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旅游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臨夏市作為甘肅省的一個重要城市,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要加強規劃引導,優化旅游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同時立足資源稟賦,打造特色旅游產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強化品牌建設,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 臨夏市;鄉村旅游;河州蓋碗茶
[作者單位]" 中共臨夏市委黨校(行政學校)
鄉村旅游作為臨夏市旅游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不僅引領著全市旅游業的發展,更是推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力量。近年來,臨夏市深入挖掘整合優秀傳統鄉村特色文化和良好的生態農業資源,以文賦旅,以旅彰文,著力推動農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動能。
臨夏市具有發展鄉村旅游的堅實基礎
良好的生態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優美的山川河湖林草自然風光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必備條件。地處黃河岸邊的甘肅省臨夏州臨夏市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素有“茶馬互市”、西部“旱碼頭”和“河湟雄鎮”之稱。黃河之水穿城而過,秀美山巒環城四周,獨特的鄉村自然景觀隨處可見。這里的天空深邃而廣闊,潔白的云朵自由舒展,郁郁蔥蔥的樹木與寧靜的村落交相輝映,共同描繪出一幅山水田園風光。每當春夏之交,滿山的花朵競相綻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這一美景吸引著無數游客紛至沓來,享受踏春賞花的樂趣。而到了秋冬時節,山林被五彩斑斕的樹葉裝點得如詩如畫,隨后又被潔白的雪花覆蓋,呈現出另一番迷人的景象。臨夏市的居民深知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多年來一直秉承綠色發展的理念,持續不斷地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工作,這片土地上的自然景觀愈加秀美,成了鄉村旅游的寶貴資源。
獨特的鄉土風情。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除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底色外,還必須突出獨具魅力的優秀鄉村傳統文化。近年來,臨夏市深入挖掘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將優秀鄉村傳統文化和獨特的風土人情等元素巧妙地融入鄉村旅游,從而豐富鄉村旅游的內涵和業態。比如臨夏市的茶文化尤其是蓋碗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承載了深厚的歷史與傳統,蓋碗茶作為臨夏人獨特的飲茶方式,其每一個泡茶、品茶的細節都體現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這種茶文化,無疑為臨夏市的鄉村旅游增添了一抹獨特的文化色彩,當游客們品味著蓋碗茶的香醇的同時,也體驗著臨夏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臨夏豐富而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源。
豐富的旅游資源。臨夏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令人嘆為觀止。這里有壯觀的山川河流、神秘的古遺址、優美的田園風光。走進臨夏,游客們可以登上高山之巔,俯瞰整個城市的美麗風光;也可以漫步在古老的村落,感受那份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此外,臨夏市還有眾多美食等待游客們去品嘗,這些豐富的旅游資源為鄉村旅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撐。
臨夏市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路徑
打造特色旅游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強大的市場競爭力是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標志之一。因此,為了提升臨夏鄉村旅游的市場競爭力,必須深入挖掘并依托當地的獨特文化旅游資源,如彩陶文化、牡丹文化和豐富的民俗文化為旅游賦能,打造特色旅游產品。要結合市場需求,加大研發力度,推出一系列凸顯臨夏獨特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從而豐富旅游市場,為游客提供獨特的文化體驗。要積極培育或引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敏銳度的文創企業,讓他們在臨夏落戶并開發出兼具傳統意蘊及時尚審美的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以充分展現臨夏的文化底蘊,同時又能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審美和實用需求。要借助東西部協作機遇,與山東省濟南市等東部地區加強合作,共同研發和推廣一批具有鮮明臨夏特色、文化內涵豐富且富有新時代價值的文創產品,同時通過合作拓寬臨夏企業的視野,引入更多的創新理念和先進技術。在培育文創產業的過程中,要注重選拔和扶持潛力大的重點企業,鼓勵更多有實力的文化公司參與到臨夏的文創產業發展中來,通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市場經驗,研發出更多高質量的文創產品,進一步提升臨夏鄉村旅游的市場競爭力。臨夏已有的“河州茗源”牌和“西部旱碼頭”牌系列八寶茶茶制品及特色茶具,很好地融合了臨夏的茶文化和特色手工藝,不僅口感獨特,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深受游客喜愛。應持續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力爭在臨夏市和臨夏縣各培育出1家州級文創示范企業,引領臨夏文創產業集群式、全鏈條發展,使之成為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開創鄉村旅游新業態。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開創旅游新業態、新模式是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文旅融合的關鍵在于挖掘和利用鄉村的文化資源,結合鄉村自然生態、生產生活場景,以文賦旅創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例如,臨夏市折橋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結合自然風光,通過保護和修復傳統建筑、推廣民間藝術、展示鄉村生活和農耕文化等方式,讓游客在游覽村莊的同時,能夠深入體驗鄉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典型。
同時,還要通過開發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和鄉村美食等,豐富鄉村旅游的產品,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通過舉辦各類節會賽事活動為文旅深度融合搭臺,比如適合舉辦牡丹花節、杏花節、果蔬采摘節等活動,不僅可以展示鄉村的自然風光和農耕文化,還能增強旅游的互動體驗感。這些活動還輻射帶動了沿線群眾參與旅游服務,擴大創業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推動鄉村文旅深度融合還必須加強交通、通信、住宿、餐飲、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優化提升酒店、餐廳、停車場、公廁等公共設施,讓游客住得放心、吃得安心、玩得開心。基于臨夏鄉村基礎條件,建議著重發展特色民宿業,爭取創建一批高等級民宿,使全市的旅游民宿特色更加鮮明、服務更加規范,從而大幅度提高接待能力,以支撐臨夏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強化品牌建設,樹立鄉村旅游新標桿。良好的品牌是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推動臨夏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必須打造獨具臨夏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使之成為臨夏旅游的新標桿。應立足于臨夏自身文化和旅游資源的特色精準定位旅游品牌。如根據臨夏秀美的自然景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獨特的民俗風情、特色美食,塑造一個感觀清晰、內涵豐富、形象生動、體現時代價值的鄉村旅游品牌形象。在品牌建設過程中,臨夏應利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組織多樣化的旅游推廣活動,并結合文化旅游節慶等活動,有效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同時,提升鄉村旅游的服務質量也是關鍵,要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從而為游客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這不僅能增強游客的滿意度,還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臨夏鄉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此外,臨夏還應積極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如文化體驗游和生態探險游等。以河州蓋碗茶文化博覽園為例,將旅游體驗與蓋碗茶產業深度融合,形成茶旅融合全產業鏈,從而實現蓋碗茶產業在旅游體驗中增值,旅游為蓋碗茶產業添彩的發展目標。這種融合不僅能推動單一的旅游功能向深度休閑游、體驗游、度假游、生態游等多業態、多方式發展,還能促進產業鏈的延伸、價值鏈的提升以及增收鏈的拓寬,從而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和產業升級,助力臨夏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更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