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國資委:深入實施“AI+”專項行動 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轉型
《求是》雜志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戰略支撐》。文章指出,推動產業升級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實體經濟的骨干中堅,必須在產業升級中走在前、作表率,切實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要堅持兩端發力,深入實施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一方面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基礎支撐作用大、正向外溢效應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孵化未來產業,深耕細作重點領域,引領新賽道新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兩重”“兩新”,加快以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一體推進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工藝升級,深入實施“AI+”專項行動,加快生產、管理、營銷模式變革和流程再造,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上海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發布首批行業應用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
上海正在加快建設人工智能世界級產業生態集群。1月3日,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動推進大會上,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業應用示范基地和五大公共服務平臺正式發布,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運營基地也同時啟用。上述發布的首批“模塑申城”行業應用示范基地將推動“人工智能+”金融、制造、教育、醫療、文旅、城市治理等重點行業的應用落地,帶動上下游協同創新,共促產業生態發展。
芯片
英偉達計劃2025上半年發布新一代人形機器人芯片Jetson Thor
英偉達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發布新一代人形機器人芯片Jetson Thor,以推動機器人技術領域的發展。報道稱,英偉達將自己定位為“領先的平臺”,提供從軟件層到內置芯片的“全棧”解決方案,認為機器人革命即將到來。英偉達副總裁Deepu Talla表示,生成式AI模型的增長和模擬環境訓練能力是推動機器人市場轉變的關鍵技術突破。
高通推出用于個人電腦的新型人工智能芯片
高通推出用于個人電腦的新型人工智能芯片。此外,高通公司與亞馬遜將攜手合作,為汽車制造商提供高通驍龍汽車芯片組的虛擬開發環境。
馬斯克:Neuralink已將腦機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試者體內
馬斯克日前透露,其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將腦機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試者體內,“均運行良好”。馬斯克稱,Neuralink計劃今年完成約20次到30次
植入。
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生產的
4 nm芯片據悉進入質量驗證階段
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在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生產的4 nm芯片已進入最后的質量驗證階段,英偉達和AMD也在該廠進行芯片試產。不過,臺積電美國廠尚不具備先進封裝能力,因此上述芯片仍需運回中國臺灣封裝。
腦機接口
上海團隊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腦機接口臨床試驗取得重大突破
國內侵入式腦機接口公司上海腦虎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公布,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合作,并在天橋腦科學研究院等的支持下,取得了人體臨床試驗突破性進展。基于全自主研發的256導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腦機接口,先后開展高精度實時運動解碼和語言解碼臨床試驗研究,成功實現了“腦控”智能設備和“意念對話”。
AR
三星專利探索AR智能眼鏡 新設計降低揚聲器電磁干擾
根據美國商標和專利局(USPTO)最新公示的專利,三星獲批一項智能眼鏡專利,概述了一種全新的揚聲器設計,可以保護其免受電磁干擾。電源線和揚聲器彼此靠近時,由于電源線產生的磁場,揚聲器會產生噪音。專利文件顯示,該可穿戴設備有一個外殼,其中包括揚聲器、電池、電源傳輸結構和光輸出模塊。
機器人
優必選與富士康達成全方位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
富士康與優必選宣布,雙方將就人形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建立全方位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推動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在富士康智能制造場景的實際應用。雙方將共同推進和驗證人形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領域應用的可行性,聯合打造試點應用場景;共同成立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聯合攻關項目;共同建立專注于智能制造業的人形機器人聯合實驗室;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建設和商業化落地。協議內容透露,富士康選擇了優必選作為其唯一的人形機器人合作伙伴。
IDC:2025年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七大趨勢
IDC基于行業當下技術創新、市場動態和應用探索,總結出具身智能機器人在2025年的七個發展趨勢。包括:3D視覺、觸覺感知能力提升;大模型是重要技術驅動,輕量化模型加速落地;仿真環境與世界模型的持續完善;數據集共建共享;多種機器人載體形態共同發展;細分場景下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展現應用價值;人形機器人在商用服務、特種應用方面有望實現小規模商用落地。
英偉達機器人技術業務副總裁到訪國地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
近日,英偉達機器人技術業務副總裁Deepu Talla一行到訪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Deepu Talla表示,將在2025年推動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在長達兩小時的深度座談中,創新中心與英偉達就世界模型、數據生成、高精度先進仿真器和機器人全身控制等方向進行了深入討論,并規劃了相關合作事宜。
上海國地中心將推出人形機器人2.0版本“Deep Snake”
在國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啟用儀式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表示,2025年人形機器人將從養老服務場景開始走向量產與廣泛應用。他指出,人形機器人產業增長迅速,2024年產值已達27.6億元,預計2025年將翻倍至53億元,2029年有望達750億元。人形機器人被視為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關鍵技術,2025年將成為量產元年。技術方面,人形機器人將融合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技術,形成新的科研范式。國地中心將推出人形機器人2.0版本“Deep Snake”,并強調行星減速器等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5G
工信部:到2027年建設1萬個5G工廠,打造不少于20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
工信部印發《打造“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7年,“5G+工業互聯網”廣泛融入實體經濟重點行業領域,網絡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公共服務5方面能力全面提升,建設
1萬個5G工廠,打造不少于20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
自動駕駛
小馬智行獲準開展卡車編隊無人化測試
近日,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卡車無人化技術再次獲得突破性進展,全國首家獲準開展編隊自動駕駛跟隨車主駕無人測試。小馬智行作為唯一同時擁有京津冀三地跨省高速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資質的企業,將在京津塘高速開啟卡車編隊跟隨車無人化測試及貨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