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家禽產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禽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對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家禽科學》雜志為例,探討科技期刊助力家禽產業發展與創新,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家禽科學》雜志作為家禽領域的專業省級科技期刊,通過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提供人才支撐與組織科普活動、增加宣傳渠道與力度,全面服務于家禽產業的全產業鏈,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保障了家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關鍵詞:科技期刊;家禽產業;發展與創新;鄉村振興;《家禽科學》
中圖分類號:S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2-0001-04
2024年11月27—28日“重慶永健杯2024家禽科學發展與創新大會暨山東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年會”在濟南舉行。本次大會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主辦,山東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專業委員會、《家禽科學》編輯部承辦,來自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農業大學、揚州大學、廣西大學、聊城大學等單位的科研專家與益客集團、和康源集團、重慶永健等企業的技術專家分享了生物技術、疾病防控、家禽育種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創新思考,見圖1。這是《家禽科學》雜志助力家禽產業發展與創新,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實踐縮影。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山東省數據開發創新應用實驗室(智慧養殖)/《家禽科學》編輯部,
山東 濟南 250100]
收稿日期:2024-12-18
基金項目: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創新工程(CXGC2024B07)
通信作者:殷若新(1977—),男,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智慧養殖與環境控制研究, E-mail:272877931@qq.com
1 家禽產業與科技期刊《家禽科學》
家禽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蛋雞、肉雞、水禽、鴿子等多種家禽的養殖,其中雞的養殖規模最大。從飼養規模和產品比重來看,禽是我國重要的養殖品種,禽肉和禽蛋在我國居民膳食消費中占據著重要角色,且禽肉占比漲幅最為明顯[1]。家禽業快速擴大,發展勢頭好,飼養量自2000年以來逐年穩步上升,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底,禽蛋產量由2018年3 128.3萬t增長至3 563.0萬t,增長幅度13.90%[2]。家禽業不僅關系到人們的食物消費結構,也是全面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之一。當前,養殖業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對禽產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順應適度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要求[1],以科研創新促進產業發展,提升家禽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更好地促進產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與鄉村振興。
科技期刊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服務國家科技戰略、服務國家科技創新、服務科技人才培養、提升我國科技實力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3]。科技期刊有三個重要的責任,其中之一是與新質生產力協同發展,促進科技成果的國內循環與國際互動[4]。中文科技期刊可分為學術期刊、技術類期刊和科普期刊。技術類期刊與技術創新和生產實踐聯系緊密,在響應國家重大需求、引領行業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培育技術人才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5]。《家禽科學》雜志(China Poultry Science),原《山東養禽》(1979—1987)《山東家禽》(1988—2004),1979年創刊,是由山東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專業委員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主辦,主管單位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是關注家禽領域的專業省級科技期刊。近年來,《家禽科學》在行業動態預警、遺傳育種、營養飼料、疾病防治、設施裝備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有效促進了家禽產業升級與應用推廣,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2 《家禽科學》助力家禽產業發展與創新,推動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而《家禽科學》辦刊方針正是這三級跳中的“推廣應用”,堅持面向生產、面向基層,為一線生產、科研和教學提供服務,促進我國家禽業持續、健康發展[6]。
2.1 傳播知識,推廣新技術新品種
期刊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傳播知識[7],作為關注家禽領域的專業省級科技期刊,《家禽科學》辦刊46年來,一直致力于宣傳應用技術,普及與提高家禽科學養殖水平。主要讀者對象為全國大、中、小養殖企業的技術人員、飼養人員;全國各地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的師生及全國各地畜牧獸醫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員。統計結果顯示,2023年推廣藏雞健康養殖技術、817肉雜雞智能化多層立體養殖技術、肉鴨糞污陽光房異位生物發酵床處理技術、鵝肥肝等新技術及山地烏骨雞、磐石灰鵝等地方品種25項;2024年推廣林下生態養雞關鍵技術、汶上高產粉殼蘆花蛋雞選育、“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供熱技術等新技術及寧鄉灰湯鴨、魚臺縣朗德鵝、吉林地方黑羽雞、湘東雞等品種34項,較2023年增幅36%。這些文章的出版高效傳播了家禽領域的新技術與應用、家禽品種,幫助家禽產業相關科技人員快速了解當前的行業動態、促進知識的傳播和新技術品種的推廣。
2.2 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促進產業成果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2024年山東省委一號文件:《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中強調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項措施來推動農業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為了更好地響應國家重大科技政策,更好地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和鄉村振興,《家禽科學》雜志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延伸服務范圍和功能,通過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組織產業論壇等活動,促進家禽產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2023年3月15日《家禽科學》編輯部承辦“2023禽病研討會暨山東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專業委員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圍繞近期主要禽病病癥、原因、監測及流行動態等,研究分析疫情形勢探討防控策略、養殖管理規范化,為山東家禽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方向提供了智力支持;2024年11月27—28日承辦“重慶永健杯2024家禽科學發展與創新大會暨山東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年會”,以“科研創新為家禽行業注入澎湃動能”為主題,以科研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為宗旨,構建服務家禽產業“生產、養殖、研發、學術、貿易、合作”的交流平臺,推動家禽產業科技進步。
2.3 提供人才支撐,提升稿源質量
《家禽科學》編輯部現有專職從業人員7名,其中博士1人、碩士5人,并依托編委、編審團隊及家禽所專家團,為《家禽科學》及家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智力保障。近幾年,編輯部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爭取高質量稿源,許多青年科研人員在《家禽科學》雜志上發表科技論文,張紅等[8]發表的鵝星狀病毒病原學研究進展,下載量700余次,得到了行業的認可和一致好評,為推動家禽科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4 組織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提升大眾科學素養
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升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而打造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9],離不開科普活動的開展和普及。科普活動還能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通過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科學知識傳遞給養殖行業從業人員,提高她們的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并幫助他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此外,科普工作還能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家禽科學》雜志積極參加全國科普日山東省主場活動、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創新支撐科普惠農”科普專題展等活動,通過“科技服務”(圖2)、“科普工作室”等形式,嵌入家禽產業發展領域,豐富和拓展科普服務覆蓋面。
2.5 增加宣傳渠道與力度
為拓展傳播渠道、加快全媒體傳播矩陣的構建,《家禽科學》公眾號自2017年3月31日運營以來,已發表原創文章700余篇,極大促進了家禽新技術的普及,也擴大了期刊的影響力。同時深耕家禽產業促進鄉村振興,通過推廣發布滑液囊支原體專題、肉鴿專題等內容吸引讀者的關注和保持讀者的興趣,并定期收集讀者對新技術的需求信息及時調整文章推送策略。配合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院科普周等宣傳活動及時發布家禽產業動態,報道推廣家禽產業的新技術與應用,推廣區域性家禽產業鄉村振興的成果。
這些措施的實施也提高了《家禽科學》的內容質量與影響力,統計結果顯示:2023年刊發文章237篇,其中基金資助56項,基金資助文獻占比23.63%;2024年發表文章311篇,其中基金資助75項,基金資助文獻占比24.12%,呈上升趨勢,形成良性循環。
3 鄉村振興背景下《家禽科學》的發展思考
產業的多元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10]。《家禽科學》雜志作為1979年創刊的一本關注家禽領域的專業省級科技期刊,立足科研院所,服務廣大一線家禽產業相關從業人員,通過傳播、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提供人才支撐及組織科普活動、增加宣傳渠道等措施,有效地促進了家禽產業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隨著科技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禽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中文科技期刊需要不斷創新辦刊理念,優化內容結構,提升服務能力[10],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家禽產業和鄉村振興。展望未來,《家禽科學》雜志將繼續發揮在家禽產業多元化發展中的服務支撐作用,通過內容提質、拓寬稿源渠道、系統性培養青年編輯人才等方面提高辦刊質量,同時加強期刊內外部交流、加強期刊人才隊伍建設,發揮好傳幫帶作用等,以適應全面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家禽產業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景麗,孫建軍.我國養殖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畜牧產業,2024(11):19-27.
[2]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24[M/OL].[2024-12-1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https://www.stats.gov.cn/sj/ndsj/2024/indexch.htm.
[3] 田旭,薛麗苗,董怡君,等.我國工程技術類英文科技期刊辦刊特點與啟示[J].傳播與版權,2023(1):36-39+67.
[4] 何滿潮.開放科學與期刊重任[R/OL].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24[2024-12-14].https://gdue.cumtb.edu.cn/info/1003/3172.htm.
[5] 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編.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4.
[6] 吳偉偉,韓艷,李惠敏,等.家禽專業科技期刊在家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與擔當—以《家禽科學》高質量發展探索為例[J].家禽科學,2024,46(12):1-4.
[7] 任勝利.有關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的思考[R/OL].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24[2024-12-14].https://cessp.kejie.org.cn/a2183.html.
[8] 張紅,田秋豐,陳志峰,等.鵝星狀病毒病原學研究進展[J].家禽科學,2024,45(2):53-56.
[9] 魏永蓮.做好農村科普助力鄉村全面振興[N].光明日報,2024-06-13.
[10]楊陳,王麗芳,郭學蘭,等.農業科技期刊服務油菜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24,44(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