏營養發生小葉病。三是草甘膦等除草劑的施用,會對蘋果樹的根系造成損害,導致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枝條萌芽后,葉片生長緩慢且狹小,呈柳葉狀簇生,形成小葉病。
1.4 其他因素
若蘋果樹腐爛病等病害發生嚴重,樹干受到損害,也會阻礙和影響營養的運輸,受損枝干對應的新梢生長勢弱,枝條發芽、展葉相應延遲,也會發生小葉病。
2 發病癥狀
蘋果小葉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病害,其發生主要有3 種可能:一是蘋果園全園小葉病發生嚴重,多數是樹體缺鋅引起的。二是枝條剪茬傷口過多,修剪不當誘發小葉病。三是腐爛病發生嚴重也常發生小葉病。蘋果小葉病的癥狀主要表現在春季不分枝,發病枝萌芽晚,新梢和葉片不能正常生長和發育。新梢抽生后生長停滯,節間縮短,不能正常伸長成枝,葉片表現為不平展,窄小、狹長,呈叢狀簇生。發病初期,葉色黃綠、濃淡不均,葉緣向上卷,一般春季發病多,癥狀較為明顯(圖1)。發病后花芽明顯減少,花朵也較小,坐果困難,結出的果實容易畸形且明顯偏小。秋季病枝葉片焦枯,葉緣上卷(圖2)。蘋果小葉病發病輕時,新梢小葉發病率3%~5%,發病嚴重時,蘋果樹病梢率20%~30%,5月中旬就出現落葉現象,病枝枯死,另從下部再萌生新枝。若連續5年發生小葉病,葉片黃化、焦枯,樹勢變得極度衰弱,對蘋果樹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產量明顯下降。蘋果小葉病發生的輕重與多種因素有關:土壤中鋅元素不足,施用有機肥偏少,氮、磷、鉀比例失調,這些都會導致樹體嚴重缺鋅;連年環剝過重,根系營養向上運輸嚴重受阻;果樹修剪時,拉枝過重損傷了木質部,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到的營養無法傳輸至葉芽,致使葉片營養不足,不能正常生長;若秋梢生長旺盛,不能及時采取控梢措施,入冬前沒有達到木質老化,冬春就很容易遭受凍害等。以上因素都會導致小葉病的發生。
3 防治措施
根據蘋果小葉病發生原因、發生癥狀以及危害程度,在防治時要做到對癥下藥,防止小葉病再次發生,以此促進果樹高產、優質穩產。
3.1 補充鋅肥
一是果園施足鋅肥。當蘋果園土壤缺鋅時,要及時施用鋅肥。一般每667 m2使用硫酸鋅25 kg左右,另外增施商品有機肥、菌肥等,可以降低土壤pH 值,改良土壤理化性狀,便于果樹對鋅肥的吸收利用,進一步增強樹體長勢。二是對于早春氣溫較低、極易發生小葉病的蘋果園,建議在樹木萌芽前使用硫酸鋅溶液對枝條進行細致噴灑,可有效降低小葉病的發病概率,促進春梢生長。具體做法:在3月10—20日,按照每667 m2噴灑5%硫酸鋅溶液50 kg的標準,重點噴灑1~3年生枝條。注意噴灑時一定要輕輕掠過,不宜噴水過多和重復噴灑,以免對幼小枝條造成傷害。三是在蘋果盛果期,氮、磷、鉀施肥要平衡,磷肥不宜過量使用,以免影響樹體對鋅的吸收,一般在秋季每株結果樹平均施用硫酸鋅0.5 kg,注意堿性土壤不宜施用硫酸鋅。四是在病枝梢上涂抹5%的硫酸鋅溶液,可防治小葉病,促使新梢正常展葉生長。
3.2 噴灑愛吉富
對因早春氣溫低而容易發生小葉病的蘋果園,可選擇在花露紅期及謝花后噴施愛吉富葉面肥,愛吉富葉面肥中含有適量的鋅,對葉片增大及增厚有較好效果,從而能夠有效減輕或控制蘋果小葉病的危害。具體做法:使用愛吉富葉面肥1000倍液噴灑葉面,間隔7 d,連續至少噴灑2次,蘋果小葉病能夠基本得到控制。
3.3 合理修剪
在果樹的修剪中,過度修剪、過重環剝都會導致小葉病的發生。針對修剪不合理引發的小葉病,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一是疏除大枝時,采用留樁的方法,抑或采取甩小辮的方法,對大枝進行合理修剪(圖3),剪鋸口要選留合理,并及時均勻細致地涂抹3%硫酸鋅溶液,用于保護傷口,促進傷口愈合。另外在修剪中要盡量避免出現對口傷、連口傷,不能在同一部位造成過多傷口等。二是對已出現小葉病的樹體修剪時,不能立即采取短截的方式,要輕剪緩放小葉病的枝干,2~3年后,枝干逐漸恢復正常生長時,再適時修剪。也可直接采用后期萌發的強旺枝,及時更新有小葉病的枝干。三是對于環剝過重的蘋果樹,要對剝口上下實施橋接技術;對于剝口愈合不好的蘋果樹,建議用塑料薄膜包嚴剝口以促進愈合。另外嚴格控制果實掛果量過多,保持健壯樹勢,以此預防或減少小葉病的發生。四是對老齡樹及衰弱樹修剪時,務必全部剪掉患有小葉病的枝條,修剪時注重縮放和短截,對枝組及時進行更新復壯等。
3.4 化學防治
對于由腐爛病引起的小葉病,可在早春土壤解凍以后、果樹發芽以前,將圍繞在根頸附近的土壤扒開晾曬3 d左右,然后按照每株施用5 kg混合藥液的標準,澆灌多效靈500倍液與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的混合藥液,待藥液滲透后及時回填土壤,15 d以后可萌發新根,30 d后小葉病減輕,新梢開始生長。另外防治蘋果病害時,施用含代森錳鋅、丙森鋅的藥劑,在控制褐斑病、白粉病、斑點落葉病、銹?。▓D4)等病害的同時,也可對蘋果樹體起到補充鋅元素的作用。
4 結 論
近年來蘋果小葉病呈現逐年加重之趨勢,果農防治小葉病時往往缺乏針對性,常規防治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害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蘋果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生產實際中,科學管理、精準對癥防治、提高樹勢是有效防治小葉病的根本途徑。果農朋友一定要認真監測和仔細辨別,對發生小葉病的原因進行系統分析。結合分析結果和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分類施策進行防治。防治時要做到有的放矢,徹底解決小葉病的發生和危害,達到有效控制的防治效果,以此保障蘋果樹健壯生長,促進果實高產穩產、優質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