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們走出田園新居,遛著彎就能欣賞兒童畫國際巡展;走累了便可在林下悠閑小憩、品味咖啡;孩童們則在草坪上呼朋引伴、奔跑嬉戲……這樣的愜意生活,對于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村民趙磊來說,已是日常。
曾經的破舊農房被拆除,殘次苗木被替換,泥土路硬化處理,川西原始林盤的樸素模樣已煥然一新。藝術美學、田園自然風景與鄉村恬靜休閑生活在這里相融合。“環境美了,城里人都愿意來這兒耍,我們也可以陶冶情操。”村民們紛紛感慨。
這一改變,都源于壽安鎮的民生實事項目——茍家院子精品林盤保護項目。該鎮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林盤資源優勢,從民生實事小處著手,探索鄉村文旅產業發展的新模式,以項目為樣本,打造林盤新經濟,讓美術館這一“高大上”的文化符號,在鄉野自然中生根發芽。
群眾共建盤活資源
鄉間林盤煥發新生
在網絡社交平臺上,茍家院子精品林盤核心——岷江美術館,已成為溫江區鄉村的標志性建筑,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打卡。然而,回溯至 2022 年岷江美術館初落成時,其周遭環境尚顯粗糙,配套設施未能同步跟進,導致發展潛力受限。
“茍家院子片區處在岷江書院文旅度假區輻射范圍,與岷江書院隔路相望。”壽安鎮人大主席劉勇對此感慨良多:“一方面,我們亟須構建更多能讓游人駐足的消費場景與休閑空間,以實現與岷江書院等周邊資源的相互映襯與共贏發展;另一方面,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日益強烈,他們期盼著家園環境的全面提升。”
在基礎條件設施相對完善的情況下,村民們對改善居住環境、增加休閑文化空間的項目積極性高,很快便達成了共識。2022 年12 月,在鎮人大五屆三次會議上,“茍家院子精品林盤保護項目”作為 2023 年5個民生實事項目之一,高票通過。
項目建設內容涵蓋田園咖啡廳、藝術長廊、岷江村鄉土文化展示景墻、場地景觀提升改造等,意在整體盤活岷江美術館周邊場景,打造鄉村標志性景觀景點。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群眾早日受益,鎮人大主席團特邀 15 名群眾代表和 5名人大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對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監督。其間,他們及時發現并交辦問題10條,均得到了采納和落實。
“建設之初,美術館前的光纖電纜等雜亂無章,與整體風格很不協調,我們形成反饋意見后,經人大主席團與有關部門協調,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作為群眾代表的村民趙磊介紹。
經過 4 個月的緊張施工,茍家院子精品林盤保護項目于2023年5月如期完工,總投資76萬元。2024年4月,岷江美術館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最美鄉村公共文化空間”。
民生實事深得民心
鄉土與藝術有機結合
“想不到在一個鄉村美術館,竟然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繪畫作品!”市民楊曉琳在參觀完畫展后驚喜地分享道。
2024年9 月,“走近原生態”兒童畫國際巡展(四川成都站)在岷江美術館開幕,展出了十余個國家的260余件作品。原本為期一個月的畫展,由于觀眾的熱烈反響,延期至11月20日。岷江美術館更是作為“兒童畫國際巡展”的長期合作伙伴,成為了中西部地區唯一的承辦單位。
走出美術館,藝術長廊上同樣展示了諸多藝術作品,鄉土文化展示景墻更是點綴出滿滿的藝術氛圍。院落內,長長的桌椅上,不時有人閑坐聊天、品嘗咖啡。
游客為鄉村發展帶來更多可能。壽安鎮人大主席劉勇介紹,村集體將林地、集體建設用地資源折價150萬元入股,不僅每年有8萬元的收益分紅,還能享受入股資金5%的年底分紅收益。
岷江村村民余尚明就是其中的直接受益者,一提起這事,他就非常高興:“通過院落優改,我們告別了破舊的農房,搬進了集中安置點,農用地每畝還能獲得2400元的土地租賃費。”
村民茍瓊英則負責場館的清潔衛生工作,在家門口上班、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讓她格外滿意。
項目建成后,岷江村的面貌仍在以每日可見的速度發生蛻變。一批精品民宿、營地、餐飲品牌紛紛落戶岷江,投資8000萬元的桂雨杏林項目開工建設,投資4000萬元的岷江書院四期也在加緊籌備中。
項目的建成還悄然滋養著群眾的精神世界,潤物無聲地改變著鄉民氣質。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參觀到國際品質的藝術展會,每月在村里就能聆聽專家的現場授課。大家真切感受到生產生活條件實實在在的改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