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元地處浙西南山區,是浙江省最“綠”的地方,素有“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的美譽。作為浙江省林區重點縣,生態是慶元最大優勢,發展是最重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時曾賦予慶元“保護好生態就是最大政績”的殷切囑托,一直以來,慶元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托,堅定“兩山”發展理念,立足生態資源稟賦,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途徑,在林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先后獲得浙江省林業種質資源保護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全省林長制機制創新典型案例、浙江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績突出集體、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等榮譽,為全省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慶元經驗。
2022年10月,慶元入選浙江省2023年第一批林業推進共同富裕試點任務,并獲省級林業共富專項資金6000萬元,這是慶元迄今為止最大的林業單體項目。乘著全省林業推進共同富裕的東風,慶元以“國鄉合作促富、特色產業增富、國家公園帶富、林下經濟幫富、林業碳匯造富”林業五富工程為四梁八柱,多角度扎實推進林業產業發展,真正做到點綠成金、產業富民、惠民于心,實現全縣林業增綠、增量、增收的“三增”目標,有效帶動全縣超5萬名林農增收致富,取得一系列矚目成就。
實施高效管理 筑牢試點任務推進根基
建章立制,夯實管理基石,三分“制”有效加強慶元試點縣建設整體管理能力水平。
“兩會”推進制統籌全局。即分管縣領導召開項目推進月度例會和縣長召開項目推進季度例會,以“現場會+座談匯報”的形式,準確掌握建設進度,及時分析解決問題困難,并統籌做好階段性工作部署。通過兩年7次季度例會、16次月度例會,有力保障項目建設方向不偏差、問題不過夜、進度不落后。
“五一”工作制抓細抓實。即“一個重大項目、一名領辦領導、一家責任單位、一份倒排計劃、一攬子抓到底”。五位分管局領導各自負責一項“五富工程”,以“繡花功夫”精細作業,工匠精神”精心打磨,為12個項目量身定制“時間表”“任務圖”,由專班每月統計通報;同時項目分管領導不定期帶隊實地檢查項目建設情況,并對不達標項目提出整改意見。
“四一”安全制保駕護航。實行“完成一項、驗收一項,審查一項、支付一項”的資金安全使用機制,同步制定《慶元縣林業共富試點縣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和《林業共富試點縣建設任務專項資金撥付審批表》。專項資金指標直接下達至建設單位,由專班負責支出審查和資金進度統計,縣財政局根據專班審查結果批復支付限額并及時支付,確保資金執行率和資金使用規范安全。
探索共富路徑 扭轉傳統產業發展頹勢
積極探索,錨定自身發展優勢和不足,掙脫慶元傳統林業產業發展桎梏,變生態價值為經濟價值。
創新國鄉合作,激活林業富民動能。慶元國鄉合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但首輪國鄉合作存在經營周期長、見效慢的問題。新一輪國鄉合作打破了原有合作分紅模式,經營期內以每年不低于全省公益林補償標準支付一次預期收益,到期按照“多付不還、少付補足”原則進行收益結算,并讓利給村集體3%的收益分成,有效保障村集體、林農合法收益。同時開展“大徑材+珍貴樹種+林下經濟”等多種森林經營模式,高效激活閑置森林資源。縣財政局同步將國儲林項目納入鄉鎮(街道)財政體制補助體系,對完成收儲流轉任務的鄉鎮給予15元/畝的補助,切實提高鄉鎮(街道)工作積極性,推動國儲林項目進程。如左溪鎮左溪村完成國儲林收儲流轉3450畝,總收益752萬元,其中林農總收益300.8萬元,戶均3萬余元,后續戶均年預期收益可達1300元,共富增收效果明顯。目前,慶元已累計完成國儲林收儲7.47萬畝,交易平臺掛牌規模超1.2億元,成功支付流轉金5000余萬元,受益林農超2萬人。
創新致富模式,推動傳統產業融合。慶元錐栗、毛竹等傳統產業資源稟賦優異,是不少當地留守老人活的“養老金”。但因人口外流、基礎設施老化、林農生產觀念落后等原因,山場失管拋荒嚴重,“養老金”的含金量日漸式微。試點任務通過毛竹林高效經營培育、錐栗低產林改造等技術措施,注入資金提升基礎設施,林農生產積極性有所提升,錐栗、毛竹等產業煥發新的活力。黃田鎮通過推行“林農就近就業有薪金、土地流轉有租金、入股合作有租金”的“三金”共富模式,基地內筍竹兩用林經高效經營管理,效益從800元/畝提升至8000元/畝以上,竹林流轉金由50元/畝提高至400元/畝,產業富民示范效果顯著;隆宮鄉通過統籌布局竹材分解點,加強竹子前端產業鏈建設,形成“毛竹示范基地、竹材分解點、初級加工小微園、成品精深加工企業”四級產業加工鏈條,該鄉“毛竹特色園”和“雙槍小微園”已吸引12家企業入駐,帶動周邊400余名村民就業,受益農戶1500余戶。
加強本土保障,激活優勢產業動能。慶元的甜橘柚產區種植面積達2.04萬畝,產值近2億元,從業人員超3000人,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但因縣內沒有有資質的苗圃,種苗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難以支撐甜橘柚產業擴面種植,林農仍需到金華、臺州等地進口種苗,十分不便。為彰顯林業研發優勢,推動農、林兩大行業融合發展、共同發力,試點任務充分發揮慶元縣實驗林場甜橘柚苗木繁育底蘊,在農業部門精心指導下,以優化種苗源頭為切入口,建設高標準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同步落實擴面種植、高標準示范基地建設等工作,為甜橘柚新園區雙招雙引打下扎實基礎。當前,已完成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設,三年內可提供高質量種苗7萬余株;擴面種植1000畝和標準化基地建設2000畝,帶動從業人員100余人,輻射500余人就業增收。
盤活閑置資源 創新林業共富發展道路
探索優質林業資源利用,加快推動慶元“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變生態資源為強勁富民動能。
挖掘空心山區共富潛力。近年來,慶元東部鄉鎮“空心化”問題逐漸凸顯,盤活東部鄉鎮現有資源,帶動產業發展、地區致富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難題。共富試點縣以荷地中學、福利中心等閑置基礎設施為配套,新建荷地森林體育公園項目,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資源稟賦、生態優勢,發展康養旅居、研學旅游、戶外運動、職工療休養、職業體能訓練等業態,有效破解城鎮化建設后山區鄉鎮面臨的“空心化”難題,帶動荷地鎮經濟發展,群眾增收,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項目可將每年固定10%利潤讓利給荷地村集體,并為低收入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0余個,發放工資10余萬元,助力村集體消薄。目前,荷地森林體育公園已成功舉辦浙西南亞高原運動嘉年華等活動,吸引3000余名游客前往。
豐富國家公園金名片內涵。百山祖國家公園是慶元的金名片,是天然的氧吧和避暑勝地,每年都吸引許多自駕、露營、房車愛好者前往駐足休憩。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制于旅游產品單一、景點同質化等原因,無法有效將國家公園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通過百山祖國家公園現代林業生態體驗區和楠木大道等項目的統籌布局,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休閑娛樂及度假場所,有效改善了國家公園進場道路的整體風貌,也彌補和提升了百山祖旅游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有效推動區域內包括餐飲、娛樂、農家樂民宿等整體旅游價值的提升。2024年,慶元全域森林康養和生態旅游總計接待游客116.9萬人次,同比增長16.2%。
探路林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數字化項目一直是慶元林業的“藍海”,探路林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林業走現代化發展之路,是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林業共富數字平臺以林業數據庫建設為基礎,融合“五富工程”管理、國儲林管理、林業項目管理、林產品交易管理等多個模塊,實現項目建設、森林資源和生態產品價值的數字一體化管理,實現“數字林業”到“智慧林業”的迭代升級,為后續慶元林業數字化發展奠定強有力的支撐基礎。
青山不負有心人,慶元林業共富試點建設任務已圓滿完成,在未來的工作中,慶元將始終保持銳意進取的工作態度,將林業各項工作做細、做深、做實。同時圍繞林業“五富工程”的建設成效,不遺余力地總結提煉形成具有慶元辨識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林業共富成果,努力為全省林業推進共同富裕提供“慶元樣板”,并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慶元林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