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審題和立意的概念與要求。
2.掌握審題與立意的主要方法。
3.根據文章的寫作內容,確立正向、深刻的立意。
審題立意是寫作的重要環節。所謂審題,就是審察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根據要求進行立意,確定寫作的對象、范圍和重點,確定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的基調等。立意,即確立主要的思想內容,構思設想,明確寫作意圖。所謂“意在筆先”,即寫作之前先立意。
一、審題的主要方法
1.抓住中心詞。中心詞即題目中的“題眼”,如2024年廣東、江蘇南通、河南和吉林的中考作文題《當好自己故事的主角》《前進,我有我的姿態》《我的成功密碼》《情味浸潤的時光》,就分別要關注其中的“主角”“姿態”“成功密碼”與“時光”,這些是寫作的重點。與此同時,也不能放過“當好自己故事的”“前進,我有我的”“我的”“情味浸潤的”這些修飾、限制的詞語,它們決定了所寫人與事的范圍。
2.理解特定義。這是指類似《我心目中的紅綠燈》《我也銜過一枝青橄欖》《我眼中的色彩》《照在生命里的光》等帶有比喻義、引申義、象征義的題目。本單元的“寫作實踐三”要求以《翻過那座山》為題,題目中的“山”象征著學習或生活中的某種障礙或困難,如思想上的偏見,狹隘、短視的行為,害羞、膽怯、自私、偏激、懶惰等性格或習慣,意外出現的誤解、差錯等。
3.提煉核心詞。這主要是針對材料作文的審題而言的。如2024年四川樂山中考作文題,要求根據漫畫材料(如下頁圖)寫作。這就要求學生緊密圍繞“有幸被照亮,也想成為光”這句話展開寫作。如有幸被某種思想所啟悟,被某個人的教誨所助益,因某個人的激勵與關愛而成長和進步,進而想要把它們傳遞下去。
二、立意的具體要求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意,猶如軍隊的統帥,是文章的靈魂與精要。那么如何立意才能讓文章勝人一籌呢?

1.立意應明晰。以“寫作實踐二”為例,寫作時,應緊扣斑鳩所說的話——“你只要改變自己的叫聲就可以了。如果不改變你的叫聲,即使到了別的地方,還是會惹人討厭的”,進行正面或反面立意:或改變自己,主動適應環境;或堅持自我。立意明確后,即可圍繞中心展開全文。
2.立意應深刻。就“寫作實踐三”給出的題目《翻過那座山》的立意來看,應準確理解題目中的關鍵字“山”的所指與寓意——既可寫自然界真實的某座山,也可以寫橫亙在自己、他人或群體面前的艱難險阻;更要理解“翻過”的深刻含義——克服困難、迎接挑戰、改變心態和態度等。
3.立意應出新。文章的立意與眾不同、標新立異,才能給讀者眼前一亮之感。如針對“寫作實踐二”的立意,可以反彈琵琶,逆向立意:人生因張揚個性而精彩;悅納自己;要勇于尋找適合自己生存的空間;堅持自我比贏得喜愛更重要等。
總之,審題若失之毫厘,整篇文章就會謬以千里;立意決定文章的深度與亮點,應該鮮明、顯豁、深刻和求新。
上海師范大學康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