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不僅會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消化性潰瘍的日常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保護胃健康,減少疾病的復發,改善生活質量。
▲ 消化性潰瘍的病因與危害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其形成因素有多種,其中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基本因素;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誘因。除此之外,胃排空延緩和膽汁反流、胃腸肽作用、遺傳因素、藥物因素、環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也都可能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有關。
消化性潰瘍不僅會引起上腹疼痛、反酸、燒心等癥狀,還可能誘發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等嚴重并發癥。若長期反復發作的潰瘍,很可能導致胃黏膜萎縮、癌變等嚴重后果。
▲ 消化性潰瘍的日常護理“大揭秘”
1. 生活護理
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患者需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做到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日常學習與工作中,不要過度勞累和緊張,保持心情愉悅。
(1)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衛生對于預防消化性潰瘍有重要意義。患者應養成飯后漱口的習慣,有助于減少口腔細菌滋生和感染的風險。
(2)戒煙限酒。吸煙和飲酒也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誘因,患者應戒煙限酒,以便以降低胃黏膜的刺激和損傷。
(3)適當運動。患者可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強體質,但不要劇烈運動。
2. 飲食護理
(1)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攝入粗糙、過冷、過熱、油炸、辛辣的食物以及過酸的水果、濃茶、咖啡、各種酒類、牛奶等,以免加重胃部負擔,刺激胃黏膜,不利于潰瘍的愈合。
(2)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宜選擇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如雞蛋、豆漿、米粥、饅頭、面包、面條、魚類等,有助于減輕胃部的負擔,促進潰瘍的愈合。
(3)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平時飲食要規律,做到定時定量進食,不要暴飲暴食,可以選擇少量多餐的方式,以減輕胃部壓力。
3. 精神護理
(1)心理支持。消化性潰瘍患者常常因疼痛而感到焦慮和不安。此時,家屬和醫護人員應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支持,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通過與患者交流,分散注意力等方式,來緩解其心理壓力。
(2)認知教育。做好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消化性潰瘍的病因、病程、預后以及治療的方法等,以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
(3)情緒調節。患者應學會自我情緒調節,放松訓練、深呼吸等可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
4. 用藥與休息
(1)科學用藥。在病情嚴重時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如抑酸藥物、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抗生素等,但需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于依賴性;也可以使用益生菌來改善腸道菌群環境,需要注意益生菌與抗生素的服用時間間隔。
(2)臥床休息。疼痛較重時應臥床休息,以減輕身體負擔。在疼痛緩解后,可以進行一些簡單、輕度的運動,如散步等。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和管理不僅需要醫學干預,更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積極的護理措施。通過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口腔衛生、戒煙限酒、做適當運動、調整飲食等措施,有效緩解癥狀,促進潰瘍愈合,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