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中強調,要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在隨后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積極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壯大縣域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在區域經濟布局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聯結點,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決策部署,立足本地實際,著力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奮力實現業興、縣強、民富目標。
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關鍵是要加快培育縣域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必須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要順應縣域人口流動變化趨勢,明確不同類型縣鄉村功能定位,合理制定縣域差異化發展路徑。加快補齊縣城短板弱項,強化縣城、中心鎮、集鎮和特色小鎮建設,加強縣域產業集聚區、創新創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平臺建設與設施配套,優化城鄉公共資源配置,發揮城鎮在人口集聚、產業集中和綜合承載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吸引更多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縣城。
同時,要依托本地資源稟賦和優勢條件,科學確定縣域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加快培育創新創業活躍、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鄉村富民產業,形成產品的差異化優勢,樹立縣域富民產業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要大力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等強縣富民工程,集中資源和力量建設一批特色鮮明、規模適中、帶動力強的縣域優勢產業集群,從而拓寬城鄉居民就業增收渠道,為他們打開致富之門。
關注強縣富民,聚焦縣域產業發展,本期《當代縣域經濟》典型案例欄目以記者現場報道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展現了四川省眉山市堅定制造強市首位戰略,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引擎,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航天裝備制造、循環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的生動實踐;展示了四川省巴中市明確“生態工業興市,先進制造強市”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市一盤棋,統籌縣域產業發展布局,培育各有側重的特色優勢產業,推動產業多元并進,做強縣域工業主支撐的發展成就;深度解讀了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氟化工產業、鋰電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激活地方特色產業的典型經驗。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