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荊門供電公司(以下簡稱“荊門公司”)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鄂電紅馬甲”服務品牌落地,切實將“電力網”和“社區(鄉村)網”有機結合,創新構建“共同締造·雙網融合”網格化服務模式,有效實現了“資源在網格共享、服務在網格協同、問題在網格解決”,著力為荊門市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民生幸福標桿城市貢獻力量。
構建社企共建機制。突出黨建引領。研究制訂“共同締造·雙網融合”活動方案,明確驛站賦能、配網堅強、末端融合、數智社區、綠色家園、服務體驗、品牌塑造等7類20項具體措施,強化社企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目標認同。突出主動參與。聯合荊門東寶區委、區政府出臺相關通知,通過社區網格員擔任供電服務監督員,協助供電網格員采集數據、入戶走訪、解決群眾訴求、上報安全隱患等;供電網格員擔任社區調解員,參與社區電力糾紛調解,實現社區網格員與供電網格員職能的雙向進入,形成“網格吹哨、供電報到、志愿參與”的工作格局。突出全面覆蓋。全面摸排東寶區39個社區、124個村民委員會基礎信息,以團結社區為首個“供電+社區”網格共建融合試點社區。探索“大黨委”副書記等任職履職工作模式,將班組長納入基層治理體系,參與社區(鄉鎮)“大黨委”基層治理。
推動“企業+社區”兩頭發力。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培育“電力管家”,依托社區、村組,組織供電網格員進社區、村組群,組建“供電網格員+社區管理員”工作群,融入社區(村組)網格微信群4544個,融入率達100%;升級“服務驛站”,在全市各類網格增設“紅馬甲”服務驛站129個,開展電價政策、充電樁等業務咨詢辦理;打造“便民地圖”,發布全省首張“鄂電紅馬甲”便民服務地圖,實現5個縣市區中心城區全覆蓋。強化支部結對共建。以供電所、服務站黨支部為依托,每月聯合社區、村組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推動黨員下沉開展宣傳等活動;聚焦企業錯峰用電、老舊小區“轉改直”、輸電線路清障等難題,依托社區黨組織舉辦村灣夜話、“板凳議事會”,打造中天街零停電示范區。深挖數據倍增效應。聯合社區建立數據共享體系,幫助社區掌握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用電狀態,通過社區網格“小程序”實時反饋流動人口用電需求信息;全面梳理完善客戶基礎信息,實現停電或計劃檢修情況下,“點對點”及時發送短信,解決客戶訴求。拓展群眾參與渠道。招募“電大媽”66人,尋找“社區電工”127人,組成32個“光明使者”志愿服務團隊,由社區提供平臺,供電提供專業培訓指導,為居民提供表后用電服務。
用好積分制支撐。實施積分分類管理。運用積分制管理,在社區、村鎮積分清單中新增設置涉電積分項29條,將供電積分制融入社區、村鎮政務考核體系,規范積分運用,充分調動“三方”聯動的積極性,不斷推動“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成果格中享”。實施積分量化評比。分三個層級對關鍵人員積分進行量化考核,網格員積分由社區(村組)監督委員會審核認定,給予季度積分兌現;居民、“電大媽”“社區電工”積分由所在社區、村委會按季度公示、按半年予以兌現;供電網格員積分納入供電所“三位一體”考核。實施積分兌換機制。在沙洋肖場村設立電力超市和具體兌換清單,豐富電力元素物品及實用度,引導社區(村組)居民憑借累計積分換取日常生活必需品,定期補充兌換物資,全面提升社區(村組)居民參加電力設施保護、通道運維、辦電活動推廣等工作主動性。
(作者單位:國網荊門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