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為提升廣西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障堤壩安全穩定運行,結合2023年廣西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普查數據,多角度分析2023年廣西不同規模、不同類型水利工程的各類害堤動物的危害率及其空間分布特征,并提出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結果表明:廣西水利工程主要受白蟻危害,水庫大壩蟻害率、水庫大壩其他害堤動物危害率與堤防其他害堤動物危害率分別為57.16%、2.40%與1.54%,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各市危害率具有明顯的空間異質性。提出的六項對策建議有助于解決廣西害堤動物危害問題,對當前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
水庫大壩; 堤防; 白蟻; 害堤動物防治; 廣西
中圖法分類號:TV69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5.01.019
文章編號:1006-0081(2025)01-0111-05
0 引 言
白蟻起源于石炭紀,距今約有2.5億a的歷史,是至今地球上最古老的社群性昆蟲。白蟻廣泛存在于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其危害范圍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50%,被國際昆蟲生理學生態學研究中心(ICIPE)列為世界性五大害蟲之一。白蟻不僅會破壞護壩植被,還可能引發土壩管涌、滑坡等重大險情,甚至導致堤壩垮塌。
當前,國內學者對水利工程白蟻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防治技術[1-2]、智能化監測或探巢技術[3-5]、案例分析[6-8]、白蟻危害識別方面[9-10],存在對水利工程白蟻生物學特性的基礎研究較少,可推廣借鑒的案例較少,智能化監測或探巢技術推廣不足等問題。在研究區域方面,浙江、廣東、湖北、江蘇等省份對白蟻防治研究較多,其余省份研究較少[11-13]。國外研究則集中體現在白蟻生物學特性與防治技術研究方面[14-17],且近年來對生態環保的防治技術探究較多[18-19]。國內外研究在整體上互相補充,但國內研究仍然較為缺乏,有待進一步探索。此外,由于白蟻分布存在明顯的空間異質性,其分布空間研究對各地水利工程白蟻防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廣西位于中國西南邊陲,東經104°28′~112°04′,北緯20°54′~26°24′,屬亞熱帶季風和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沛、氣候溫暖,十分適合白蟻生存繁殖。廣西水利工程眾多,是白蟻危害的高發區。陳春等[20]從水庫大壩白蟻的危害性與嚴重性出發,提出了水庫大壩白蟻防治五項對策。閉小棉等[21]總結了廣西水庫大壩防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規范白蟻防治工作管理的若干條建議。以上研究發表時期較早,且均未能對廣西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現狀進行詳細分析。2023年,廣西水利廳組織開展了全區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普查,為全面掌握全區水利工程白蟻的分布規律與危害程度提供了詳細參考數據。本文依據此次普查結果,分析廣西水利工程白蟻危害的規律特點,總結廣西白蟻防治現狀并提出問題與對策建議,為廣西水利工程的管理提供參考。此外,研究成果還可以為其他地區的類似問題提供經驗參考。
1 廣西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現狀
1.1 小型水庫和堤防基本情況
廣西水利系統已注冊管理的水庫和堤防數量與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廣西現有注冊管理水庫共4 304座,其中大(1)型2座,大(2)型25座,中型178座,?。?)型1 091座,?。?)型3 008座。全區共有5級以上堤防671處,長度共2 146.00 km,其中2級堤防33處,長度130.83 km;3級堤防4處,長度15.84 km;4級堤防255處,長度1 003.08 km;5級堤防379處,長度996.25 km。廣西水庫數量多、分布廣,多數建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小型水庫為主,95%以上是土石壩。堤防多為4或5級堤防,2級堤防次之,3級堤防最少,僅分布在柳州和貴港市。
1.2 水庫和堤防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普查情況
2023年廣西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普查發現,危害堤壩的白蟻種類主要為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土壟大白蟻、廣西大白蟻、小頭蠻白蟻等。其中,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兩種土棲白蟻是廣西水庫大壩上最為常見、危害最大的白蟻類型。土棲白蟻的活動具有隱蔽性高、繁殖速度快的特點,其成年主巢直徑可達1 m以上,群內白蟻數量可達百萬。將受到危害的水庫數量除以普查總座數可得相應害堤動物對水庫大壩的危害率,將受到危害的堤防長度除以普查總長度可得相應害堤動物對堤防的危害率。
1.2.1 水庫危害普查情況
普查結果顯示,有2 460座水庫受到不同程度的白蟻危害,整體蟻害率為57.1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1.25%)。其中大(1)型2座,蟻害率為100%;大(2)型14座,蟻害率為56.00%;中型110座,蟻害率為61.80%;?。?)型628座,蟻害率為57.76%;?。?)型1 706座,蟻害率為56.72%。除白蟻外,受到鼠類、紅火蟻等其他害堤動物危害的水庫共計102座。其中,大(1)型1座,大(2)型6座,中型5座,?。?)型36座,?。?)型54座,整體危害率為2.4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4%)。
如圖1所示,利用ArcMap軟件將各市水庫大壩蟻害率與其他害堤動物危害率作圖,白蟻是廣西水庫大壩的主要危害動物,全區各市蟻害率均達10%以上。其中蟻害率最低的地市是貴港市(23.27%),最高的地市是梧州市(91.70%)。除貴港、南寧、北海、柳州和桂林外,其余地市的蟻害率均達50%以上,為高度蟻害區。北海和賀州兩市較其余地市受其他害堤動物的危害情況較為嚴重。出現這樣的分布情況可能與地理條件、地區管理水平等因素有關。
1.2.2 堤防危害普查情況
普查結果顯示,堤防受到白蟻危害達128.00 km,整體蟻害率為6.07%,低于全國平均蟻害率(9.21%)。其中,2級堤防10.47 km,危害率為0.50%;3級堤防7.60 km,危害率為0.36%;4級堤防65.47 km,危害率為3.11%;5級堤防44.46 km,危害率為2.11%。除白蟻外,受到鼠類、紅火蟻等其他害堤動物危害的堤長共計33.177 km,其中2級堤防1.80 km,4級堤防30.08 km,5級堤防1.29 km,整體危害率為1.54%,高于全國平均危害率(0.98%)。
如圖2所示,利用ArcMap軟件將各市堤防蟻害率與其他害堤動物危害率作圖,較其他害堤動物,堤防受白蟻危害更為廣泛。除河池、崇左、玉林、北海、來賓的堤防蟻害率為0外,其余地市堤防均受到白蟻危害,但蟻害程度普遍較輕,蟻害率大多低于10%;除梧州(38.47%)外,其余地市堤防蟻害率均低于16%。廣西堤防受其他害堤動物危害較少,除梧州、桂林、賀州、防城港外,其余地市均未發現其他害堤動物,梧州、桂林、防城港、賀州受到其他害堤動物危害率分別為14.72%,4.81%,3.34%,1.88%。
2 白蟻防治現狀及典型案例分析
資金來源方面,廣西水利工程白蟻防治工作主要結合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項目與除險加固項目開展。2020~2022年,廣西全區投入白蟻等害堤動物防治經費逾4 000萬元。2023年,白蟻防治得到上級專項治理經費2 500萬元。在政策方面,2012年,廣西水利廳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堤壩工程白蟻防治管理暫行辦法》,對堤壩工程白蟻的檢查、預防及滅治方法、驗收等進行了規范。2022年,廣西水利廳印發《廣西小型水庫工程運行管護定額標準》對白蟻蟻情勘察與滅治環節的定額作出了規范。一系列措施有效促進了廣西白蟻防治工作的開展,全區各地在除蟻害保安全、提升白蟻防治效能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
2.1 橫州市白蟻防治實踐
橫州市位于廣西東南部。境內現有水庫194座,其中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188座,是廣西水庫最多的縣域;有堤防242處,其中5級堤防49處,5級以下堤防193處。2023年橫州市委托6家白蟻防治服務企業完成全市水利工程的白蟻檢查及防治工作,并通過“防治比武”的方式對防治企業進行評價。檢查結果顯示,橫州市水庫蟻害率達91.75%,堤防(水閘)蟻害率達51.02%。以“三環節、八程序”為指導,依據水庫蟻害程度不同,采取了差異化的防治措施。對危害程度為一、二級的水庫,采用常規滅治的防治措施;對危害程度為三級的水庫采取灌漿治理和常規滅治結合的防治措施,對水利工程的主體部分采取灌漿治理,對主體工程周邊易滋生蟻患的部位采取常規滅治的方式。最終找到132處白蟻巢穴,灌漿17處,有效保障了水庫的運行安全。
2.2 馬山縣白蟻防治實踐
馬山縣地處廣西中北部,縣內有水庫53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型水庫16座,小(2)型水庫35座。馬山縣積極開展蟻害普查工作,按照2~3 a為一周期對全縣水庫進行蟻害普查。2023年4月,馬山縣對水庫開展白蟻危害普查,結果顯示53座水庫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白蟻危害,其中有4座受到嚴重危害。馬山縣高度重視水庫白蟻防治,同年5月即高效完成了重度危害水庫的白蟻防治工作,保障安全度汛。
3 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廣西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率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表明當前廣西水利工程害堤動物防治工作形勢嚴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3.1 危害性認識不足
對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性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兩方面。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員重建設、輕管理,在2023年以前白蟻防治沒有專項資金支持實施時,對白蟻防治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管理部門與群眾對白蟻防治的專業知識了解不到位,對其他害堤動物的防治關注度不夠,經驗不足。
3.2 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嚴重不足
部分水利工程位置偏遠、條件艱苦,工程管理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水庫管理人員常常一人身兼數項工作,缺少專業的害堤動物防治技術人員?;鶎拥墓芾砣藛T,如水庫管理員,多為當地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個別水庫甚至無人看管。對白蟻等害堤動物的日常巡查檢查不夠專業,不能全面掌握隱患情況,發現害堤動物痕跡時也無法及時開展處置。在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進行白蟻等害堤動物檢查和滅治時,不能對服務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管。
3.3 防治技術水平較低
目前廣西水利工程白蟻防治服務企業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原因如下。① 部分企業未能因地制宜地采取滅治措施。如使用當地白蟻不喜食的松木段作為誘殺劑載體難以吸引白蟻取食,且不做防雨措施,易導致誘殺劑流失。② 未能嚴格遵守“三環節、八程序”。部分施工隊伍不清楚防治重點,投放餌料后未開展復查;采用挖巢捉蟻的方式破壞堤壩,未回填夯實,危害大壩安全。③ 部分防治企業服務較差。在壩肩山頭林間挖巢抓白蟻來充數,防治面積計算不準確。防治企業整體技術水平較低是廣西水利工程白蟻危害問題治而不止、長期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3.4 日常管護不到位
《水利工程白蟻防治技術指南(試行)》指出,白蟻等害堤動物防治,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水利工程日常管護才是根本之策。然而日常檢查發現,存在白蟻的水庫大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壩坡雜草過多的問題,部分水庫大壩還存在使用除草劑破壞護坡草以及木料堆積等問題。堆積的木料是白蟻的天然食源,為白蟻提供了有利繁殖條件。利用除草劑除雜草則會一并除去原有的護坡草,加劇壩坡因流水沖刷受到的侵蝕作用,長此以往會嚴重危害大壩安全。
3.5 工作機制不完善
工作機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 未編制廣西防治技術規范。白蟻和其他害堤動物防治各環節缺乏技術標準規程的約束和指導,企業防治行為不規范,管理部門缺乏監管依據,防治效果難以保障。② 定額標準不完善。灌漿環節的定額標準未明確規定,目前8元/m2的參考定額標準偏低,不能達到施工效果。③ 資金下達時間滯后。2023年廣西白蟻防治專項資金在7月份下達,因此大部分地市在7~9月才開始進行白蟻防治。然而汛期多雨,誘殺藥易流失,且該時期白蟻不活躍,誘殺效果十分有限。
3.6 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究薄弱
廣西科研機構較少,對本土害堤動物生活習性的基礎研究與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防治的技術研究較少,相關專利申請與論文發表數量極少。廣西現階段水利工程白蟻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檢查、藥殺、探巢、灌漿等方法。所用藥劑、手段都較為傳統,智能簡便的探測儀器、監測技術等應用較少。
4 解決對策與建議
4.1 提高思想認識
深刻認識到做好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爭取資金保障,加強對防治企業的監管。加強危害檢查、防治技術等知識的科普宣傳,提高管理部門與群眾的防治意識,形成工作合力。
4.2 重視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培養
加強防治知識培訓,組建專家庫,逐步構建水利工程白蟻防治專業管理團隊。大力舉辦專家講座培訓,通過開展白蟻防治技能競賽,激發管理人員或服務企業的積極性,提升其專業能力。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總結有益經驗,及時通報推廣典型案例,打破信息壁壘,促進不同地區防治經驗交流,互相借鑒。
4.3 加強常態化管護
加強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職責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主體責任。建議將白蟻防治納入廣西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和考核評價內容,做好壩坡草皮養護,及時清除白蟻喜食物料,強化白蟻分飛期燈光管控;提升信息化水平,使用智能監測設施,加強春、秋兩季害堤動物日常巡查檢查與監測,重點檢查曾經發生過危害的部位,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
4.4 建立健全防治工作體系
建立健全廣西水利工程白蟻防治等害堤動物防治管理體制,重點做好以下方面。① 定規范。研究制定廣西水利工程白蟻防治管理辦法、技術規范,修訂完善定額標準,保障白蟻防治規范進行。② 強監管。規范市場行為,對白蟻防治企業實行準入制,加強企業資信管理,糾正白蟻防治單位散、多、亂的局面[22]。③ 完善信息庫。市、縣管理單位應及時收集整理檢查、防治工程的信息資料,上報自治區有關管理單位備案。自治區管理單位利用信息庫做好白蟻防治規劃,分階段有步驟地指導全區水利工程白蟻防治工作開展。④ 多渠道開展防治,將白蟻等害堤動物防治納入新建、改建、除險加固工程規劃設計和建設內容中。在新建項目中要求必須進行害堤動物檢查,檢查結果與防治設計需體現在工程初設報告中,所需費用列入投資概算。
4.5 加強科學研究
加大白蟻防治科研攻關支持力度,與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合力。一方面,加強技術應用研究,積極開發自動監測預警技術及設備[23]、研制綠色環保型防治藥物、探索生物防治等新型治理方法等,增強害堤動物危害預防、發現、治理能力,逐步實現末端治理向前端預防轉變。另一方面,強化白蟻等害堤動物習性規律、發展趨勢、危害機理、生物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基礎研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采用“揭榜掛帥”等激勵方式開展技術攻關。
5 結 語
白蟻等害堤動物是危害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的重要致險因素,近年來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廣西具有適宜白蟻繁殖的自然條件,水利工程易受白蟻危害。本文通過分析2023年廣西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危害普查數據,揭示了廣西水利工程害堤動物防治現狀,結合廣西實際總結水利工程白蟻等害堤動物防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為提升廣西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水平、解決害堤動物危害問題、保障堤壩安全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沃玉報,姚璐,張友才,等.長江南京河段堤防白蟻防治技術實踐[J].水利水電快報,2021,42(3):65-67,73.
[2] 趙群群,王琰.水利工程堤壩白蟻防治裝置設計研究[J].水利水電快報,2022,43(增1):22-24.
[3] 杜浩,芮有春,梁建.白蟻智能監測在堤壩工程中的應用與展望[J].中國水利,2023(15):65-68.
[4] 李翡翡.水庫堤壩白蟻洞地質雷達探測研究[D].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23.
[5] YANG X,HENDERSON G,MAO L,et al.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 detecting the hazards and risks of termites and ants in soil levees[J].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09,38(4):1241-1249.
[6] 劉向陽,郎金慧,杜浩,等.安徽滁州市堤壩白蟻防治現狀與技術探討[J].中國水利,2023(15):40-44.
[7] 孫鋒明.江陰市江港堤白蟻防治蟻巢開挖法探析[J].江蘇水利,2017(12):28-30.
[8] 曾曲星,熊本興.陸水水庫土壩白蟻防治措施與效果分析[J].人民長江,2013,44(18):27-29.
[9] LI Y,DONG Z,PAN D,et al.Effects of subterranean termite nest architectures on earth embankment seepage and stability[J].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2020,18(2):367-384.
[10] LI Y F,MINH H L,CAO M S,et al.An integrated surrogate model-driven and improved termite life cycle optimizer for damage identification in dams[J].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2024,208:110986.
[11] LI Y,DONG Z,PAN D,et al.Effects of termites on soil pH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ermite control 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J].Sociobiology,2017,64(3):317-326.
[12] 蘇忠輝,葉乃虎,龐立強.廣東省水利工程白蟻防治技術與策略研究[J].中國水利,2023(15):23-26.
[13] 周貴寶,許愛如,張大偉,等.江蘇堤壩白蟻防治技術探討[J].江蘇水利,2016(7):44-46.
[14] HADDAD C R,BRABEC M,PEKR S,et al.Seasonal population dynamics of a specialized termite-eating spider (Araneae:Ammoxenidae) and its prey (Isoptera:Hodotermitidae)[J].Pedobiologia,2016,59(3):105-110.
[15] ZIMMERMAN R B.Sibling manipulation and indirect fitness in termites[J].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1983,12(2):143-145.
[16] LERTLUMNAPHAKUL W,NGOEN-KLAN R,VONGKALUANG C,et al.A review of termite speci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ailand[J].Insects,2022,13(2):186.
[17] CHELLAPPAN M,RANJITH M T.Termites[M]∥Omkar.Polyphagous Pests of Crops.Singapore:Springer Singapore,2021:51-104.
[18] SAJAP A S,AMIT S,WELKER J.Evaluation of hexaflumuron for controlling the subterranean termite 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Isoptera:Rhinotermitidae) in Malaysia[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0,93(2):429-433.
[19] FU R,LUO J,FENG K,et al.Termite-killing components in Serratia marcescens (SM1)[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20,32(4):1739-1744.
[20] 陳春,黃樹春.廣西水庫大壩白蟻防治淺析[J].廣西水利水電,2010(5):67-69.
[21] 閉小棉,黃樹春.廣西水庫大壩白蟻防治管理探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5(7):200.
[22] 李發鵬,楊彥明,孫波揚.“兩手發力”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護的分析與思考[J].人民長江,2023,54(增2):216-219.
[23] 王翔,鄭淇文,張志勇,等.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水利工程安全監測現狀及提升策略[J].水利水電快報,2023,44(3):76-83.
(編輯:李 晗)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st control for termites and other dam damaging animals in Guangxi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YA Xijia,XIE Songbin,LAO Yu
(Guangxi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and River Management Center,Nanning 530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projects in Guangxi,and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water projects,we combined the survey data for 2023 on the damage caused by termites and other dam damaging animals in Guangxi,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damage rates of various dam damaging animals in different scales and type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Guangxi in 2023,explored thei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and proposed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Guangxi were primarily affected by termite damage,with termite damage rates of for reservoir dams,rates of other dam-damaging animals on reservoir dams,and rates of other dam-damaging animals on embankments were 57.16%,2.40% and 1.54%,respectively,and all of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The damage rates in each city exhibited significant spatial heterogeneity.The six proposed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were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am damaging animals on embankments in Guangxi.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s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Key words:
reservoir dam; embankment; termite; pest control for dam damaging animals; Gua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