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有助于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保障各項財務活動與業務活動開展的合規合法性,也是現代企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很多企業在財務監督和合規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較多問題,無法及時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這需要企業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加大對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充分發揮財務監督管理的價值,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現代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加,對企業內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合規管理制度與要求不斷改變,在自身發展與財務管理中需要遵循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變化,面臨的發展條件變得更加嚴格。因此,企業要加強對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的重視,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嚴格控制合規風險與財務風險,持續提升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概述
財務監督概述 財務監督作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的內容:第一,監督企業各項財務活動的開展合法性與合規性,確保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均符合會計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該過程中要綜合監督財務報表的編制與披露全過程,保障財務信息的全面性與真實性。第二,監督管理企業財務預算的編制與執行過程,發揮出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應用價值,幫助企業實現經營效益的最大化。該過程中要保障財務預算與企業的業務活動開展與戰略發展保持一致,提高各項財務決策的編制合理性,共同推進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第三,監督企業財務內控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時識別與評估企業在財務管理活動中的潛在風險問題,確保企業的財務風險可以得到快速的識別與處理,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第四,監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透明度和公開性,促使企業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
合規管理概述 合規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國銀行業,在經過多年發展后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管理體系。在合規管理工作中,企業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程序與策略,確保自身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均符合法律法規與行業規范的要求。可以說合規管理并非簡單地遵循法律條規,而是一種預防性的風險管理策略,在現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作用。良好的合規管理工作可以幫助企業規避違法違規而要面臨的法律風險、監管風險與聲譽風險,幫助企業獲得市場的信任,也是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企業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缺乏健全的財務監督體系 企業在財務監督工作開展中要涉及多個環節的內容,并且要同時做好外部財務監督與內部財務監督工作。但是目前有很多企業在財務監督工作中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主要是將內控控制和財務風險控制作為財務監督的重要內容,還存在過于注重財務指標,對非財務性指標缺乏應用,財務監督工作的全面性難以保障。因為缺乏健全的財務監督體系,導致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的整合度不足,財務監督職能的價值無法發揮出來。還有部分企業在內部監督工作中缺乏完善的財務審計體系,內部審計崗位形同虛設。在各業務部門財務問題的解決時,過度依賴財務會計人員的自查自糾,財務監督在企業發展中的價值難以發揮出來。
合規管理的制度流程不完善 我國企業開展合規管理的時間比較短,也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流程體系,影響了合規管理工作的質量。比如在開展合同管理中,因為沒有明確的管理細則作為支撐,在合同內容中的部分制度制定的比較寬泛,一些合規管理相關的制度體系難以落實到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不僅損害到企業的合法權益,還可能誘發嚴重的經濟糾紛問題。此外很多企業在合規管理工作中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流程圖,現行的合規管理制度與內容過于陳舊,與企業現階段業務開展特點與發展需求有著一定的偏差,導致合規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欠缺,無法適應企業的現代化發展需求。
信息化技術應用不足 企業在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中,要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各項管理活動中,還要實現對海量數據信息的整合與深度挖掘,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企業在財務管理與合規管理中的應用需求。目前很多企業雖然已經建立了財務電算化系統,但是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水平不足,多是簡單地停留在會計電算化的層面上,對會計系統中財務信息數據的真實性把握度不足,信息化技術與財務監督體系的融合度不足,影響到財務監督工作開展質量。在合規管理工作中,很多企業多沿用的是傳統的管理工作流程,沒有形成良好的合規管理信息化流程,導致合規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不佳。
管理力度不足 企業進行財務監督和合規管理的目的,在于發現企業經營活動與財務活動中的潛在風險問題加以管理,并實現對企業風險的識別、分析和評估。但是依舊有很多企業對合規管理與財務監督工作的重視度不足,管理層的風險意識缺乏,在管理體系的建設中滯后于企業的業務活動發展。在這一管理環境下,業務部門、財務部門與合規部門無法形成多部門協作的管理工作體制,各種不合規的企業行為無法及時發現和糾錯,影響到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的優化策略
完善財務監督工作機制 在財務監督工作開展中,企業要根據自身業務活動的開展特性,確定具體的監管目標、內容和范圍,基于自身戰略發展方向和業務開展優化財務監管工作體系,保障財務監督工作的規范化開展。首先企業要基于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現狀,從戰略發展的層面制定財務監督目標,指導后續財務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
企業財務部門要客觀分析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形成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障財務監督制度的全面落實。其次企業還要確定財務監督工作的開展內容與范圍,在財務部門主導下,讓各業務部門也主動參與其中,確定財務監督的核心內容,還要編制財務監督的事項清單,推動財務監督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在財務監督中,也要融入合規管理的觀念,仔細判斷各項業務活動和經濟活動中的合法合規性,加強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與合規風險問題。最后則需做好財務監督開展情況的評價工作,基于評價結果動態優化財務監督工作流程,提高財務監督工作與業務開展活動的適配性。
優化合規制度與流程 合規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作為支撐,因此企業要根據自身業務活動的開展特性,持續優化現有的合規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基于合規制度約束員工的操作行為。首先,要求企業開展合規風險的綜合評估,分析生產經營活動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信譽風險等,在確定了風險的類型與可能造成的危害后,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在日常合規管理中要定期檢查這些風險類型,總結以往風險控制中的經驗,持續優化合規管理制度體系,提高合規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其次,對于一些容易發生合規風險的薄弱環節,要求企業能動態評估這些業務行為的發生情況,采集各環節產生的數據信息,并根據具體的制度流程開展合規風險的管理工作。最后,建立合規管理評價機制,在完成某一項目的合規管理工作后,綜合評估合規管理工作的開展結果以及各工作人員在合規管理中的表現情況,還可以根據評估結果找出以往管理制度流程中的不足之處,采取對應的優化措施,持續提升合規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
提高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企業還要提高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水平,發揮數字賦能的作用,提高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質量。在信息化技術應用中,要先搭建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應用系統,強化對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建設和應用,提高對海量財務數據的共享應用水平。而且在信息化技術應用后,企業還可以快速采集到內外部對財務監督工作的建議,確保各項資金活動的透明度,避免違規操作行為的發生。比如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避免出現數據丟失與信息篡改的問題,提高數據信息的共享水平,這可以為企業的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撐,基于信息技術及時發現財務與業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實現財務風險與合規風險的全過程管控,提高財務監督和合規管理工作質量。
企業還要應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手段,對合規管理和財務監督工作中產生的相關數據進行全面采集,深度挖掘這些數據中的價值信息,發現潛在的風險。因此,現代企業要持續提升自身的數字化辦公能力,促進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與升級。這可以為企業的業財融合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將業務場景作為核心,全面開展風險評估工作,確保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管理體系,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加大合規管理與財務監督力度 在企業的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對這部分管理活動的重視,通過持續完善違規舉報與審查體系的方式,保障各項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依法合規開展。比如,在合規管理活動中,注意審查企業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判斷這些制度是否符合現行的政策規范與行業規范要求,審查該項目是否合法合規。在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后,要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吸引企業內部所有員工都參與到財務監督和合規管理工作中,及時舉辦自身發現的違規行為。同時,要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負責人,建立完善的績效考評機制,確定具體的績效考核指標,并將其落實到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中,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發現各部門的合規執行情況,確保所有員工自覺遵循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體現合規管理與財務監督工作的開展價值,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助力。
在企業發展中做好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能夠避免企業出現各種財務風險與法律風險,保障各項經濟與業務活動有序開展。因此,企業要樹立良好的財務監督意識與合規管理意識,針對以往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并持續優化財務監督與合規管理工作體系,助力企業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公用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