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古樹名木保護以及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國家文物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古樹名木保護的通知》要求,杭州市首次發布《關于加強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的行動計劃》。聚焦“五高”標準,實施“五個一”保護,協同文物和綠色“活文物”保護,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現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生態文化底蘊。
圍繞“聚力保護,賡續文脈,實現文綠融合發展”的總體目標,不斷厚植杭州生態文明之都特色優勢,全力開展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預計到2026年底,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五個一”重點任務全面完成,“一樹一檔”數字資源庫系統構建完成,文物和古樹名木保護深度融合,監管力度顯著增強,日常巡護更加完善,整體健康狀況更加良好,價值闡釋更加深入,全社會保護氛圍更加濃厚,保護理念更加科學,保護隊伍更加壯大,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高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建立保護“一盤棋”。要求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建立文物和古樹名木保護“一盤棋”,明確各級管理職責分工,進一步細化行動計劃,明確舉措,深入闡釋古樹名木承載的歷史、文化、生態和科學價值。協同做好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的全面保護和科學管護工作。
高質量建設數據資源庫,構建保護“一張圖”。各級文物保護、城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全面梳理文物保護單位范圍的城市古樹名木,將文物數據庫與古樹名木數據庫兩庫數據有機融合,建立“文物+古樹名木”特色資源目錄,打造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專題數據資源庫,逐步實現文物、古樹名木分布空間圖層疊合,構建文物、古樹名木保護“一張圖”。
高水平開展技術研究,確定保護“一把尺”。要求加強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技術研究,按照“一樹一檔”要求建檔并及時納入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強化屬地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職責,提升文物保護單位內遭受危害、損害或長勢不旺、瀕臨死亡等城市古樹名木的科學保護。實施城市古樹名木保護措施同時符合文物保護要求,注重協同標準。
高標準推進科普宣傳,多渠道展示“一體游”。要求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全社會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鼓勵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對文物開展研究、宣傳、闡釋,同時開展對古樹名木文化內涵、歷史價值的研究和闡釋,在講好文物故事的同時講好古樹名木故事。鼓勵在文物主題游和古樹名木Citywalk線路中統籌考慮古樹名木保護與展示工作。擇優遴選共存共生、相得益彰的“文保單位·古樹名木”案例名錄,作為保護、研究、闡釋的重點。
高效能協同項目管理,形成保護“一支隊”。要求堅持整體保護,凝心聚力形成文物和城市古樹名木保護一支隊伍。在文物保護工程、考古發掘、環境整治及其他建設項目中,注意保護、避讓古樹名木,保障其安全和生長空間,協同開展文物和古樹名木病蟲害防治,做到一體防范,協調解決樹木生長對文物本體的影響等問題。同時建立技術支持保障機制,為科學保護古樹名木提供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