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和越南交界的憑祥市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熱和滿眼的綠色,對于不遠萬里從北方乘坐近4 個小時飛機的我們來說,完全就是兩個季節的瞬間轉換。憑祥幾乎有點越南的感覺。在中越邊境的交界線,的確能感受到鄰邦山水相連、一衣帶水的美譽,越是靠近越南邊界,越南餐館就越多。嘗一嘗憑祥越南菜是這次邊境之旅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項目。
在憑祥市區的邊界處有一家叫“半月灣”的越南菜館,裝飾風格具有鮮明的越南特色,拱形的窗門、豆綠色的墻面、木頭格柵的窗戶,透出早年法國殖民時期的情調,像越南著名導演陳英雄電影《青木瓜的味道》中充滿浪漫與溫情的法式建筑風格。而越南當地所特有的黑色紅木椅子上鑲嵌的貝殼圖案,顯得這是一家地道的越南餐廳。
香茅草牛肉:香茅草是南方當地隨處可見的香草,藥書上介紹是一味中藥,本身又是一種香料。牛肉條過油后在溫度的加持下和新鮮的香茅草混合,散發出淡淡的香氣,過油牛肉條像手指粗細,大概20 厘米長,香茅草和肉條卷在一起,互相潤染著。一只兩層竹編小挎籃非常具有南方特色,下層鋪著的新鮮薄荷葉和紫蘇葉作為卷肉的輔助食材,可以裹著牛肉條吃,真正做到了鮮香無比。
軟炸小排骨:據說這里的排骨都是廣西當地類似于小香豬大小的小乳豬,骨頭很容易與肉分離,短短小小的排骨適合入口,肉質柔軟蓬松,酥酥嫩嫩的,不需要費勁咀嚼就可以輕松下肚。焦黃色的小排骨點綴幾條細細的、嫩綠色的細筍,橫豎碼放在上面像一幅打破構圖的畫。其中,最上面覆蓋著的一片圓形的黃色檸檬絕對是此道菜的靈魂,輕輕擠上幾滴,提味的酸和鮮充分融合釋放,讓肉質瞬間變得更加柔軟細滑,絲絲香氣隨著表面直接進入鼻腔,如醍醐灌頂一般。肉質的鮮美與檸檬的芳香如此和諧統一。
越南素春卷:素包不素是因為有大蝦,蔬菜加上蝦仁幾乎是減肥人士的最愛。用超薄米皮做成包裹食物的面皮,米皮子幾乎是透明的,包起來的素菜有紅的、綠的、白的,若隱若現,有一種“萬物皆可包”的感覺。新鮮的菜芽仿佛在米皮內茁壯成長,萌生朦朧的美,其中有胡蘿卜條、筍條、生菜、黃瓜、薄荷,據說有的店還用羅馬生菜或者苦菊填充春卷。大只的新鮮蝦仁是此道菜的亮點,在綠色菜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誘人。用一條長長的,一定要帶著花頭的韭菜苔作為捆綁物(代替繩子),既悅目又在細節上保持素春卷本來的清爽。如果覺得口淡,兩小盤兒一紅一綠小米椒汁(醬),加入蒜和香蔥切碎末作為蘸水,同春卷配合起來相得益彰。
吃到這么多精致的越南菜,突然感覺有點吃驚。記得七八年前我在歐洲的丹麥出差,在一個大市場吃過越南人自家經營的越南餐,4 個大的不銹鋼盆像蓋澆飯一樣,湯湯水水的混在一起,只是記得有點酸、有點甜、有點咸,還有黃豆點綴其中,很像我們的蓋澆飯,至于食材內容則更是一頭霧水。當時認為那可能就是越南菜,莫非今天的越南菜改頭換面了不成?文學大家錢鐘書說過一句名言:“雞蛋好吃,還管是哪一只雞下的蛋呢?就是說好吃就行!”經過打聽,這家餐廳掌管后廚大勺的廚師們還真的沒有一個是從越南來的廚子。那我想說,今天在憑祥吃的所謂越南菜應該是改良過的越南菜? 想象中的越南菜?或者叫中越友誼菜?不管怎樣自己覺得好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