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既然選擇了創業,那就不妨把目標定得高遠一些。所以創業伊始,我想的就不光是立足常州和江蘇,而是走向世界,帶領優谷科技成為‘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整體方案提供商’。”
碧波蕩漾的海面上,一排排白色的風機高高聳立,巨大的槳葉緩緩轉動,匯成磅礴的電流輸向千家萬戶。
1986年起,中國風電行業正式起步,最適合描述風電產業發展歷程的一個詞便是“增長”:風電機組尺寸的增長、項目規模的增長、金融交易額的增長、業務量的增長、就業機會的增長。這樣的增長態勢同樣出現在常州優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優谷科技”)的發展進程中。
每年以50%的發展速度增長、產品直接出口11個國家、應用于全球8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即使面對新冠疫情以及復雜的國際環境,優谷科技高速增長的勢頭依然強勁。這一系列的數據彰顯著優谷科技要發展成為常州風電標桿的決心。在踐行這一目標的過程中,董事長顧永久早年為優谷科技打造的商業模式正不斷展露光芒。
光芒之下,顧永久的“野心”顯而易見:“我總覺得,既然選擇了創業,那就不妨把目標定得高遠一些。所以創業伊始,我想的就不光是立足常州和江蘇,而是走向世界,帶領優谷科技成為‘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整體方案提供商’。”
愛拼才會贏
翻開顧永久的人生履歷,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江蘇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江蘇省領軍型青年企業家、江蘇省優秀職業經理人、常州市突出貢獻人才等榮譽稱號躍然紙上。
采訪當天,顧永久穿著一件休閑夾克,年輕、充滿活力,說起話來,馬上就會把人帶入工作模式。他的語速很快,但邏輯清晰、語氣也很堅定,讓人深刻感受到那種敢闖敢拼的沖勁兒。
這樣一個人,似乎注定要與創業扯上關系。
2002年,顧永久從湖南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畢業,扎根常州。此后的十余年間,他輾轉于軌道交通、紡織器械等多個領域,先后在多家大型跨國制造企業從事過制造管理、質量管理、供應鏈管理、項目管理以及運營管理,在制造型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這個出身一般的小伙子來說,此時“小富即安”的生活已然讓人艷羨,但顧永久并不滿足于此,暗自等待著屬于他的機會。
2012年,顧永久赴復旦大學深造,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重回校園的兩年間,他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全球變暖、環境污染加劇,如何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當時,這一話題正熱,敏銳的他立即嗅到了商機。他預判,全球氣候問題將引起關注,中國作為大國一定會承擔相應責任,同時中國的環境問題也將成為各大企業發展中日益嚴峻的挑戰。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2016年,顧永久與另外兩位合作伙伴瞄準新能源產業,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彼時,中國的光伏產業比風電熱門得多,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爆發式增長。在這樣火爆的市場氛圍之下,絕大部分光伏企業都實現了盈利增長,賺得缽滿盆盈。財富效應下,各行各業的人紛紛涌入光伏產業,過江之鯽中甚至有做服裝的、開飯館的。顧永久沒有盲目沖動,而是冷靜分析市場前景,制定創業計劃。他認為,雖然在資本市場,風電不如光伏火爆,但并不意味著風電缺乏市場空間,加上自己是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出身,倘若從事風電行業正好可以大展拳腳。于是,顧永久最終還是選擇了門檻高、有較大增長空間的風電領域。
創業初期,顧永久就表現出了不凡的“野心”和全球化視野。盡管那時的優谷科技還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他卻給自己和公司定下了兩個“五年目標”——第一是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做到賽道上的全球前三;第二則是培育出一個專業化的團隊。
“我一開始就奔著全球化去做的,所以很多細節都是對標國際標準。例如各種管理體系認證,像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及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我們選擇了頗為嚴格的的法國BV必維。”顧永久如是說。
8年過去,這兩個目標早已實現,而今的優谷科技也從初創企業發展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于2023年成功在新三板掛牌。
在顧永久的帶領下,目前,優谷科技已拓展形成六大業務板塊,并成為全球風力發電行業唯一一家可以同時提供涵蓋精密焊接機殼、高精度轉軸、冷卻系統及配件的專業性公司。自2016年起,優谷科技累計交付雙饋式、直驅式、半直驅式等各類技術路線的發電機精密焊接機殼的總量突破100GW,已成為全球風力發電行業精密焊接機殼年產量最大的公司。
逆轉生死局
“創業這些年,您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
“太多太多了。”
在數不清的困難時刻中,2019年對顧永久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年,長期的資金短缺直接將優谷科技推向生死關頭。當時,合伙的兩位投資人甚至都將個人房產進行抵押,只為將優谷科技拉回生死線。而逆轉局勢的關鍵正是顧永久根植心中的“誠信”“責任”與“擔當”。
故事線撥回2017年底。當時,為了擴大產能,顧永久與另外兩位合作伙伴一致決定增添生產設備并購置廠房,拍板后的一周內他們便籌齊6250萬元的房款。然而到了廠房交付的日子,原租戶卻不愿意搬離,開始了與房東間的無盡“扯皮”,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優谷科技的生產交付。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顧永久依舊心有余悸:“我們在2017年12月就已經把2018年所有要交付的訂單提前鎖定好了。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按時交付,因為合同的簽訂就是對客戶的承諾。但當時我們的設備和人員完全無法進廠,我的壓力很大。”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為了如期交付,顧永久找到身邊的供應商朋友,委托他們一同幫忙生產,并將原先的海運改為空運,這一舉動直接增加了400多萬元的運輸成本。盡管如此,產品依舊未能完全如期交付。雖是無法控制的客觀因素,但顧永久并沒有推脫公司應該承擔的責任,主動向客戶賠付65萬元。對彼時的優谷科技來說,將近500萬元的損失可謂致命一擊,其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更是使公司在后面的一整年里舉步維艱。
也許這近500萬元扯扯皮就可以不了了之,但在顧永久的經營理念中,做人比賺錢更重要。也正是他的誠信之舉,為優谷科技打響了口碑,留住了這個迄今為止最優質、最大的客戶。
“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企業生存很不容易,這也導致很多企業的經營理念發生了變化。大家可能更關注眼前的利益,不愿意承擔對客戶的承諾或是對社會的責任。現在,我還是經常和團隊說,做企業就跟做人一樣,要有底線思維,要遵守基本的商業倫理。”顧永久說。
事實上,他對“責任”與“擔當”的詮釋遠不止于此。
2024年,顧永久接下了一單其他同行都無法接手、也不愿接手的海上風電項目,原因很簡單——技術難度過大,前期投入成本過高。雖是風電行業的后起之秀,但顧永久敢于做“從0到1”的先行者,他覺得既然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要有破局的勇氣。
他的底氣來自優谷科技在創新研發上的長期投入:2022年與湖南大學成立大功率風力發電核心技術及裝備聯合實驗室,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并建有江蘇省大功率風力電機冷卻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2023年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成立JITRI——優谷科技聯合創新中心。截至發稿時,優谷科技累計申請專利100余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與外觀專利共69項,并長期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州大學、常州工學院、湖南大學等保持產學研合作。
盡管優谷科技具備相應的實力,在產品開發之前,技術團隊也已評估過項目難度,可在開發過程中,困難遠超預估。由于研發成本過高,優谷科技連續虧損了4個月。這個時候,顧永久的耳邊出現了很多勸他及時止損的聲音,但既然答應了客戶,他不愿就此放棄,而是調動公司一切內外部資源,組建強大的技術攻關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最終攻克難關,完成了這一項目的交付。
而今,優谷科技成了這家客戶企業的獨家供應商,這不僅是對優谷科技的認可,也是對顧永久做人做事的認可。
雙向價值
八年來,優谷科技復合年增長率達30%。高增長的背后,顧永久常常會思考一個問題——我能為員工、為客戶、為企業、為社會提供什么樣的價值?在他的理解中,價值具有雙向性,絕不僅僅是單一指向。
對客戶,顧永久做到了盡心盡責。對員工,他也同樣如此: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在公司內設立“總經理信箱”;在保護員工合法權益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對員工定期進行內部和外部培訓考核,提升個人能力;當遇到有員工婚喪嫁娶、生病住院或家庭遇到困難時,及時送上企業的關懷;堅持和員工同吃大食堂,不斷要求改善伙食……
作為曾經的“打工人”,顧永久很了解員工的內心想法,他很反感“能者多勞,卻不多得”的畸形觀念。為了盡可能地避免此類現象,在優谷科技,員工被分為一線員工、普通員工、骨干員工、核心員工和事業合伙人5類,他們的薪資待遇以及福利與其給企業創造的價值直接掛鉤。
對企業,顧永久自2018年起便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近年來持續引入制造執行系統(MES)、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供應鏈管理系統(SRM)、全程數據化運營平臺(OA)以及商業智能系統(BI)等,全面升級了生產與經營管理模式,確保了全流程的精準管理與優化。也正是顧永久的這一提前布局,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并未給企業帶來太多影響,使得優谷科技在此期間依舊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
對社會,顧永久始終站在公益幫扶的最前沿,勇于擔當,積極作為。2024年2月,優谷科技與常州市紅十字會攜手設立了500萬元的“優谷科技公益基金”,重點聚焦紓困解難、綠色低碳、教育衛生、韌性社會建設四大方向。設立這一基金,不僅是顧永久對社會的回饋,也是他留給自己——那個當初只能靠著助學貸款完成學業的少年的一份責任傳承。
采訪最后,依舊是那個問題——“未來,優谷科技有何規劃?”
在采訪的前兩周,顧永久剛與創始股東開了一次股東會議,創始股東再次討論了優谷科技未來的發展規劃。“時至今日,我們的觀點依舊和創立之初一樣,企業上市只是優谷科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目標,它是證明企業階段性成功的一個里程碑事件,但一定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顧永久表示,優谷科技將永遠在成為“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整體方案提供商”的路上步履不停。
《青商》十問
《青商》:工作之余,您有哪些愛好?
顧永久:看電影。
《青商》:何時何地讓您感覺到最快樂?
顧永久:有優秀的人才加入優谷的時候。
《青商》:在當代商界,誰讓您心生欽佩?
顧永久:任正非。
《青商》:當您遇到事業的瓶頸與困難時,會怎樣處理?
顧永久: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沉下心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一味地悲傷或沉溺其中都是無意義的。
《青商》:請您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自己。
顧永久:拼搏、學習、自律。
《青商》:自己的哪個特點讓您最為不滿?
顧永久:追求極致的完美。
《青商》:如果不進入商界,您最希望從事什么工作?
顧永久: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藝術家。
《青商》:對于成功,您是如何定義的?
顧永久:就個人而言,成功是實現自己既定的目標;就企業而言,能否上市并不是衡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而在于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未來的某一天我不在了,優谷科技還能發展得很好,那我想我這輩子算是成功的,優谷是成功的。
《青商》:您是否有座右銘或是喜歡的一句話、一本書?
顧永久:凡事往最好的方向努力,但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青商》:您對年輕創業者有什么建議?
顧永久:以全球化的視野,給自己設定一個相對比較高遠的目標,然后拼盡全力去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