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社區教育志愿者,在社區組織青少年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次教育的探索過程。去年有幸組織了兩次青少年小型賽事活動,真切感受到青少年身上的巨大潛能,他們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給點陽光就燦爛。
暑假的時候,我帶領我們律師團隊在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舉辦了一個青少年法治辯論賽,6支隊伍參與辯論,3個辯題分別是“興趣班應當以有用為先還是興趣為先”“遇見欺凌應該立刻回擊還是迂回打擊”“壓歲錢應該自己管還是父母管”。18個一、二年級的孩子,毫無辯論經驗,甚至連演講經驗都沒有,一場探索由此展開。我們團隊4個指導老師帶著同學們分析辯題,深入思考,調整語言習慣,糾正站姿。集訓5天后,辯手的感覺慢慢出來了。
讓我感動的是,在活動中,孩子們放棄了喜愛的手機游戲,在家里和爸爸媽媽模擬辯論,用我想象不到的認真與韌性對待著這次“辯論游戲”。每一天見面,我就清晰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長:晃來晃去的身體站直了,一講話就緊張的聲音不抖了,坐不住的小調皮參與討論了……我沒想到,高質量的社區教育活動能給孩子帶來這樣大的變化。
活動當天,天寧區婦聯、天寧區司法局、天寧區人民法院、天寧區人民檢察院都派工作人員前來“觀戰”,他們對這樣低齡的孩子在一周內呈現出的辯論成果驚嘆不已。常州電視臺的記者問我:“孩子是哪家培訓機構送來的?他們太專業了,看起來是培訓了很久。”我認真地答道:“不是,這就是我們社區的孩子,報名就獲得了機會。我們搭建了平臺,他們創造了舞臺。”
這次活動讓我深切感受到所謂調皮孩子的力量。社區教育的舞臺,天然平等而自然,只要報名就能參與。這樣的舞臺,給他們陽光,他們就還你燦爛。
無獨有偶,過了兩個多月,應常州市禁毒支隊的邀請,我們團隊在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開展了一次禁毒手賬設計大賽。在決賽階段,孩子上臺分享自己的作品理念、禁毒想法等,這次分享再一次觸動了我。
彩排時,很多在臺下背得滾瓜爛熟的孩子,一站到臺上就緊張,嘴里一個字都吐不出來。彩排離正式活動只有三天,我從如何調整心態,如何現場講演,如何糾正儀態等方面給予孩子指點。這些孩子15歲左右,我能清晰感受到他們的害怕、忐忑不安,以及躍躍欲試。他們在初中時,幾乎沒有機會登上舞臺。這一次,舞臺變了,他們獲得了來之不易的機會,誰也不想放棄。
我親眼見證了短短三天孩子的脫胎換骨,親身感受了少年的可塑性與創造力。我看著他們大方自信地面向近400名現場觀眾侃侃而談,我甚至能感受到他們的心跳加快、手心出汗,但是每個人都出色地完成了演講。蛻變,真的就是一剎那的事情。
從來沒有差孩子,缺的只是展示的舞臺。或許孩子會說,我不行,我不敢,但是當他拿到登上舞臺的票,就是一次沖破心理障礙的機會。追夢的少年,在我眼中有了具體的形象,就是這些為目標付出百分百努力的孩子。我也堅定了社區教育工作的信心,畢竟給這些花兒一點陽光,他們就會燦爛開放啊!
徐健:江蘇正氣浩然律師事務所圍爐問法團隊律師,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婦聯執委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