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史(化名)是互聯網工作者,上班期間通常一坐就是一整天,為數不多的如廁是他難得的起身。他幾乎每頓飯都無辣不歡,常常便秘,習慣刷手機的他每次如廁都要半小時。
這一天,小史發現排便時有劇烈的刀割樣疼痛,隨后看到整個馬桶鮮紅一片,他嚇壞了,立即來到醫院就診。“當時感到肛門一縮一緊的,好像在‘抽搐’。解便結束之后疼痛持續了一會兒,后來就不疼了。”小史描述道。醫生詳細詢問了病史,給他做了視診以及肛門指檢,再對糞便進行了隱血試驗,完善肛門鏡檢查并排除其他合并疾病后,小史被確診為I期肛裂。醫生讓小史回家后先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溫水坐浴,改善肛門部血液循環,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便秘情況,日常進行提肛運動。“你的排便時間實在太長了。”醫生說,“建議將排便時間控制在3~5分鐘之內。”醫生還叮囑小史避免辛辣飲食,并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肛裂就是屁股裂開的意思嗎?”小史對疾病名稱表示疑惑,“我總是便秘,這是否跟肛裂有關?”
口語中的“肛門”其實多指“肛門緣”,是消化道最低的界線,向外連接皮膚,呈“菊花樣”褶皺,向內則是肛管。在解剖學上,成人的肛管長約2.5厘米。而在外科學的概念中,因起始位置分類的不同,肛管長約4厘米。肛管被內、外括約肌所環繞,平時處于收縮狀態,就像守衛兵一樣封閉肛門,防止糞便漏出。當糞便在結腸內積聚到大約300克時,腸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壁感受到了壓力,經過排便反射中樞作用后,會引起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收縮,同時內、外括約肌舒張,使糞便排出體外。我們有時會感覺到肚子也在“用力”,這是因為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經也同時會興奮,使得腹肌和膈肌收縮,導致腹內壓增加,促進糞便排出。但是大腦也能主動控制這個過程,當環境不允許排便時,神經沖動會使內、外括約肌收縮,抑制排便。
簡而言之,肛裂就是肛管皮膚裂傷后形成的潰瘍,典型表現是疼痛、便秘和出血。肛裂好發于年輕人,也有15%的產婦會出現這種情況。當便秘造成的干結糞便擠壓肛管時,肛管后壁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因此這塊后正中線處的皮膚最容易形成肛裂。肛裂患者排便時會感到肛管燒灼樣或者刀割樣疼痛,排便后疼痛又會緩解,但隨后因為肛門括約肌的攣縮,又會再次劇痛,這種疼痛嚴重者可持續數小時。小史所說有“肛門抽搐”的感覺,其實就是括約肌的痙攣。然而,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害怕疼痛所以不愿意排便,糞便在結腸內停留過久從而被吸收水分,糞便越發變得干硬,便秘又會繼續加重肛裂。
肛裂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肛裂主要表現為肛管皮膚單純撕裂,而慢性肛裂裂口上端的肛門瓣和肛乳頭會水腫,形成肥大乳頭;下端皮膚因炎癥、水腫及靜脈、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狀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門口外,稱為前哨痔。因肛裂、前哨痔、肛乳頭肥大三者常常同時存在,因此也被稱為肛裂“三聯征”。

肛裂的程度有I、II、III期之分,通常大部分I期肛裂患者可以自愈。非手術治療方法有口服緩瀉劑(使大便松軟潤滑)、坐浴療法(緩解肛門部的充血和水腫)、飲食療法(增加膳食纖維和水的攝入)、擴肛療法(解除括約肌痙攣)、中醫治療(可用滋陰降火的中藥)等,原則上是中斷惡性循環,止痛并幫助排便。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有并發癥的患者以及肛裂II、III期癥狀嚴重者經評估后也可行手術治療,如進行肛裂切除術、肛管內括約肌切斷術等。
此外,兒童、孕產婦和克羅恩病肛裂患者,推薦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便秘和腹瀉是肛裂最主要的原因o我國便秘患病率為6%~14.3%。可以從預防便秘著手,從而減少肛裂的發生。另外,肛門括約肌也會加重疼痛。針對肛裂的預防可以大致分為以下方面:
避免久忍久坐
糞便在腸道內聚集的時間越久,其中的水分越會被吸收。糞便干結,體積也會變小,更不足以刺激腸道產生便意,造成便秘。因此有便意時需及時如廁,不久忍、不憋便。每坐1~2小時起身走動5~10分鐘,減輕肌肉緊張,促進腸道蠕動。
控制如廁時間
如廁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如果排便時間太長,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從而使直腸附近的靜脈叢長期充血,靜脈向上回流受阻,容易導致血管瘀血擴張成團,從而形成痔瘡。如患有肛裂的同時合并內痔,會加劇疼痛。
進行提肛運動
像忍大便那樣,收縮肛門的肌肉。吸氣時,肛門用力內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松,接著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復進行。每次肛門放松、緊縮30次,早晚各一次。提肛運動不僅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還能改善肛門括約肌的功能,預防肛門松弛。
保持肛門清潔
如果已患有肛裂,排便后需注意清潔肛門,防止肛周細菌滋生。如采用溫水坐浴,坐浴時間以10~15分鐘為宜,每日1~2次或在排便后進行。需注意水溫應控制在36℃~40℃,以免過高的水溫造成血管過度擴張。另外,不可將異物塞入肛門,以防裂口感染,肛裂進一步加重,形成大的潰瘍。
注意飲食
日常膳食宜攝入新鮮的水果蔬菜以及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以保證排便的順利,建議膳食纖維攝入量為每日25~30克。值得一提的是,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盡管小劑量的辣椒素確實會促進胃腸道蠕動速度加快,但是每個人的辣椒受體含量不一。不太容易被消化道吸收的辣椒素會與身體內感受疼痛的受體分子結合,排便時會造成肛門燒灼樣的疼痛,也就是“辣”的感覺。因此肛裂患者還是應避免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肛管裂口,影響它的愈合。
小史詳細地了解了排便過程及肛裂的科普知識,回家后嚴格按醫囑用藥及改善生活方式。他不再邊看手機邊如廁,改正了“一蹲馬桶老半天”的習慣。3天后排便時已停止了出血,5天后肛門括約肌不再痙攣疼痛,1月后便秘情況已大有好轉。
“口腹之欲一時貪,肛管開裂便秘伴。”小史將這次經歷牢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