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或彌漫性炎性損傷性疾病。其中,暴發性心肌炎作為一種特殊且最為嚴重的心肌炎類型,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在極短的時間內,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并發呼吸衰竭、肝腎功能衰竭等極為嚴重的繼發性多器官功能衰竭。盡管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病率不高,但其病死率高達80%,令人震驚,被視為青壯年猝死的重要“元兇”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病初期,其癥狀與感冒極為相似,如發熱、疲乏、身體酸痛、惡心等,這往往導致患者將其誤認為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而忽視。然而,隨著病毒感染悄然侵入心肌,除了病毒對心肌細胞的直接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被激活。在免疫系統全力抗擊病毒的同時,由于難以分辨“敵我”,往往會對正常的心肌細胞造成“誤傷”。尤其在青壯年人群中,由于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良好,對病毒入侵的殺滅能力較強,在免疫系統“大開殺戒”時,會有更多的正常心肌細胞被無辜牽連,這也是暴發性心肌炎更“偏愛”青壯年人群的原因之一。
暴發性心肌炎與感冒雖有關聯,但并非感冒直接引發。它們之間為并列關系,可能由同一種病原體導致,只是攻擊部位不同:感冒主要影響呼吸道,而暴發性心肌炎則直接損害心肌細胞。因此,感冒并非心肌炎的直接原因,而是兩者可能共享同一病原體。感染同一病原體后,部分可能攻擊呼吸道引發感冒,部分則攻擊心肌細胞導致暴發性心肌炎。
盡管感冒不一定會引發心肌炎,但積極預防感冒對降低心肌炎風險仍有一定作用。暴發性心肌炎的病原體多樣,病毒最為常見,如腺病毒、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細菌、真菌、原蟲等微生物也可能致病。近年來,非感染因素如食物過敏、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藥物毒性等,在心肌炎病因中的占比逐漸增加,這些因素同樣可能攻擊心肌細胞,引發心肌炎。
因此,公眾應正確認識暴發性心肌炎與感冒的關系,加強日常防護,降低病菌感染風險。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是預防疾病的關鍵。同時,若出現感冒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對于已知的心肌炎風險因素,如食物過敏、自身免疫疾病等,應特別注意,及時就醫檢查,以防萬一。
暴發性心肌炎早期癥狀與感冒相似,易被忽視,但這些普通癥狀對診斷至關重要。了解早期癥狀,如病原體感染跡象,有助于及時識別暴發性心肌炎并盡快就醫。
前驅癥狀:暴發性心肌炎在早期主要是病原體感染癥狀,如乏力、發熱、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一般會持續3~5天。這些癥狀與感冒相似,常常被人們忽視,這也是患者不及時就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這些普通癥狀的出現,意味著患者可能正在經歷病原體感染的過程,需要留意癥狀變化,以免錯過最佳的診斷和治療時機。
心肌受損表現:暴發性心肌炎特征顯著,患者常遭遇血流動力學障礙,表現為頭暈、乏力,嚴重時可能黑蒙或暈厥,源于心肌受損致心臟泵血能力減弱,甚至引發低血壓和休克。此外,部分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煩躁、冷汗等急性左心衰竭癥狀,少數伴有胸痛、胸悶,可能由心包炎或冠狀動脈受影響所致。惡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也是部分患者首次就診時的表現。心源性休克患者則可能出現皮膚濕冷、口唇及四肢末端發紺、面色蒼白、皮膚花斑樣改變及意識障礙等癥狀。
其他臟器受損表現:暴發性心肌炎以其高死亡率著稱,這不僅歸因于它對心肌細胞的嚴重損傷,還因為它能迅速導致肝臟、腎臟乃至肺臟等多器官功能受損和衰竭。盡管早期患者多無明顯肝腎損害表現,但隨著病情惡化,約5%的患者會在心肌受損的同時出現顯著的肝腎功能損害,如尿少、凝血異常乃至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此外,炎癥風暴還可能侵襲肺臟,尤其對于已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會進一步加劇呼吸系統損害,導致呼吸急促、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嚴重時因肺損傷顯著而被誤診為重癥肺炎,從而掩蓋了心肌炎的診斷。
暴發性心肌炎進展迅猛,存在多臟器衰竭風險,強調早發現早治療。高危人群察覺早期癥狀應立即就醫住院,治療手段多樣,其中生命支持治療對不穩定患者非常關鍵。
呼吸支持:對于出現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呼吸機輔助通氣是重要的手段。它能夠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心臟負荷以及做功。所以,當患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呼吸頻率過快或呼吸抑制的時候,無論是否有血氧飽和度降低,都推薦盡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機械循環支持:在機械生命支持領域,ECMO(體外膜肺氧合)作為循環支持的關鍵措施,能替代心肺功能,為心肺衰竭患者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特別是在暴發性心肌炎患者出現心臟驟停或呼吸支持后休克未能完全糾正時,ECMO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心臟起搏器也是救治暴發性心肌炎的常用手段。這些支持治療措施的共同原理是讓受損的心臟暫時休息,借助體外機器輔助心臟工作,以打破疾病的惡性循環,為心臟恢復提供機會,最終使其能夠重新有效運作。
近年來,年輕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身體素質下降,暴發性心肌炎在青年人群中發病率明顯升高。因此,預防暴發性心肌炎顯得尤為重要。
積極鍛煉:每周進行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的有氧運動,努力增強體質,調節自身免疫功能。
注意膳食結構:低鹽低脂飲食,多進食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適當進食蛋奶,減少奶茶及冰鎮飲料的攝入。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勞逸結合,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關注天氣及氣溫變化:及時添減衣物,避免受涼和感冒。
保持平和的心態:多做取悅自己、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避免情緒波動過大,遠離煩心事,擁抱大自然。
總之,暴發性心肌炎雖兇猛,但只要提高警惕,了解其早期癥狀,積極預防,并在出現疑似癥狀時及時就醫,就能大大降低其危害。讓我們從日常生活做起,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平和心態,共同守護心臟健康,讓生命之樹常青。愿每個人都能遠離疾病,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