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榜樣”熠熠生輝,“文明街巷”煥然一新,“文明集市”人頭攢動,“文明畫報”扮靚城市,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2024年,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戰線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堅持“為民惠民靠民”,以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讓我們一同重溫2024年那些觸動心靈的瞬間。
時代楷模、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新時代好少年、以凡人善舉傳遞蓉城之光的“平凡之善”……走過2024年,這些文明人物讓我們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愈加鮮亮。
“時代楷模”國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黨員服務隊
22年“有呼必應”,24小時“在線”服務15個社區,10萬多客戶,累計開展搶修和上門服務10萬余次,接聽求助電話15萬余次,“有呼必應、有難必幫”,他們就是“時代楷模”國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黨員服務隊。
全國“新時代好少年”陳科
面對命運的不公,成都學子陳科沒有選擇抱怨,而是勇敢戰勝病魔,用堅韌的意志和向上的精神回饋著這條充滿荊棘的人生之路,照亮他人的同時,自己亦踏光前行,獲評全國“新時代好少年”。
醫務人員夏明婭、彭艷芳在成都東站“生死救援”
成都東站候車廳一名旅客突然倒地不起,心臟驟停,準備乘車的兩名醫務人員夏明婭、彭艷芳極限上演“生死救援”,為這位旅客贏得了寶貴的生命時間。
那些人
成都8位入選第八屆四川省道德模范
從事蜀錦織造工藝50余年的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所長胡光俊、用心用情照顧癱瘓公公和腦萎縮婆婆的溫江區永寧街道杏林社區居民楊忠建、與小伙伴注冊成立公益組織在成都等7個片區開展扶貧助困、扶老助殘、賑災救助等公益活動的蒲斌……在第八屆四川省道德模范發布盛典上,成都8位道德模范,用他們的事跡凝聚起向上向善道德力量。
“砸車俠”焦大銀
正值豐水期的府河河水洶涌,一輛白色小車掉入湍急河流中。焦大銀等人爬上車頭砸窗救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見義勇為的真諦。
李南宣免費為居民修家具、磨刀
雙流區西航港街道機場路社區居民李南宣,因意外事故導致失去四根手指,在小區里開工作室,免費為居民修家具、磨刀,一干就是十多年。
那些事
文明月月行、微笑行動、村里的年輕人、社區的熱心人……一樁樁文明事持續擦亮“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的人文標識。
文明月月行活動集錦
2024年以來,圍繞文明衛生、文明家庭、文明先鋒、文明鄉風、文明旅游、文明公益等主題,“文明月月行”倡導活動共開展1.6萬余場。線上線下覆蓋市民超1000萬人次。
村里的年輕人們書寫新時代鄉村故事
鏈接高校資源、探索新興模式、在土地上播種愛與希望……在廣袤的鄉村田野上,一群村里的年輕人們鉚足干勁,用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按下鄉風文明“快進鍵”,書寫新時代的鄉村故事。
社區里的熱心人講述鄰里和諧的暖心故事
他們嗓門大、精神好。遇事一聲吼,他們愛湊熱鬧、包打聽,“張家長李家短”都曉得……社區里的熱心人們擁有著閑不住的“熱心腸”,傾聽居民訴求、為民排憂解難,用愛心和行動構建著和諧美好的社區環境,講述著鄰里和諧的暖心故事。
微笑代言人們用行動串聯起幸福成都的精彩故事
暖心微笑、熱情問候、主動詢問、細致說明……全市窗口行業的微笑代言人們,用笑容傳遞暖意、傳遞文明和正能量,服務于成都營造良好的消費和營商環境,串聯起幸福成都的一個個精彩故事。
那些場景
城市文明畫報、菜市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公園……每一處街頭巷尾的文明場景,都用微光將城市照亮,透過一個個可感、可知、可及的新場景,成都的文明變得具體而生動起來。
城市文明畫報
成都市文明辦聯動清華美院、成都市攝影家協會、成都市作家協會、成都畫院等業界專家,及各區(市)縣委宣傳部,運用人文攝影、現代油畫、繪畫等方式,創新創作城市文明畫報,并在城市重要路段、點位首批刊播投放1.6萬余幅,傳遞城市溫暖,展示文明形象。
菜市書屋
在成都不少菜市的角落,屋外人聲鼎沸、蔬果飄香,屋內老少咸集、書香滿堂,“菜市書屋”交疊出獨特而奇妙的美好氛圍感。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公園“山上文明里”
成都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公園“山上文明里”,一場場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活動如火如荼進行。
“文明興蓉”智慧平臺
文明興蓉”智慧平臺充分發揮陣地管理、活動參與、社交互動,指揮調度等綜合功能,推動文明實踐線上線下聯動。在全市社區建立1.5萬余個文明實踐微信群,嵌入“雷鋒熱線”自動采集、轉辦群眾需求,累計解決群眾需求近19萬個。
(成都市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