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通常說的是健康體檢,這是一種為了了解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而進行的檢查。它主要是針對未病、初病或將病的健康或亞健康人群。體檢的主要目的是篩查健康隱患,進行健康評估。本著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體檢更多的是作為身體健康指標信息的收集手段,用來評定身體的健康情況。它并不等同于診療,而是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體檢項目因性別、年齡、職業等因素而異,實現個性化劃分。同時,根據體檢的目的和性質,也可分為不同類型。
預防保健性體檢:人們通過醫學手段自發進行定期全面體檢,旨在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疾病。體檢分為單位健康體檢和個人保健體檢,費用影響項目和內容選擇。按性別、年齡可細分為老人體檢、女性(含婚前、保健)體檢、兒童體檢等。針對特殊需求,還有特色體檢,如腫瘤檢查、內分泌檢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單病種體檢。
社會性體檢:這是按照國家制定的有關政策文件要求,對從事相關專業的人員進行的上崗前、上崗期間、離崗前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以及應急性職業健康檢查。此外,還包括人們因某種特定行為、求職就業、從事特殊行業而進行的體格檢查,如學生入學體檢、幼兒入托體檢、招工(入職)體檢、出入境體檢、出國體檢、征兵體檢、駕駛員體檢等。
鑒定性體檢:這是指因工傷、職業病或交通事故進行致殘程度等情況的醫學鑒定,或對某些體檢結果(尤其是社會性健康體檢)存在異議而需進一步檢查所進行的體檢。
選體檢項目,基礎項目如血壓、BMI、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電解質、血尿便常規、胸片、心電圖、腹部超聲必選,另按年齡、地域、性別等因素酌情加選。
45歲以上女性:建議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和甲狀腺超聲、乳腺全景超聲或鉬靶、子宮及附件超聲、骨密度檢查。已婚女性還應進行宮頸刮片和HPV病毒篩查。如果吸煙或被動吸煙,建議進行肺CT檢查。
45歲以上男性:建議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及超聲檢查。吸煙男性建議進行肺CT檢查。
消化道癥狀:如有反酸、燒心、腹脹、食欲減退、惡心、腹痛、腹瀉或便秘、黑便、體重減輕等癥狀,建議在基礎檢查的前提下,進一步進行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類抗原199、C13呼氣試驗及胃腸鏡檢查。如果有消化系統相關疾病遺傳史或有以上癥狀者,推薦進行腫瘤指標及胃腸鏡篩查。
呼吸道癥狀:如有咳嗽、咳痰、胸悶、氣喘、呼吸困難、活動耐力下降、咯血、胸痛等癥狀,建議在基礎檢查的前提下,進一步進行肺部CT、肺功能檢查、心臟超聲、癌胚抗原、血氣分析等。對于無癥狀但肺部CT提示肺結節改變的,也需要動態隨訪復查肺部CT。
心血管相關癥狀:如有心悸、胸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癥狀,建議在基礎檢查的前提下,進一步進行心臟超聲、動態心電圖、頸部血管超聲、BNP、心肌酶譜、肌紅肌鈣蛋白、血氣分析等。有家族遺傳心臟病史,存在肥胖、吸煙、“三高”等危險因素者,高度懷疑冠心病可能,需進一步做冠脈造影檢查。
內分泌系統相關癥狀:如有肥胖或消瘦、口干多飲、疲乏、視物模糊、指端麻木、尿沫增多、精神萎靡、嗜睡或異常興奮、脖子增粗或疼痛等癥狀,建議在基礎檢查的前提下,進一步進行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甲狀腺激素等檢查。對于糖化血紅蛋白超過正常值的,需進一步進行正規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及胰島素釋放試驗。
體檢的間隔時間因人而異,要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等全面考慮來作出選擇。
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每年進行1次體檢即可。但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帶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檢查1次。
中老年人的身體進入多事之秋,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主持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并進行健康指導。
在進行體檢之前,確保已經了解并遵循了以下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這將有助于確保體檢的順利進行和結果的準確性。
體檢前的飲食調整:一般不建議刻意調整飲食,但為了真正反映身體狀況,建議在檢查前1天避免飲酒,清淡飲食,不要吃得太油膩。不要吃對肝、腎功能有影響的藥物。體檢前1天不吃或少吃水果,尤其是葡萄或含維生素C成分較高的水果。盡量不要吃動物血液制品和動物內臟。
體檢前的禁食禁飲:體檢前晚8點后禁食禁劇烈運動。體檢清晨空腹,不飲水。口渴時飲水量勿超1紙杯。慢性病患者可按常規少量水服藥。糖尿病患者請攜帶降糖藥,空腹檢查畢即用餐并服藥,確保安全。
體檢當日的著裝:不要穿過于復雜的服裝,以方便穿、脫。建議穿著輕便、舒適的衣服,避免穿著帶有金屬裝飾或紐扣的衣服,以免影響部分檢查項目的進行。
與醫生的交流:在體檢的進行中,應該多和醫生交流,不要忽略重要病史和家族病史的陳述。病史陳述要力爭做到客觀、準確,重要疾病不可遺漏。很多不易發現的健康隱患可以在數據的對比中找到端倪,早發現早處理,可以將體檢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如果想自主檢查的話,最好咨詢專業醫生。由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量身定制適合自己的體檢方案才是最穩妥的選擇。不要盲目跟風或者隨意選擇體檢項目,以免浪費時間和金錢,甚至錯過重要的健康信息。
體檢報告并不是體檢的結束,而是健康管理的開始。體檢后,按照體檢報告的結果進行自我管理和專業管理十分重要。
自我管理: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多樣化食物搭配,確保高纖維攝入,維持正常新陳代謝。根據體質選擇運動:超重者宜游泳等有氧運動減脂;瘦弱者可做靜態伸展強化肌肉;普通人慢跑、快走促循環,降低心血管風險。心理平衡同樣重要,不苛求自我,合理期望親人,調整情緒,待人友善,知足常樂的心態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專業管理: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情況,參加專業健康管理機構的健康管理計劃,由健康管理師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分析、處理。專業管理機構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幫助受檢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健康與生命無價,隨年齡增長,患病風險上升,許多疾病初期無癥狀卻后果嚴重。定期體檢能及早發現疾病,未病先防,大幅降低重癥風險。健康體檢是維護健康、預防疾病的關鍵。從今天起,重視體檢,關愛自我,擁抱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