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中國出版業既是黨和國家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領域,也是文化產業的核心板塊,是新時代思想文化的主陣地和文化強國建設的主力軍,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偉大使命。近年來,數字出版創新性發展勢頭逐漸突出,產業承載能力持續增長,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2024年9月21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數字出版博覽會在??陂_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會上發布了《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中國數字出版——2023—2024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產業整體規模全年達到16179.68億元,比上年增加19.08%。
數字技術打破了出版內容形態的壁壘,尤其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廣泛運用,對于出版業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借助數字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是出版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內容呈現互動化,交互技術深度運用
5G技術極大地增強了網絡穩定性,為數字出版物深度運用交互元素提供基礎支撐,使圖書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多元,抽象概念具象化、虛擬世界可視化。
以推理文學為例,此類圖書因曲折離奇的情節、緊湊“燒腦”的推理而深受讀者喜愛。在此類型圖書中,一是可通過虛擬現實視角的切換提升讀者閱讀體驗,第一視角能夠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參與感,第三視角則能幫助讀者從宏觀角度體驗推理情節;二是可以合理配置可視化內容輔助演繹推理,通過技術手段將紙質圖書中用來輔助讀者理解的插圖以更多的方式呈現。
再如兒童圖書,此類圖書注重兒童的啟蒙教育和智力開發,為交互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家長與孩子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形成互動,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有利于增進親子感情。
當然,并不是所有數字圖書都應該無差別地運用交互元素,產出周期的延長將影響圖書出版的時效性,技術投入與內容價值不匹配也將導致資源的浪費。傳統數字出版物與新型數字出版物共存,才能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

二、數字圖書場景化,萬物互聯下多版本出版
隨著智能技術深入人們生活,互聯網終端設備應用范圍日益龐大,除手機外,智能家居音響、空調、電視等紛紛接入互聯網,并支持“小愛同學”等的智能遙控。5G時代下,萬物皆可成為呈現和傳播文化產品的載體,數字出版的內容則可以融入人們生活的不同場景。出版物策劃者以讀者需求為核心,對內容呈現的方式和“版本”重新思考,推出形式多樣、載體多樣、版本多樣的數字出版產品,在產品設計思路上呈現出一種“切分—融合—再切分”的演進趨勢:前一種“切分”是礙于技術壁壘,而無法將音畫、文字等更好地融合;后一種“切分”則是在技術融合后,針對消費者的不同場景需求,“因地制宜”地設計內容形態。

三、市場運營平臺化,構建出版社社群服務新平臺
人工智能大數據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數據和信息,通過云端計算和機器學習更加智能地處理各種問題,了解并服務于用戶需求,增強品牌粘性。一方面,5G技術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對人工智能大數據有著明顯的加持作用,使大數據收集、處理信息和反饋至用戶端的速度大大提高。精準捕捉用戶偏好信息,精準定位讀者閱讀方向,精準策劃選題,已經能夠逐步實現。另一方面,出版單位具有一定的產業積淀和品牌影響力,借助大數據打造、運營品牌平臺和用戶社群,成為可行之道、必行之道??梢桓膫鹘y經銷模式,將出版物聚合于品牌平臺,通過技術服務向讀者精準推薦產品,并根據讀者在平臺的閱讀數據進行用戶畫像分析,調整圖書策劃方向,產出受讀者歡迎的題材和內容,增強出版方與讀者之間的品牌粘性。

但無論技術如何發展、設備終端如何更新,“內容為王”的出版要意不曾改變,出版人潛心做好內容方為根本。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報送的《古韻藏珍——中國北方曲藝鼎甲善存典藏》黑膠唱片專輯項目成功入選2021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名單,是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近年來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掘整理、保護開發流散于民間的珍貴藝術資料的重要成果。此套典藏唱片匯聚了20世紀中國北方曲藝眾多宗師級藝術家的經典唱片原音,讓人們能夠直觀、全面地感受大師精彩絕倫的演唱藝術,全景展現了中國北方曲藝在其鼎盛時期的風貌,尋音覓古,神韻不絕,同時也為中國北方曲藝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項目在內容制作上下足了功夫,“修舊如舊,還原歷史”,通過復原大師原聲的方式留住鼓曲記憶,活態傳承傳統文化精髓,打造出一套集藝術性、觀賞性和收藏性為一體的優秀音像出版物。在成果內容傳播推廣上,充分發揮5G技術優勢,讓讀者受眾有更好的體驗。
5G時代的數字圖書出版給出版業帶來了蓬勃發展,借助多元的數字呈現方式和發達的通信基礎,數字出版將進一步發揮發行范圍廣的優勢,突破現有的圖書市場?!拔幕瘡妵睉鹇韵?,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不斷體現,出版編輯隊伍作為文化產品的制作者和傳播者,必須增強政治定力、堅持政治導向,立足于全球視野,洞察文化走出去的困難與瓶頸,站在國際市場的角度,在圖書產品的制作過程中既保留中國文化特色,又能夠貼合海外讀者喜好,在文化差異中尋找共通之處。新時代下,出版業已然置身于全媒體傳播場景中,在外宣工作中更是“身居高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數字技術突飛猛進的變革中,出版業從業者必須擁抱新技術,不斷創新發展,回應新時代的讀者需求,以數字賦能推進中國式出版現代化,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責任編輯: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