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學校門口的道路年久失修,以前下雨的時候泥濘不堪,家長們接送學生很不方便。現在修成了嶄新的柏油路,方便了師生出行,看著也漂亮,大家都很滿意,特別感謝人大代表一次又一次地監督。”看著學校門口前剛鋪好的柏油路,大口鎮鐵村小學校長王會朝欣慰地說。
鄉村道路改建項目是民生工程,是人大代表一直關注的重點。目前,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大口鎮、高龍鎮的鄉村道路改建項目順利通車,不僅解決了山區群眾出行難題,也進一步提升了鄉村整體環境面貌。
鐵村小學是大口鎮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學,全校現有學生198人,教師20人。原來的村莊主干道較窄且坑洼不平、容易積水,不利于村民及師生出行,影響該村對外形象。去年,鐵村“兩委”班子團結協作、主動作為,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入手,克服村里財力小、基礎差的困難,主動向相關部門對接申請,為村里爭取到了道路提升工程的扶持項目。
根據小學負責人和家長們的反映,鐵村將學校門口的道路修繕項目納入村里道路提升工程,大口鎮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將學校門口的道路修繕項目列為重點監督事項,并列入了偃師區人大重點監督的工作之中。
通往學校的道路上,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鋪設道牙,道路兩旁栽種花卉苗木,對沿街建筑物進行墻體繪畫并規劃了停車位,新鋪設柏油路長達1300多米,僅兩天就鋪設完畢。
鋪的是村道,通的是民心。
鐵村鄉村道路“白變黑”項目,是大口鎮著力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的縮影。接下來,大口鎮將持續推動道路改造項目,做好已改造農村道路的后續管護工作,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大口鎮的道路修得好,我們高龍鎮的道路也不落后。”偃師區人大代表王玉合笑著說道。近年來,高龍鎮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順利開展道路“白變黑”工程。
高龍鎮高崖村的施工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瀝青攤鋪機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作業,壓路機在剛剛鋪設的路面上來回穿梭碾軋,在機器的陣陣轟鳴聲中,平整光滑的道路逐漸成型。
在此次工程推進中,高崖村秉持著“白加黑”的拼搏態度,白天黑夜無縫銜接、全力以赴,極大地加快了“白變黑”的工程進度。全體施工人員經過2天的緊張奮戰,順利完成改造任務。累計改造村內主干道1200余米,共鋪設瀝青8000余平方米。改造后的鄉村道路不僅是連接村頭村尾、田間地頭的通道,更成為村民心中的“幸福路”。
近日,半個寨村主干道“白變黑”鋪設完畢,作為半個寨村的交通 “大動脈”,這條主干道升級改造的意義非凡。嶄新的瀝青路面極大地提升了道路的品質與形象。據了解,此次鋪設道路1000米,總面積約5300平方米。
村民們對道路提升帶來的改變看在眼里,喜在心頭,紛紛給出好評。“這路一修,整條街道都變得干凈了,騎車過去也非常平整。”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道路是改善農村交通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生活質量的關鍵舉措,偃師區人大將繼續監督各類民生工程的實施,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