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一直是困擾人類健康的一大難題,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在對抗腫瘤的過程中有了越來越多的有力“武器”,穿刺活檢便是其中極為關鍵的一項。腫瘤的早期發現與有效治療,直接關系到患者后續的生活質量乃至生存時長。相比于傳統影像學檢查,穿刺活檢作為微創病理取樣手段,能精準判斷異常腫塊或組織的性質,成為確診腫瘤關鍵的步驟。
穿刺活檢有著重大的臨床意義。首先,在診斷方面極為精準,穿刺所取的組織樣本為病理醫生提供了關鍵依據,這是確診腫瘤、開啟后續正確治療的首要步驟。其次,深入研究腫瘤樣本的分子病理后,醫生可明確患者腫瘤信息,確認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能否施行以及具體如何操作,為精準治療指明方向。再者,關乎預后療效。明確腫瘤分子特征還能預估患者后續病情發展,穿刺活檢便于醫生動態監測腫瘤分子改變,據此靈活調整治療手段,提升抗癌效果。
〇 穿刺活檢如何“看清”腫瘤
影像檢查能幫醫生鎖定腫瘤位置,但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以及具體組織類型,這就需要通過穿刺活檢獲取樣本,交給病理醫生觀察后才能精準定性。此外,穿刺活檢微創的特性,讓中老年朋友免去大手術的折騰,術后恢復快,身體負擔小。
病理醫生拿到穿刺活檢樣本后,不僅判斷腫瘤性質,還能進一步深挖其侵襲程度、細胞分化級別。這些信息對衡量病情、制訂治療策略以及預估預后意義重大。比如,早期腫瘤手術可能通過直接切除根治,晚期則需要放化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手段。
當下醫學講究精準醫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前沿方法都得依賴腫瘤分子特征。穿刺活檢獲取的組織樣本,滿足基因檢測、分子病理分析的需求,醫生可以據此為每位患者定制個性化治療方案,精準打擊腫瘤細胞,提升抗癌勝算。
〇 穿刺活檢的4種常見類型
1.細針穿刺活檢
細針穿刺活檢是使用極細的針穿刺取組織,常用于甲狀腺結節、乳腺腫塊、淋巴結腫大等體表附近腫瘤診斷。操作時,醫生在超聲引導下定位腫塊,用細針抽取細胞樣本,送病理科做細胞學分析。不過,它獲取細胞樣本量少,組織結構信息有時不全,所有結果需要與其他檢查手段相結合,以防誤診。
2.粗針穿刺活檢
粗針穿刺活檢使用的針管較粗,一般為14—18號,取到的組織樣本是大塊的“組織條”。對乳腺癌、前列腺癌這類需詳細組織學信息確診的腫瘤優勢明顯。病理醫生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結構更清晰,還能進行全面的免疫組化染色與分子病理檢測,精準掌握腫瘤分子特征。
3.真空輔助活檢
這種活檢利用負壓原理,單次穿刺能獲取多個較大組織樣本,這在乳腺微小腫塊診斷上表現突出,廣泛用于乳腺癌篩查。真空系統助力提升診斷準確性,降低漏診風險,中老年女性疑患乳腺癌時使可能會接觸此項技術。
4.影像引導穿刺活檢
如果腫瘤藏得深、難觸及或形態復雜時,超聲等影像設備便可發揮輔助作用。它們能引導穿刺針直擊病灶,提高精準度,有效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
隨著醫學不斷創新發展,穿刺活檢領域也取得了新進展。液體活檢作為新興的非侵入性診斷手段,在腫瘤領域日益受到關注。它無需實施組織穿刺,通過檢測血液或其他體液內的循環腫瘤細胞等,就能獲取腫瘤分子病理信息,在監測腫瘤復發、治療耐藥情況上優勢明顯。
〇 何時該進行穿刺活檢
1.發現疑似腫瘤跡象
當影像學檢查發現身體某個部位有異常組織或腫塊時,穿刺活檢就會派上用場,進一步幫患者確認其性質,病理結果才是診斷“金標準”。
2.評估腫瘤發展階段
穿刺活檢不僅能識別腫瘤類型,還能給腫瘤“打分”,進一步明晰腫瘤分期、侵襲能力及轉移路徑。這對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至關重要,不同分期的腫瘤,治療策略截然不同。
3.定制專屬治療方案
精準醫療時代,腫瘤治療強調個性化。穿刺活檢獲取的組織樣本,經過一系列分子病理學檢測,可以為患者打造專屬治療方案,讓抗癌更加精準高效。
〇 穿刺活檢的3個操作流程
1.縝密籌備
手術前,醫生會全方位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安排凝血功能檢測等血液檢查,若患者服抗凝藥,需調整用藥,降低術中出血風險。同時,醫生會耐心闡釋手術風險、預期結果、術后注意事項,患者需配合調整身心狀態,保障手術順利。
2.精細保障
穿刺時,醫生先給穿刺部位來個局部麻醉,手術過程中患者基本無痛感,至多會有些輕微壓迫感或針刺感。若腫瘤位置深,則用影像設備引導穿刺針定位病灶,減少對健康組織的“誤傷”。
3.注意護理
樣本獲取后,即刻送至病理科。取樣通常幾分鐘就能搞定,但為確保組織量,可能多次穿刺。術后,穿刺部位需適度加壓止血,按醫囑護理,患者避免劇烈運動,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潔干燥,以防感染。
〇 穿刺活檢的4個潛在風險
雖說穿刺活檢相對安全微創,但也有潛在風險的存在。
1.部輕微不適
術后穿刺部位可能疼痛或有瘀斑,這是正常反應,數天內會自行緩解,無需進行特殊處理。
2.出血風險把控
少數患者有輕微局部出血現象,對于凝血功能欠佳或服抗凝藥者出血風險較高。術前醫生會全面評估凝血功能,盡量保障安全。
3.感染預防要點
穿刺活檢感染發生率較低,但如果術后護理不當,穿刺部位紅腫熱痛,患者務必及時就醫控制感染。
4.腫瘤細胞擴散風險
腫瘤細胞沿穿刺針道擴散的情況極少,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現代穿刺技術愈發精湛,加上多重防護,會把相應風險降至最低。
總體而言,穿刺活檢雖然具有一定風險,但因其微創、精準以及適用范圍廣等突出優勢,已然成為腫瘤診斷和治療的常規操作。隨著技術的快速進步,未來它會為更多腫瘤患者,特別是中老年患者群體帶來治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