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分析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砧木、品種、栽培技術等方面著手,提出新的發展模式,即保面積,增技術、增投入,提升品質、提升品牌、提升效益的“一保二增三提升”模式,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創新發展基礎,推進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發展。
關鍵詞:寒地蘋果;技術模式;產業發展
承德市屬燕山山區,果樹栽植主要以水平梯田栽植為主,加之氣候因素的限制,以平泉市為首的承德大部分區域成為寒地蘋果的主要栽植區之一。該地區栽植的蘋果干物質積累多,綜合品質優良,以國光為主的蘋果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寒地蘋果產業作為承德市縣域特色產業對推動承德市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1 產業現狀
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大規模發展始于20世紀70年代,主栽品種為國光。但由于落后的稀植大冠栽培方式,果品品質降低、經濟效益差等問題逐漸突出[1]。2010年3月,平泉市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積極引進蘋果新品種和栽培新技術,不斷探索引進短周期、高效益、省力化的栽培模式等顯著提升了寒地蘋果的產量、果品品質和經濟效益,提出寒地蘋果“一保二增三提升”的新發展模式(圖1)。涌現出了平泉市尚澤果業有限公司、平泉青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平泉市福貴農業有限公司等多家經營主體,輻射帶動承德縣域發展寒地蘋果6200 hm2。目前以平泉市寒地蘋果為主的蘋果產業作為承德市縣域農村經濟的特色支柱產業,產品產值占比不斷增大,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
2 制約因素
2.1 管理水平不高
2.1.1 品種老舊 能夠適應北方寒冷氣候的耐寒蘋果品種本就不多,加之早中熟品種的匱乏,使得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的發展陷入瓶頸。目前平泉市蘋果栽植品種主要為富士、國光等老品種。雖然引進了岳艷、岳陽紅等系列抗寒蘋果品種,但其種植面積占比小,品種比例仍不平衡。另外市場中流通的蘋果苗木多為一年生小苗,由于管理周期長及環境因素影響,栽植成活率偏低,因此平泉市寒地蘋果品種更新慢。
2.1.2 栽培模式落后 科學有效的配套栽培模式是寒地蘋果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2]。平泉市平地少,果園多分布于山地,果園內跑水、跑肥、土壤流失現象嚴重,加之灌溉技術落后,致使蘋果品質低、產量不穩。老舊果園中樹體結構不合理、部分果園樹形不適宜、栽植密度不合理等造成果樹通風透光條件差,降低了果實品質。果園生草、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花果管理等管理技術水平低的現象普遍存在[3]。
2.1.3 機械化程度低 寒地蘋果多為水平梯田式栽植,機械化作業水平低、設施配置不合理,當前平泉市寒地蘋果生產勞動力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一半以上。果園內水利配套技術及設備不充分、防災裝備不完善,加之生產物資價格上漲,造成總體生產成本升高,制約了寒地蘋果產業的發展。
2.1.4 生產標準化程度低 當前平泉市寒地蘋果種植多以家庭為單位分散經營,蘋果經營管理分散,果品質量參差不齊,標準化程度低,不利于集約化經營和標準化管理,進而導致蘋果經濟效益低。
2.2 果樹從業者素質偏低
由于當前平泉市從事寒地蘋果生產的勞動力多為中老年人,科技素質及接受新信息、新技術能力較低,市場經營意識薄弱、科學管理能力不高[4]。寒地蘋果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培養掌握蘋果生產、果園管理、果品市場營銷技能的高水平專業技術新型果農是重中之重[5]。
2.3 產業鏈條短,品牌影響力不足
2.3.1 采后環節薄弱 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保鮮、加工總量不高,技術不完善,調節市場供應作用不大。貯藏條件落后,目前貯藏設施以土窖為主,低溫冷庫貯藏占比較小。蘋果果品加工企業少,且以加工落果為主,產品附加值低。
2.3.2 果品競爭力低 由于寒地蘋果可選品種范圍有限,加之經營者思想固化,蘋果品種單一,高端品種占比小,且區域間、品種間蘋果品質差異較大,市場競爭力薄弱。
2.3.3 果品銷售渠道窄 當前蘋果銷售模式多為地頭、農村分散市場銷售,蘋果經營者對于直播帶貨、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創新營銷模式認識不足。寒地蘋果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建設落后,尚未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寒地蘋果產業缺乏與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產業鏈條短。
2.4 資金配備不充分,保險保障效率低
近些年政府雖然加大了對寒地蘋果的關注度,但整體資金投入不足,加之技術力量匱乏,部分基地技術投入不到位,優果率不高;金融機構對適合促進平泉寒地蘋果產業發展的金融產品、服務項目和專業信貸擔保等業務的開發力度不夠;蘋果經營者參與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的積極性不高。
3 解決措施
3.1 著力提升寒地蘋果栽培管理水平
3.1.1 寒地蘋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依托各科研單位,對平泉市寒地蘋果種質資源進行挖掘和收集,同時通過試驗研究,選育出適宜平泉市栽培的抗寒品種,爭取在平泉市建設寒地蘋果種質資源圃。積極引進國內外抗寒新品種及砧木種質資源,通過屬地化栽培試驗篩選適合平泉市氣候條件栽培的新品種,優化平泉市寒地蘋果品種結構,提高蘋果經濟效益。
3.1.2 優化寒地蘋果種植模式 對寒地蘋果樹苗木進行規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相關質量指標和技術規程,積極推進多年生帶分枝大苗和容器育苗等育苗模式。針對平泉市寒地蘋果傳統栽植優勢區,開展老果園更新改造技術研究,解決老果園郁閉、品質降低等突出問題。通過施用有機肥和實行果園生草制等措施來提高果園土壤肥力(圖2)。創新寒地蘋果栽植模式和培養輕簡省工的樹形,制定寒地蘋果良種良法配套技術規程。
3.1.3 提高機械化水平,推廣寒地果園輕簡化栽培模式 以“省力化+智能化”節本增效為核心,創新平泉市寒地果園水肥一體化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花果管理技術等。根據立地條件和種植模式,選擇不同類型的農機和裝備。組織參加果園農機裝備現場觀摩會,促進研發、改進和推廣應用寒地果園除草、施肥、修剪和采收等方面的果園機械。爭取建設機械化、信息化的優質寒地蘋果種植基地(圖3)。
3.2 全面提升果樹從業者的專業素質
3.2.1 加強技術培訓 加強與各科研院所的聯系,通過創新技術團隊的力量,不定期舉辦寒地蘋果樹管理、果品銷售等的技術培訓。采用“集中授課 + 現場教學 + 觀摩實訓 + 技能大賽”組合模式,還可開展網絡“微課堂”線上培訓、技術指導。
3.2.2 加強交流和考核 聚合技術創新團隊專家,對平泉市寒地蘋果高標準果園(圖4)開展技術問題會診,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加強各生產經營主體間的觀摩學習和交流,互相“取經”,促進寒地蘋果高質量發展。通過開展相關專業技能考核、職業資格認定等方式培養平泉市寒地蘋果專業技術人才,推進農民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培養農民技術骨干,壯大果品技術服務隊伍,促進寒地蘋果產業化發展。
3.3 延長產業鏈條,擴大寒地蘋果品牌影響力
3.3.1 加強品牌培育 通過開展品牌設計,講好品牌故事,加強品牌營銷推介,提高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積極參與各類品牌推介、產品促銷活動,參與或組織優質果品評比活動,講好寒地蘋果品牌(產品)故事。
3.3.2 完善采后產業鏈條 提升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水平,加大果品采后質量檢測和分級力度。針對平泉市寒地蘋果果品采后環節薄弱的特點,聯合龍頭企業開展果品采后氣調處理技術的研發與示范工作,逐步推廣標準化貯運保鮮技術,同時完善果品加工產品制備工藝。
3.3.3 創新經營模式 通過實地調研“合作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基地+ 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引領的產業組織經營模式的效果,比較不同經營模式的基地規模、環境特點、技術條件、經營理念、利益分配機制等,選擇適合的經營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改變傳統的分散式銷售,通過果品分級實現分級銷售,開拓網絡直播帶貨、網店銷售、大型商超銷售等多方式銷售途徑。
3.4 調整資源向寒地蘋果產業傾斜,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積極爭取并推進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集群項目實施,加強同政府財政部門溝通,確保項目資金撥付及時到位。支持和鼓勵金融機構為寒地蘋果產業發展提供信貸支持,支持保險企業拓寬寒地蘋果保險業務種類,鼓勵寒地蘋果生產經營者參與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支持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
4 結 語
總而言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推廣為支撐,解決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發展關鍵問題,推進平泉市寒地蘋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對承德市縣域特色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光輝,張尚,宋占寶,等.寒地蘋果“一保二增三提升”創新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23(12):14-15.
[2] 宋占寶,張宏偉,王英俊,等.承德寒地蘋果產業種業發展情況調查[J].現代農村科技,2021(12):6-7.
[3] 池桂杰,張永康,張尚,等.寒地蘋果花期管理技術[J].北方果樹,2023(2):42-43.
[4] 孫秀麗,張尚,張永康,等.寒地蘋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23(7):21-22.
[5] 孫連國,張尚,高琪,等.寒地蘋果安全生產技術規范[J].河北農業,2023(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