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9 日,深圳“南山因為期末試卷太難延時20分鐘”沖上熱搜。原因是題目過難,四年級數學考試延長20分鐘。
不少家長看完深圳南山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后不淡定了,原計劃考試時間90 分鐘,一共36 道題,整整6 頁A4紙,僅算一下時間,平均每道題150 秒鐘,即兩分半鐘一道題。這兩分半鐘,四年級的學生需要讀題、理解、思考、計算、書寫。
網名為“躲藏的卡通車”的網友表示,自己是清華大學畢業,看完這份試卷后特別氣憤:“不要覺得大語文時代就可以搞幾個成語、幾段古文扯到數學卷子上,覺得提升了試卷水平,真正的數學永遠凝練在簡潔的幾段符號中,而不是散在一堆沒有用的文字信息中。”此番觀點引來不少點贊。
不少家長猜測,深圳南山這份試卷是為了適應中高考的改革,畢竟高考數學題閱讀量也越來越大。廣州一重點中學數學老師周老師強調,這是對高考數學的誤解。“其實早在三年前,高考數學就開始‘瘦身’了,新高考數學題量有所減少,更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倡導‘多想少算’,題目思維量充足,學生若能充分思考,可能會發現更巧妙的解題方法。”
周老師表示,為了適應情景化和生活化,在數學試題里出現兩三道貼合生活場景的數學題無可厚非,但不能整張試卷全是這樣的題,這樣反而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不利于數學本質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的核心素養之一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思維品質,提升邏輯推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小學生而言,數學學習要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確保學生在計算運算等方面能夠過關,為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p>
周老師強調,不管如何變革,數學的本質依舊是追求簡約之美,避免過度復雜化,“我們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讓學生領略到數學本身的思維之美,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p>
(摘自《羊城晚報》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