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風之旅的多面審視
——鄭州大學生夜騎開封
“聽說每周五晚上,鄭州的共享單車都會神秘消失……”“青春沒有售價,夜騎開封拿下!”2024年11月初,一場由鄭州大學生自發組織的夜間騎行活動,在浩蕩的騎行場面、青春洋溢的笑臉中快速“出圈”并火遍全網。11月1日晚至4日晚,約1.7 萬名大學生夜騎開封。大學生們三五成群,租用共享單車,從鄭州市出發,沿鄭開大道一路向東,騎行50余公里后抵達開封,多數人在開封游玩一夜后,次日乘坐鄭開城際輕軌列車返回鄭州。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討論。為此,開封市相關部門積極應對:加強夜間交通管理,增加警力部署,確保騎行者和其他市民的交通安全;完善道路的照明設施;在一些熱門的騎行路線上設置休息點和補給站……
關鍵詞
青春 夢想與自由 安全與責任 尊重與理解
微運用
誰的青春不瘋狂?鄭州大學生夜騎開封是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背后既有激情與夢想的閃耀,也有安全與責任的隱憂。大學生夜騎行為,是對自我體能與意志力的一次極限挑戰,展現了大學生青春無畏、勇于探索的精神風貌,但也暴露出他們在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方面的短板。學校和社會應當尊重和理解年輕人,通過開展安全教育活動、規范騎行組織管理等方式,引導大學生在追求夢想與自由的同時,能夠更加理性、安全地行動,讓青春的激情在正確的軌道上綻放光彩。
一撇一捺總關情,一橫一豎傳文脈
——清華大學連續8年舉辦粉筆板書比賽
2024年秋季學期開學后,清華大學舉辦了2024年教職工粉筆板書比賽。這項比賽已經連續舉辦8年,板書內容從經典詩文到科學公式,字體或清秀俊逸,或遒勁有力,字里行間飽含書寫者對知識的敬重、對教育的熱愛、對文化的傳承。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升級換代,但技術元素并非越多越好,不少人因為書寫筆畫筆順不規范、非紙筆化書寫等,出現寫不好字、提筆忘字等問題,導致書寫能力弱化。一項對12個城市進行的調查顯示,94.1%的人曾提筆忘字,出現“敲字如飛,下筆滯澀”“張冠李戴,錯字連篇”等現象。2024年9月底,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的通知》,明確了培養良好書寫習慣、提高規范書寫水平、傳承優秀漢字文化等8個方面的任務措施。

關鍵詞
堅守 傳統 匠心 身教 漢字書寫 教育初心
微運用
在數字化浪潮洶涌的新時代,清華大學連續 8 年舉辦粉筆板書賽,宛如一股清流。這不僅是對傳統板書教學藝術的堅守,更是對教育初心的執著追尋。粉筆板書雖不及電子課件便捷,但其一筆一畫間蘊含的溫度與力量無可替代。教師們在黑板上精雕細琢,展現出嚴謹的教學態度和深厚的學科素養,也為學生們樹立了專注與匠心的榜樣。這一賽事讓粉筆板書重煥光彩,提醒教育者們莫因科技而遺忘教育的本真,在傳承中創新,以板書之美點亮知識傳遞之路。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印發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年底,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更加健全,糧食損失和食品浪費統計調查制度、標準規范和指標體系不斷完善,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損失率控制在國際平均水平以下,餐飲行業、機關食堂、學校食堂、企業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費量明顯下降,餐飲浪費得到有效遏制。

關鍵詞
糧食安全 節約光榮 傳統美德 尊重勞動成果
微運用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事關我國糧食安全。《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的出臺可謂意義深遠,這讓人不由得聯想起前不久全紅嬋在國宴后打包剩菜的純真之舉,她用行動詮釋了對食物的珍惜。當下,無論是大型宴會還是日常餐飲,糧食浪費現象仍時有發生。方案為全社會敲響了警鐘,我們應積極響應,從每一餐做起,心存敬畏,讓節約糧食成為習慣,以實際行動推動方案落地,共筑糧食節約的堅固防線,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學 孟曉東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