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結束,不少人出現了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甚至焦慮、失眠的情況,身體上也有各種不適,頭暈、惡心、拉肚子……不必過于擔心,也許是節后綜合征纏上了你。
節后綜合征,也常被叫做假期綜合征,是指人們在節假日(特別是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小長假)之后,由于生活或工作節奏的變化等原因,出現的一系列身體或精神上不舒服的表現。具體表現為:
身體上出現頭暈頭痛、眼干、口干舌燥、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脹、便秘、腹瀉、乏力、皮膚瘙癢等癥狀。
精神上出現焦慮、疲憊、抑郁、易怒等負面情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思維緩慢,導致工作或學習效率低下;白天精神萎靡、夜間亢奮甚至失眠。
其實,節后綜合征沒有那么可怕,出現相應癥狀時也不必過于緊張,不妨嘗試以下辦法,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即便是在假期,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適當午睡(半小時內),也可以在假期睡個懶覺,但一定不要破壞原本正常的生物鐘。
合理安排工作、學習計劃。假期結束前一兩天,慢慢回歸到往常的生活習慣中,提前做好工作和學習的準備,以良好的狀態迎接開工、開學。節后短時間內應避免超負荷工作或學習.合理安排任務,循序漸進地進入工作、學習狀態。在工作、學習期間,也應當設置合理的休息時間,多運動。
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飲食宜葷素搭配,盡可能少鹽、少油。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或減少飲酒。飲食要定時定量,盡量不要胡吃海喝及過晚進食。
做一些舒緩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爬山等,并注意鍛煉身體的時間不宜過晚。另外,還可以做一些有助于放松的活動,如深呼吸、冥想、看書、聽舒緩的音樂等。
多到戶外走走,擁抱大自然,曬曬太陽,吹吹風,呼吸新鮮空氣,放松心情。多和家人、朋友或同事交流,聊一些輕松快樂的話題,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必要時,可以通過傾訴等方式釋放壓力。
如果存在明顯的身體不適或精神不適,而且這些不適持續存在且無法自行調整恢復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