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里,有幾個題材是不能輕易觸碰的,因為佳作太多、標準太高,稍有不慎就要墜坑,其中一個就是廬山瀑布。
瀑布原本并不難寫,之所以成為燙手山芋,很大程度便是因為李白:
李白這一首絕句,因為境界飄逸、想象神奇,成為瀑布詩里再不能復制的名篇。旁人再吟詠廬山瀑布都承受了巨大壓力,中唐有位叫徐凝的詩人便不信邪,勇敢嘗試了一次:
徐凝很自信,后果很嚴重。后來蘇東坡游覽廬山,偶然讀到了這首詩,不覺失笑,謅了一首打油詩來嘲弄徐凝:“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意為徐凝的詩太差勁了,即便廬山瀑布流水不絕,卻也不幫著他洗清他的惡詩。
平心而論,徐凝此人作詩還是頗有造詣的,他的瀑布詩不聲不響放在集子里誰也不會注意。怎奈他寫的偏偏是廬山瀑布,和李白同題競爭,就被蘇東坡盯上了,拉出來一直示眾到今天。
除了廬山瀑布,另一個不能輕易寫的是洞庭湖。
洞庭湖是一個太古老的題目。中國詩歌的第一位大神屈原就寫過:
在唐代,洞庭讓人更加難以動筆,因為盛唐兩位詩人孟浩然、杜甫都寫過洞庭,并且寫得太精彩了。先出手的是孟浩然,他的一聯(lián)“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可謂壯絕千古。稍晚的杜甫又作了一首,更是把洞庭湖詩的競爭激烈度推到無以復加:
杜甫的筆下,洞庭湖能橫坼吳楚大地,能浮起日月乾坤,這其實不是洞庭湖的波瀾浮起來的,而是杜甫的心胸浮起來的。一孟一杜這兩位巨人的詩篇問世,洞庭湖真正成了詩家險地。
試想一下,在岳陽樓上,左邊掛著孟浩然,右邊掛著杜甫,誰還敢下筆呢?君不見徐凝還正被吊著沒放下來呢!
膽兒壯的卻也不是沒有。在距孟浩然、杜甫稍晚些的大歷年間,詩人劉長卿挑戰(zhàn)了洞庭湖詩。
劉長卿此人一向狂傲。《唐才子傳》曾記載,這人每次題詩從不寫自家姓氏,只署“長卿”二字,自負海內知名、無人不曉。
許多人都熟悉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他的作品:“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在洞庭湖,藝高膽大的劉長卿出手了,要以五言詩硬撼孟浩然、杜甫:
其中一聯(lián)“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明顯是奔著杜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去的,也算得雄壯,勇氣可嘉。整首詩給人的感覺,就像舉重運動員挑戰(zhàn)極限,舉是硬舉起來了,但稍顯吃力。
方回評價他“世不甚傳,他可知也”,其余人寫洞庭湖的遭遇可想而知。當然了,方回比蘇東坡厚道,沒有直接掛個“惡詩”鞭打。
(摘自《唐詩光明頂》,文匯出版社,佟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