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南京的街頭巷尾,你會發現,這里的秋,不同于北方的蕭瑟,也不同于南方的濕冷,它帶著一種恰到好處的涼爽與寧靜,讓人心生愜意。街邊的銀杏樹開始泛黃,金黃色的扇形葉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如同無數只小手,在歡迎每一個踏入這片土地的人。而那些歷經滄桑的梧桐樹,更是換上了金黃色的外衣,將整個城市裝扮得分外亮麗。
南京剛剛過去的夏天,陽光過于濃烈,夏季那火爐般的威力,依然讓人們無奈地承受著。中午的日光,能將人影烙在地面上。而且,這種熱不像北方的熱,有間隙,干爽,南京的夏天,早晚都熱,除了空調房和防空洞,你沒有別處可躲。
南京的秋天,就與眾不同了:陽光友善寬容,在著裝上給人更多自由。空氣清新,沁人心脾,給人們遮陰罩涼,忙了一個夏天的樹木,枝葉依然茂盛,為人們制造著充足的氧氣,使人神清氣爽,精神振奮;隨著季節的變冷,樹葉即使要落,飄落的姿態也極富詩意。你看,楓葉是紅的,墜落時悄無聲息,無人知曉。銀杏葉是金黃的,墜落時如蝴蝶紛飛,保留累累的果實;法桐葉不枯,落地有聲,覆滿馬路,像是給地面蒙上一層厚厚的地毯。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歷史的滄桑與文化的積淀。秋日的南京,更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歷史遺跡,秋日沉思,在你眼前悠悠展開。
漫步在中山陵的林蔭道上,你會看到兩側高大的法國梧桐,它們仿佛忠誠的衛士,守護著偉大革命先驅。秋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乎在低語著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崇高理想。登上靈谷塔,遠眺整個南京城,秋色燦爛,層林盡染,那份壯麗與寧靜,讓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思考著歷史的厚重與個人的渺小。
而走進明孝陵,則是另一番景象。石象路上,秋風輕拂過神獸的脊背,仿佛能聽見它們穿越時空的低吼。秋日的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在斑駁的石道上,你每邁出一步,都能踏出歷史的回響。陵園內,古木參天,落葉鋪滿了小徑,每一步都顯得那么沉重而莊嚴,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去感受那份歷史的深邃與滄桑。
南京的秋日,不僅僅是一個季節的更迭,更是一種心境的轉換。它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與喧囂,沉醉于這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土地之上。在這里,時間仿佛變得緩慢而悠長,讓人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思考,去感悟,去珍惜。
當秋日的最后一抹余暉灑在南京城頭,當最后一片落葉緩緩飄落,你能感到,南京的秋日即將離去,但它留給你的,將是永恒的記憶與無盡的遐想。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你身在何方,只要想起南京的秋日,心中便會涌起一股溫暖而強大的力量,那是對自然和歷史的敬畏,對民生和文化的熱愛,對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的向往與追求。
作者簡介:
何樹宇,江蘇南京人,博士、博士后,高工,攝影家,作家,現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科研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