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氣依舊寒冷,接觸各種取暖設備和高溫物質(熱水、熱粥、滾油、蒸汽、火焰等)的機會仍然很多,燒燙傷的發生率也相對高發。許多燒燙傷患者由于就醫前處置不當,導致創面加深,甚至需要手術植皮才可恢復。其實,在剛剛發生燒燙傷后的短短幾分鐘內,如果措施得當,可以顯著減輕傷情,甚至可避免手術之痛。
一旦發生燒燙傷,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處理呢?以下5步應急處理法應熟記在心。
迅速脫離熱源。立即用流動的自來水持續沖洗燒燙傷的部位20分鐘以上。這個方法可以使傷處迅速、徹底地散熱,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滲出與水腫,緩解疼痛,減少水皰形成,防止創面形成瘢痕。沖洗時,不要將水龍頭直接對準燙傷部位,最好沖洗傷口一側,讓水流漫向燙傷處,以防止自來水管里的壓力過大,對燙傷處造成二次傷害。沖洗的時間越早越好,即使燒燙傷當時已造成表皮脫落,也同樣應以涼水沖洗,不要因懼怕感染而不敢沖洗。如果燙傷部位在一些不方便沖洗的位置,則可以用濕毛巾進行降溫。
若燙傷部位有衣物等,應輕輕脫下。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強扯,可以用剪刀剪開。注意使用剪刀時,剪刀頭應向上,尤其是面對小朋友時,避免尖銳的剪刀傷到皮膚或弄破水皰。
燙傷部位如有戒指、手鐲、手表、皮帶等物品,也應取下,以免傷口腫脹后難以脫卸而造成血運不暢,出現更嚴重的損傷。
沖洗完燒燙傷部位后,應繼續將其放在涼水中浸泡降溫。不可直接使用冰塊冷敷,以免凍傷。夏天可將冰塊放在涼水中,再浸泡燒燙傷部位。浸泡時間一般以冷療停止后疼痛顯著減輕為度,一般需要0.5~1小時或更長。若浸泡不方便,可用清潔冷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于創面。
用干凈的布料簡單地包扎傷口,如紗布、清潔床單、毛巾等,盡量不使用易掉毛的布料。
如果創面為一度燒傷(疼痛明顯,無水皰,僅皮膚發紅),則不需要去醫院就診。
如果創面為二度以上燒傷(有劇痛感,局部有紅腫,表面有水皰等),請即刻前往醫院或撥打120就診。
若傷者情況嚴重,出現休克狀況,應當讓其靜臥,頭稍向后仰,以保證其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氣。
值得注意的是:
發生燒燙傷后,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冰敷燙傷的皮膚,也不要急于用毛巾擦拭。
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物涂抹創面,盡量不要破壞水皰,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隨意涂抹堿面、醬油、香油、牙膏等,以免造成感染。
如果是被化學制劑燒傷,如石灰等,不要直接用水沖洗,應先用干布擦除,并盡快送往醫院。
在現場急救過程中,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一般采取口服淡鹽水以預防休克。
傷口經過處理后不要洗澡,以免傷口沾上水后再次發生感染,應保持傷處清潔干燥。
經常檢查創面情況,如果疼痛加劇、化膿,甚至發熱,說明可能存在感染,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不要撕水皰。小的水皰通常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皰可以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吸,放出皰液后保留疤項,然后用無菌敷料包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不要強揭痂皮。皮膚愈合后,痂皮會自行脫落。過早強行揭掉痂皮,會影響傷口的愈合,加重瘢痕。